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量词“位”的偏误分析

2019-10-08姚远

文教资料 2019年20期
关键词:量词

姚远

摘    要: 量词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特殊词类,量词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作用重大,且留学生多认为量词难学。通过对中山大学汉字偏误标注的汉语连续性中介语语料库中使用量词“位”的数据统计,偏误类型主要有误加、误用、错用、错序、别字等。偏误的原因包括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泛化、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汉语本体复杂性等。教师应规范课堂用语、书写规范汉字、调动课堂气氛和监督学生习得过程,促进对外汉语中量词“位”的教学。

关键词: 量词    偏误类型    偏误原因

引言

现代汉语词类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意义重大,与其他语系不同,量詞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类词。不少外国学生认为量词难学且容易出现偏误,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对量词教学至关重要。

现代汉语词典中“位”的解释有六种,一是所处的地方:座位;二是职务的高低:地位;三是特指君主的地位:篡位;四是一个数中每个数码所占的位置:个位;五是量词,常用于人表尊重:诸位;六是姓。根据对中山大学汉字偏误标注的汉语连续性中介语语料库(下文简称语料库)的分析,留学生大多使用“所处的地方”和“量词”这两个义项,且使用“位”做量词的数量占大多数,根据语料库数据分析留学生使用量词“位”产生的偏误,探究偏误产生原因,提供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偏误类型

所谓量词,是指用来表示人、事物的计量单位或表示动作次数和发生时间总量的词。黄伯荣、廖序东(1991)把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名量词又细分为专用名量词和借用名量词,动量词分为专用动力量词和借用动量词,“位”归在专用名量词中的个体量词里。本文以黄伯荣、廖序东对量词的分类为依据,研究个体量词“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中山大学中介语语料库收录了不同等级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习得汉语时的情况,包括“字”“词”“句”等在用法、书写方面出现的偏误。该语料库有利于分析留学生使用汉语出现的问题,更好地研究偏误现象。

通过对语料库中数据的整理,使用“位”总共有53条记录,其中做量词的有40条,表示其他意思的有13条。下文从有关量词“位”的40条语料中分析留学生使用偏误的类型。

(一)误加

误加是指留学生使用量词时因目的语知识过度泛化,所以在一个名词前使用两个或多个量词。

例(1):最近我刚认识〈了〉QS一〈位〉WDC〈个〉女人。(韩国、中1)

这句话是把“位”“个”共同修饰“女人”。一个名词用一个量词修饰,且搭配原则一一照应。一般“位”修饰人时用来表示尊重、尊敬的语气,“个”用于人时范围较广,且语气随和。留学生没有掌握这一搭配规则,误认为修饰女人需要用两个量词,故出现使用偏误。

(二)误用

因为汉语中量词搭配有一定的规则,不同的词用不同的量词修饰,这一特殊性是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的重点和难点,但因留学生没有掌握这一规则,词语搭配不当,所以出现量词误用的现象。

例(2):【在】山边有一位小孩。(英国、中1)

例(3):有一位男人叫慈忠。(印尼、中1)

例(4):有一位人,她CZ【叫】小美,是日本人,来中国有一年了。(俄罗斯、中2)

在上文三个例句中,“小孩”“男人”“人”虽都是名词,但没有表尊重的色彩,只是陈述客观事实,所以不需要用“位”修饰,用“个”修饰即可。一些留学生由于不了解“位”和“个”的区别,误认为名词都可用“位”修饰,忽视了“位”的语境情感因素从而产生偏误。

(三)错用

错用是指本该正确地用量词“位”修饰名词,留学生却用其他量词替代使用而出现偏误的现象。

例(5):那〈对〉WDC【位】丈夫CBZ【决】定不要继续看眼镜〈了〉QS。(越南、中1)

例(6):我在世界的那位父母。(韩国、中4)

例(5)中“丈夫”在现代汉语中是个体名词,单只女性的配偶,不能用集体量词“对”修饰;“夫妻”是指男女双方二人通过法律手段成为伴侣,通常用“对”修饰。留学生因混淆了“夫妻”和“丈夫”的意思故所以用“对”修饰丈夫;例(6)中“父母”是集体名词,是对父亲和母亲的总称,故不能用个体量词“位”修饰,个体名词要用个体量词修饰,集体名词通常用集体量词修饰,留学生由于没有分清量词与名词之间的关系,因此出现了使用不当的现象。

(四)错序

错序是指留学生母语中也有与汉语相同的部分,但因母语使用规则与汉语有所不同,句子语序也会产生差异。

例(7):这里有神灵五位。(韩国、中3)

例(7)中,句子语序与汉语正确语序不同,汉语中通常用“数词+量词+名词”,但韩语的表述顺序是“名词+数词+量词”,且韩语多用“位”表示对神灵的敬称。留学生按照母语规则把汉语搭配组合在一起,就会出现出现顺序颠倒的错误。

(五)别字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很重要,学习者普遍认为汉字难学。在用汉语书写句子时,留学生会因字形、字音相近或相似把字写错,产生书写偏误。

例(8):但是他不接受那 〈倍〉 CBZ【位】朋友的意见。(印尼、中1)

例(9):在家里,这〈立〉CBZ【位】朋友还教我学汉语。(土耳其、中1)

