APP下载

环保改革背景下环境咨询服务实用型人才培养探究

2019-10-08熊佰炼陈留美代颖彭亚娟

大学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

熊佰炼 陈留美 代颖 彭亚娟

[摘 要]随着我国生态环保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环境咨询服务业蓬勃发展,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论文分析了改革背景下环境咨询服务业的市场需求变化和对人才专业知识、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从如何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和建立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三个方面探究了环境咨询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环保改革;环境咨询服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10-0158-03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环保机构改革、审批流程简化、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制度、环境税费改革、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等重大改革措施陆续出台,区域环保规划、“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制定、环保验收、污染源监测、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环保税核算、环保管家等新型环境服务市场需求大增,环境咨询服务业已从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 “环评”)一家独大逐渐扩展到了多样化的政府与企业环境咨询市场共同发展的新阶段[1]。

教育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应“坚持需求导向”“推进需求传导式的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环保改革背景下多样化的环境咨询服务市场日渐成熟,如何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适应产业发展对环境咨询服务人才的需求,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环境类专业必须探究的重要课题[2]。

一、环保改革背景下环境咨询服务业市场需求的变化

(一)环评市值规模萎缩,建设项目环评地位相对削弱

2018年4月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等级进行了适当的降级,需编制报告书的行业已从147项减至125项,登记表行业数从35项增加至58项,加之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注重增长质量,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减少,这共同导致了建设项目环评市值规模的萎缩。“十三五”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加强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的指导性文件,明确规定要落实 “三线一单”对建设项目的指导和约束,在高质量完成区域规划环评、各类管理清单清晰可行的改革区域,对准入项目的环评报告降级处理,导致建设项目环评地位的相对削弱。

(二)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由建设单位自行负责,竣工环保验收服务市场需求显现

2017年修订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环保行政部门不再负责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由生态环境部分行业发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企业依托自身力量或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完成验收工作。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专业性强,大部分建设单位靠自身力量难以完成此项任务,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按照行业验收技术规范编制验收监测报告或者验收调查报告应是主要选项,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服务市场需求已经形成。

(三)建立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管理制度,排污许可环境服务需求增大

国务院在2016年颁布的《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提出,将排污许可制建设成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到2020年完成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工作,逐步将固体废物和环境噪声依法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形成可追溯的企业实际排放量档案。2017年,环保部随后发布《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总则》和22个行业的《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对各行业自行监测、监测结果管理和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记录、信息公开等做出了具体规定。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颁发排污许可证,以及排污许可专项执法的跟进,企事业单位治污主体责任不断强化,排污许可咨询服务市场需求大增。

(四)环境监测市场放开,第三方监测业务激增

2015年,环保部发布《关于推進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鼓励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参与排污单位污染源自行监测、环境损害评估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清洁生产审核、企事业单位自主调查监测活动,有序放开公益性、监督性监测领域。将社会环境监测机构能够承担又不影响公平公正原则的相关业务,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地向社会环境监测机构有序放开,包括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和污染源自动监测设施的运行维护,以及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鉴别等监(检)测业务。这直接导致了当下第三方环境监测服务市场的迅猛发展。

(五)明确政府对环境规划和环境质量负责,政府层面的环境咨询需求增大

2015年8月9日起实施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规定,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负总责。绿色考核体系、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生态补偿制度等相继出台,催生出各级政府日趋旺盛的环境咨询服务需求。政府主导制定“三线一单”以及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时也需要环境咨询服务机构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政府层面的环境咨询服务成了环境咨询服务业的重要市场。

(六)环保税费改革启动,环保税咨询服务应运而生

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排污费的缴纳人变为环保税的纳税人。与普通税种不同的是,该交多少环境税征缴对象无法自报,税务机关无法核定,必须由地方环保机构先对应税污染物进行核定,税务机关才能据此征税。由于环保税收的征缴权力已完全移交给税务部门,加上污染源已由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地方环保机构实际难以准确计算出环保税征缴额度,企业和税务机关就税额的核定必定产生分歧和博弈,专业的第三方环保税核算咨询服务市场必将应运而生。

