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旅游景点国际化现状及发展策略
2019-10-08裴海铭张红菊
裴海铭 张红菊
摘 要: 为促进山东省旅游景点国际化发展,本文分析山东省内旅游文化产业和国际化现状,根据调查统计数据汇总出山东省旅游景点对外国际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力促山东省旅游文化的国际化发展,加快山东省旅游文化产业走向世界。
关键词: 山东省 旅游景点国际化 文化产业 旅游双语翻译
一、研究背景
当今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国内政治形势稳定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作为一定政治经济的反映,给予政治经济反作用。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在众多产业中竞争力强,不仅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而且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提升全民族的幸福指数。随着对外开放战略的扩大实施,中国与世界各个国家交流越来越密切,国内游客选择出境游览的同时,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来到山东畅游体会齐鲁古典文化。英语作为使用最广泛、最普遍的全球语言,架起各国人民交流的桥梁,在旅游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旅游英语的双语翻译在协助入境游客游览时变得越来越重要,英语、当地传统历史文化和旅游三者在旅游英语翻译中的交融使用成为不可或缺的工作。只有充分完善山东省双语翻译和对外宣传工作,才能更好地提高山东省内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和外国游客对山东省内旅游景点的认可度,助力山东旅游景点走向世界。
二、山东省旅游文化产业优势
山东省是一个旅游文化大省,中国古老历史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作为孔子文化故里,传承着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在辉煌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孕育了灿烂的文明。有着“泉城”之称的济南,作为山东省省会,是龙山文化的发源地,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五岳之首”泰山坐拥山东省中部,被列为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雄伟宏大的山体上留有千余处碑碣石刻,在海拔1545米的主峰顶上建筑的宫观寺庙更承载着齐鲁文化精神,这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也是东方文化的缩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级文化遗传的“孔府、孔庙、孔林”在山东省西南部的曲阜,这座孔子故里、“东方圣城”纪念着历代孔子思想,文物珍藏丰富,古树名木处处环绕,建筑规模宏大。濒临渤海的“人间仙境”烟台、“甲午海战之地”威海、著名青岛啤酒产地青岛及环境优美的日照构成黄金海滨城市群,大海阳光沙滩勾画别样风景。作为齐文化发源地的齐国故都淄博有大量的文物古迹珍藏,历史博物馆和陶瓷博物馆深刻地讲解齐国文化和陶瓷制作工艺。国际风筝之都潍坊,将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在薄薄的风筝纸上,飞扬在民俗风情浓郁的齐鲁大地上。
山东省作为经济大省,经济提高的同时,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得到提高并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在衣着上,继承传统文化特色的同时,吸取糅合西方文化简约方便的特点,形成款式多样的衣着文化。在历史文化的发展中由于各地区环境及习俗特点形成具有独特味道的食物,山東省地大物博,特产丰富且色味俱全,作为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一的鲁菜是历史最悠久、技法最丰富、难度最高、最见功力的菜系。独具齐鲁文化特色的阿胶,被誉为“滋补国宝”;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被列为山东贡品送入宫中供皇族们享用的德州扒鸡是鲁菜经典;苍山大蒜、烟台苹果、章丘大葱、泰山煎饼等都体现山东独特的美食文化。交通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山东省形成纵横交错的全网络交通运输体系,汽车、火车、高铁、飞机等主要运输工具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
三、山东省旅游景点国际化整体现状
山东省深深植根于齐鲁文化的豪气中,“好客山东”融合山东人民的好客之道、礼仪之邦和孔孟文化等整体形象,多方面展示山东文化内涵与独特魅力。山东省自古以来以“礼仪之邦”闻名,山东人的“好客之道”传递“诚实、包容、豪放、共享”的文化特色和国际化的现代形象。
