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何读书太多反倒显得傻呢?

2019-10-08王蒙

当代工人·精品C 2019年4期
关键词:辞源读的书融会贯通

王蒙

我读书不是读得最好的,有很多书别人读过,我都没读。还有别人非常热爱读的,我老读不完。比方说《百年孤独》,有一次我都读到3/5以上,快到4/5了,死活不读了,因为觉得这位大师的路子已经被我给掌握住了,就不想再看了。

人老了以后,回想一辈子到底读过几本书,印象真正深的没有几本,包括被反复阅读过的。真正读的一个是《红楼梦》,一个是《道德经》。庄子好看,但是看多了起急,因为有的地方分析得绝,有的地方发飘,不如老子,一句是一句,能砸出坑。

真正爱读的书,真正算读过的书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一个人总要找几本自个儿最爱读的书真读,其他的只能算浏览或者是获得一些信息。

什么都可以省,工具书不能省,特别是像我没有多少真才实学的人,全靠工具书,我不管想什么问题都先查《辞源》,查完以后,我的学问立刻就大了,不但查《辞源》,而且查《汉英辞典》,学问就更大了,再查《百科全书》。

我女儿小时候看我老查辞典,就问她妈,这是什么书这么厚?我老伴说这叫辞典。她说辞典是干吗的?你爸爸不认识的字就找它。我女儿说,我爸爸这么多字都不认识啊?她算抓住问题要点了。很多字其实咱们都不认识,可咱们又特别讲究字。

每一个人要掌握自己最佳的读书人生阅历的平衡点。有一些人,不读书但是鬼精鬼精,非常聪明,也很干练,也很狡猾,甚至很有能耐,甚至比读书读得多的人还能耐。

为什么读书读太多反倒显得傻呢?因为现实不按书本办,书本也不一定按现实写。如果你读得太多了绝对傻,可不读书,你的本事再大,再干练,确实还是低水平。每个人的平衡点不一样,钱钟书就以读书为乐,但是这个人绝对聪明,绝对不是傻子,够精。

有的偏于务实,读的书有限,但是有限的书能够理解出花来,能用出花来。就这几本书陪他一辈子,你就觉着他的学问对他来说就相当够了,要什么有什么。所以你要找自己最佳的。可现在书太多了,一年出19万到20万种新书,不要说这些书读不完,读这些书名都读不完。

还要寻找一个平衡,所谓博与专的平衡,这视个人情况而定。读书与人生有一个自相矛盾之处。到底怎么把它解释清楚?我说不明白。

有时候我到大学讲课,很多人给我提一个问题,现在大学课程要学英文,中文水平都越来越低了,可还把精力用在英语上。对此我又信又不信,信是因为错别字一大堆,中文的报纸、刊物、书籍,包括咱們自己的著作,你连看都不看,令人生气,语文水平降低活该。

可是另一方面,我一想起那些历史上双语、多语的人物,我想,外语越好中文就越好,因为如果外语你一点儿都不懂,中文的妙处你不知道,中文的特色你不知道,必须两相参照。另外,如果你的中文基础坏,外语能学好吗?连母语都说不清楚,你能学好外语吗?根本不可能。

跟老婆打架,那么点儿小事都解释不清楚,你改用英文解释你能解释清楚吗?更不清楚。所以,母语好是学好外语的条件,外语好是回过头来加深母语的条件。可这是理论,是理念,具体到一个孩子身上就麻烦。

好读书不求甚解。我看书,有的是为了补充自己的知识,有的是为了融会贯通。融会贯通我也举一个例子,有时候我看小说,这样的小说我已经看过许多,一个短篇或中篇小说,说这个人寻找旧友,寻找他童年时代或者少年时代最好的朋友,但见面以后,旧友已经不是当年的人,几经岁月,已经找不到当年最天真或者最爱恋、最纯美的东西了。

我既相信自然流淌,我也相信一种驱动。你没有驱动装置,不给它一定的指令,等着电脑自个儿运行绝对不可能。两者都要有。我不相信所谓下笔万言,但我也不相信为写一个字,拈断三根须。大家都讲推敲的故事,故事本身很可爱,但是不必要那么推敲,推也可以,敲也可以,不求甚解。读书也是这样。

有人说苦读,苦读精神真是有,头悬梁,锥刺骨真是很感动人,什么映雪、萤火虫。可都是那么苦读我也不信,都是闲读、恬读,我也不信,学一个具体知识,背单字,没有点儿苦劲也是不行,没有定法。

我也买书,这些年也有别人送给我的书,所以我的书是越来越多。如果书摆在你家里,摆了20年,忽然你想起一个什么事,你想找,最后找着了,非常高兴。可能就用了3分钟,翻一下,我认为这本书就值。

书也是一样,这么多书都没看,不看也别惭愧,你不能天天都看,但是如果你真想起什么事了,一下子想起来这儿还有一本书,挺满意、挺高兴。就连找着那本书都很高兴,跟找着自己的“往日情人”一样,你藏在这儿了?丰采依然。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激动的情形都能想起来。读赵树理的《李家庄的变迁》,也非常感动。但你别没事老去看,老去看感情就没了。你年轻时候看着特别好的东西不见得现在就好。有的书没必要老去看,会把一本好书看坏的。

猜你喜欢

辞源读的书融会贯通
我看的不是书,是我走过的路
化繁为简 融会贯通——例谈概率知识综合问题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辞源》修订工作散记
《辞源》注音中存在的问题探析——以肉部字为例
语文教师应该读的书
从“融会贯通”到“灵活运用”
《辞海》和《辞源》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