(七)企业环境综合服务需求升级,环保管家服务走俏

“环保管家”是指环境咨询机构对企业或工业园区提供从前期的排污情况调查,到中期的治污方案设计,再到生产设备的选用,最后到后期的运营治污设备等全过程环境咨询服务。“十三五”以来,随着多项环保法规新政的制定出台,企业环保主体责任不断被强化,环境服务需求稳步上升,“环保管家”综合服务的推出填补了企业在环保领域能力的不足,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为应对市场需求,培育产业良性发展,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评分会在2016年成立了“环保管家服务技术联盟”,环境服务的时代真正到来[3]。

二、环保改革背景下环境咨询服务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要求

准确把握环境咨询服务应用型人才所需专业知识和必备的专业能力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前提[4]。本研究结合市场需求,对环境咨询服务应用型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要素做出划分,详见表1。

三、环保改革背景下环境咨询服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一)建立有助于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课程体系

根据环境咨询服务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按照“精选通识教育、强化专业课程、夯实实践教学”的原则建立有助于提升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课程体系。(1)精选通识教育:在确保思政类课程课时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大学英语、大学语文、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的学时学分,保障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时间。(2)强化专业课程:增加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法学、环境监测、污染控制工程等专业性、实践性强的课程的学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选修课方式增设环保竣工验收、排污许可制下企业环境管理、工艺环境学、环境税咨询服务、“三线一单”规划等课程,拓展对环境咨询服务专业知识的学习。(3)夯实实践教学:增加课内实践教学学时,通过模拟实训、沙盘推演等方式提升学生环境咨询服务能力;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增强学生对污染治理和自动监测设施设备的运用和维护能力;与环境咨询服务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通过项目合作、顶岗见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环境咨询服务业务企业的项目实施,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双师双能型”环境咨询服务教育教师队伍

教师是决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师大都为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学术型硕博士,在与研究型高校相同的职称评审和人才评定标准导向下,必定将大量时间与精力投入到研究性工作中去,缺少提升专业应用能力的内生动力,难以胜任应用性较强课程的教学工作。教育部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提出通过“引进来”(引进行业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和“送出去”(选送教师到企业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并举的方式调整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结构,培养一批“理论根底扎实、实践技能突出”的“双师双能型”教师。目前,环境咨询服务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初始阶段,除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测外,其他各项环境咨询服务业务(如环保竣工验收、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核心的企业污染管理、环保税服务、环保管家服務等)的从业人员较少,从业经验也有待丰富。因此,对于环境咨询服务业而言,改革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薪酬激励等制度,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积极性,鼓励教师“走出去”在实践中与行业一同成长,比“引进来”更现实也更具有长效性。

(三)建立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高校与环境咨询服务企业可从人才对接、项目对接、共建实践教材等方面构建起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1)人才对接:根据校企双方对人才的需求,互派专业技术人才到对方单位开展服务与学习,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和师资水平;校、企开展实习实训合作,学校向企业输送实习学生,企业技术人员与教师联合开展实习实训指导;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制订培养方案,开展人才订单式培养,增强高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2)项目对接:根据企业的需求,组织教师参与环境咨询服务项目招投标、实施等过程,提升教师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和教学能力;鼓励教师依托企业平台申报环境咨询服务相关的产学研一体化科研项目,通过项目合作研究提升企业科研攻关能力和业务水平,助力教师将科研内涵固化为教学优势。(3)共建实践教材:成立由教育专家、有环境咨询服务业实践经历的教师和企业资深技术人员组成的教材编写小组,遵循“应用导向、学科支撑”理念,编写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实现学科、技术和职业知识技能有机整合的教材[5]。

四、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日益完善,环境保护与治理进程加快推进,各类新型环境咨询服务业应运而生、蓬勃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环境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正视市场变化,主动研究环境咨询服务业对从业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的需求,从课程体系设置、“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打造、校企融合、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进等多方面探索环境咨询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为我国生态环保事业的快速发展输送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朱源,姚荣. 环境咨询服务业需求释放,供给端须优化[J]. 环境经济, 2018(Z2):68-71.

[2] 王燕云,黄华斌,廖丹,等. 基于产业需求的环境咨询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J]. 广东化工,2017(18):198+182.

[3] 徐卫星. 咨询机构忙转型“环保管家”受青睐:为企业提供环境综合服务,解决环境管理痛点[J]. 环境与发展, 2018(2):4-6.

[4] 宋克慧,田圣会,彭庆文. 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其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 2012(7):94-98.

[5] 周华丽. 地方性高校应用性本科教育教材建设策略探析[J]. 教育与职业, 2008(2):95-97.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
应用型本科高校《交通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的途径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创新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融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