山东省作为旅游文化大省,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这吸引着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海外游客来此体验观光,自1991年起山东省入境游客人数及排名在全国范围内成整体上升趋势。山东省的旅游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增长点。据山东省旅游局旅游统计便览数据显示,山东省旅游消费总额GDP总量达72678.2亿元,旅游业在山东省经济发展中的占比越来越重。山东省旅游业国际化发展程度不断提高,据数据显示山东省入境旅游人数整体保持增长趋势,海外入境游客在2017年达到494.4万人次,与2016年同期相比增长1.9%,入境人数的不断增加促进省内经济的不断发展,2017年入境游客消费达31.7亿美元,与2016年同期相比增长3.6%,入境游在山东省旅游市场中极具发展潜力,必将促进山东省旅游业的成长。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为山东省旅游业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市场需求更加个性化、多样化。
四、山东省旅游景点国际化发展问题
随着互联网和新兴媒体的发展,山东省旅游景点的对外国际化能力逐渐提高,山东省内入境游客数量逐年增加。调查显示,入境游客对于山东省内旅游景点的游览体验满意度不高,景点的国际化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国际化水平急需提高。
(一)旅游资源分布零散且地域差距大。
山东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山地丘陵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地形多样导致景点的分布不集中。东部沿海地区以缓丘为主,是风景优美的海滨城市群,主打阳光沙滩等滨海文化;中南部为山地丘陵,地形崎岖,景点以红色文化为主;西部及北部属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发展“黄河文化”。据山东省旅游统计便览显示,大多数入境游客选择前往“省会”济南,“孔孟之乡”曲阜,“五岳之首”泰山和黄金滨海城市青岛、烟台等。在临沂、滨州、淄博、潍坊等地的入境游客少之又少,资源分布不均和地域差距大影响山东省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旅游必定涉及交通、住宿、餐饮及购物等基础建设。山东省国际机场数量少且多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国际航线量不足、航线紧张,景点周围的公共交通线路及车次量少,节假日或旅游旺季很容易出现游客扎堆现象。同时,景区停车场面积小,不能够满足大量私家车的停车需求,导致景点周围难进难出和交通拥挤。山东省内的连锁酒店及大型购物广场多分布在经济发达和人流量多的市区,景区多分布在郊外,难以满足海外游客高质量的住宿和购物需求,限制当地旅游文化产业经济的增长。
(三)景点对外传播方式欠佳。
山东省对于景点的国际化宣传途经少,对外宣传的方式较传统。景区缺少附加产业,对外推广形象特点不明确,不具吸引力,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宣传的力度小,方式欠佳,国际知名度小。省内景点地区宣传分布不均,青岛、济南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宣传力度大,相比经济实力较滞后的地区缺乏甚至没有国际宣传。
(四)双语翻译错误。
翻译用词错误、语法错误、表意不清、不忠实当地历史文化等双语翻译错误在旅游景点中常常出现。双语翻译的专业型人才缺乏,专业性能力不达标,在进行双语翻译时选词用词不够严谨,不遵循翻译原则,多使用简单的字字对译,不能准确表达传递民俗文化信息,导致外国友人游览时出现对景点文化的误解,对景点的印象大打折扣。
(五)旅游专业型人才缺乏,服务能力弱。
山东省专业性旅游院校少,专业型人才培养滞后快速发展的旅游市场需求。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服务意识欠缺、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导致旅游服务缺乏人性化,与游客发生争执、制造“天价”消费陷阱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直接影响景点的对外品牌形象和吸引度,降低入境游客对景点的好感,造成负面影响。
五、山东省旅游景点国际化发展的方法策略
(一)打造多元文化体系。
山东省旅游景点发展需要打造多领域的文化格局,在开发利用自然景观的同时,大力开发具有娱乐、休闲、商务等的旅游文化产品,将文化产业向国际化深入发展,增加创新创意项目,提高旅游文化产业的对外竞争能力。景点发展中打造地域文化特色,如特色地域临沂打造“沂蒙红色文化”、滨州开发“黄河文化”、沿海地区发展“海洋文化”等;创造独特地域文化品牌,如中国八大戏剧之一的“吕剧文化”及鲁西南地区的传统戏剧品牌——“山东梆子”,淄博淄川地区的“聊斋文化”,发源于淄博,独具齐鲁文化风味的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鲁菜”等都能彰显地域品牌形象;增加景点地域文化特色,如在景点开发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娱乐项目,如文艺演出、说书、历史文化故事表演等,这些可以丰富山东省各地区旅游文化品牌特色。
(二)培养和引进旅游专业型人才。
文化作为政治经济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山东省提高本省文化软实力,必须培养专业型人才。政府必须制定颁发相应政策鼓励高校对于旅游专业的建设发展,同时对高校毕业生做好就业保证,增强对本专业学生的就业信心。高校要做好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积极响应政府政策,开设国际旅游专业和高级研修班,提高专业性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性技能。积极支持各大文化企业参与国际化战略发展,鼓励本地专业型人才奔赴海外进行国际化交流培训,充分发挥现有资源并积极吸引国外优秀人才,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完善交通体系。