例(8)中“倍”和“位”都是左右结构,且“倍”比“位”多个“口”,两字相似,留学生认为两字相似,意义也应相同故出现书写偏误的现象。例(9)中“位”从“人”“立”,表示一个人站立时的空间位置,引申为大臣上朝时所占空间。但由于留学生不懂“位”的意思,没有注意字体结构,只是看字形把相似的字写出来又忽视了字本身的意思,因此出现书写错误的现象。

可以看出,留学生使用量词“位”出现的偏误是普遍现象,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可能会出现相同的错误,其中误用量词“位”情况较多,留学生通常使用“位”修饰不同的名词。

二、偏误成因分析

在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偏误由多种因素造成,结合偏误类型得出留学生使用量词“位”的偏误原因主要有: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泛化、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汉语本体复杂性等。

(一)母语负迁移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语言规则不熟悉,会把母语的语言规则运用到目的语中。母语规则对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产生的消极影响叫做负迁移。学习者因受到母语语言规则影响较深,因此在习得第二语言时会不自觉用母语规则说汉语。上文例(7)中,因为有共同的量词“位”,留学生把母语规则用到汉语学习中,但由于不同语言之间语法规则不同,使用搭配也会不同,因此出现偏誤现象。

如果学习者因母语规则的影响而忽视汉语规则,就会出现偏误的现象。母语知识对学习者的影响重大,也会影响学习者的知识获取,学习者如果造成母语知识思维定式则不利于第二语言习得。

(二)目的语知识泛化

目的语知识泛化是指学习者已掌握一定的目的语交际规则,他们把自己所知有限的、不熟练的规则运用到新的语言知识上,造成偏误。根据对语料库数据的分析发现,留学生出现偏误大多是因为目的语知识泛化。上文例句中,由于留学生认为“位”可以修饰人,忽视其情感色彩,因此当所修饰名词是“人”“男孩儿”“小孩儿”等时,留学生选用“位”修饰。留学生学会一个知识点便认为相同的情况下都可用同一个语言点知识,但忽视了语法搭配规则。目的语知识过度泛化不利于学生学习新的语言知识,会影响学生的习得情况。

(三)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

学习策略与交际策略是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关键所在。学习者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主体,交际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也会影响学生的习得情况。学习策略是学生所使用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学习策略主要包括母语规则和目的语规则的负迁移影响,交际策略是学生在交际中为了达到交际目的而使用的策略,由于汉语量词搭配规则较多,因此学习者运用量词交际时会不自觉地选择回避交际或语言转换策略。上文例(5)句中,学生用“对”替代“位”修饰“丈夫”,不但没有表述正确反而出现搭配不当的现象。由于学生对所学目的语知识掌握不熟练,因此在使用时会出现回避或语言转换等现象。

(四)汉语本体复杂性

伏学凤(2005)提出:“量词教学始终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难点。”①很多母语中缺少量词这一词类,有的母语中虽然有量词但因语法规则与汉语有不同;汉语量词搭配有一定的规则,不同名词要用相对应的量词修饰,因此学习者认为汉语量词难学。汉字是典型的方块文字结构,在书写上学习者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上文例(5)(6)句中,都是由于汉字书写不准确而造成偏误。

学习者习得量词“位”出现的偏误有以上几种,根据偏误原因,找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有利于研究者通过分析偏误原因寻找适合学习者的学习策略。

三、教学策略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领导者,教师的“教”会影响学生的“学”,教师应发挥优势,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规范教师用语

教师语言直接影响学习者的习得效果,教师在课堂上应使用规范课堂的语言,量词教学中更重要。一些教师不注重量词搭配,随意使用量词“个”修饰名词,如“一把扇子”“一扇窗户”“一把椅子”,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注意这些名量搭配,通用“个”修饰扇子、窗户、椅子。这样会导致学生形成思维定式,不利于学生更好地习得量词,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偏误。

(二)书写规范字体

留学生认为汉字难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图画法或演示法讲解汉字,使留学生了解汉字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板书时应注意汉字整体结构,上文“位”教师书写时应板书规范,书写标准,讲“位”这个汉字时,运用图画法,根据老师的讲解学生可以自己先写出汉字,老师根据每个学生写的情况讲出具体意见,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能够避免出现写错字、别字的现象。

(三)调节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是学生习得第二语言的桥梁,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习者沉浸教学活动,更好地吸收与掌握教师所教内容,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制订合适的教学计划,使用实物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调动学生积极性。学习“位”时,可以通过小组竞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说句子,或者运用游戏法,在游戏中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监督习得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对比方式,对比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的相似或不同方面,让学习者能够主动了解并掌握目的语与母语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效避免出现母语负迁移的现象;如果学生的母语知识系统里有量词,教师在上课时就应把母语与汉语的区别列举出,让学生观察差异。如“一位老师”“神灵五位”,学生通过对比能够找出差异,更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结语

根据对语料库量词“位”的使用分析,可以得出留学生使用“位”出现的偏误主要有误加、误用、错用、错序、别字,针对偏误类型探讨偏误原因,并提出教学策略,更好地促进量词“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注释:

①伏学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量词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5(02):21.

参考文献:

[1]伏学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量词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5(02):21.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刘珣.对外汉语教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量词
认识量词
集合、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量词
准确运用量词
量词“只”的形成及其历时演变
十二生肖议量词
集合、充要条件、量词
量词大集合
鱼的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