要完善全方位的交通网络体系,海陆空等全方位涉及。首先,必须促进山东省航空业的国际化发展,航空交通是山东省与各国之间长距离旅行提供最短时、最便利的出行方式,因此山东省急需在对外航空交通体系中增加与各国的航空专线,建设贯穿省内东西南北各区域的国际机场,对于山东省内经济较发达、对外开放度较高的城市如济南、青岛、威海等地要增加国际机场和国际航线的数量。同时,提高机场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其次,完善省内陆地交通体系,打造公路、铁路等立体交通网络,开通机场运营线、旅游景点专线,做到全方位宽领域的覆盖,确保入境游客在短时内查找正确的交通线路,到达旅游景点。
(四)利用网络媒体,增强传播效果。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著越来越紧密的联系,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新时代媒体具有传播信息多元化、全民化、迅速化等优势。旅游景点的传播中可借助网络媒体进行国际化宣传,景点建立网络媒体账号,将景区宣传电子化,同时吸引外来投资,建设网络旅游景点打卡地,通过网络红人对外宣传,提高景点对外竞争力。
(五)提高翻译水平,增强翻译能力。
山东省旅游景点的双语翻译在景点与入境游客中语言交流的作用,提高双语翻译质量对于山东省发展入境游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为避免双语翻译中出现用词不当、语法混乱等问题,必须完善对翻译者的管理制度,提高翻译准入门槛,加大对翻译人员的绩效考核力度,提高翻译者的能力素养。其次,景区双语翻译包含对历史文化、民俗特点等的翻译,因此翻译人员需要了解当地文化,剖析地方民俗文化来源,增加对文化背景的详细解说。例如,在翻译“沂蒙山文化”介绍沂蒙山抗战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抗战人民的“沂蒙精神”,抗战英雄“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的英勇事迹等。
六、结语
山东省旅游景点的国际化发展,山东省入境游客数量逐年增加,入境消费总额呈上升趋势,这对促进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内旅游文化景点的国际化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地区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山东省旅游文化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速,只要积极迎接挑战,提高旅游文化品牌形象,缩小地域差异,山东省旅游文化就能更顺利地走上国际化道路,被世界认可。
参考文献:
[1]付业勤,陈雪钧.海南旅游国际化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以自由贸易区(港)建设为背景[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8(11):1-4,8.
[2]岑彩云.山东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6(04):91-94.
[3]张亚茹、杨晓丽.山西省文化旅游英语翻译现状及其应对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7(06):74-75.
[4]苗林.旅游英语的特点及翻译的路径选择[J].英语广场,2019(01):45-46.
[5]卢新德.山东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43-46.
[6]吕政.从文化翻译观角度分析旅游英语翻译——以杭州景区为例[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4(02):95-98.
[7]王君.旅游英语的特点及翻译的路径选择[J].外语学刊,2008(05):111-113.
[8]Wu Jun.On the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Tourism Human Resource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2(01):96-100.
[9]Meng Li.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Tourism Brand Based on Business Capabilities[C]. 2014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nomic,Business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 Innovation(EBMEI 2014),Singapore,2014.
[10]Yuan Qi.Study on the Dimension of Tourism Ecology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New Hainan[C]. 201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Civi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Science(ICCEMS 2018),中国甘肃兰州,2018.
项目来源:20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双语助游,推动山东旅游走向世界”,项目编号:20181332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