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讲评效率深化教学效果

2019-10-08李树昆

课外语文·下 2019年8期
关键词:实践策略有效性

李树昆

【摘要】随着语文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方式越来越向着“自主、合作、探究”方向靠拢。教师受限于自身能力、自我意识等因素,并不重视试卷讲评课,仍然以传统的讲授作为主要形式,限制了学生在这类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影响了课堂授课效率。教学中,要通过讲评,以更高效的方式让学生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建构学生语文知识体系,全面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讲评课;有效性;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獻标识码】A

笔者通过对相关论文的分析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具体存在的现状入手,结合相关教育理论,尝试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维度来阐述、归纳目前初中语文试卷讲评所存在的问题。从日常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试卷讲评有效性的几个原则,反思初中语文试卷讲评的有效性,并提出具体实践策略。

一、初中语文试卷讲评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 教师角度

教师对于试卷讲评课的忽视是造成试卷讲评效率低下的主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考前试卷命题质量不高。质量较高的试卷应该根据考试的目的,在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上设有不同的要求。目前大多数语文教师试卷命题上对上述要求考虑较少,有时甚至随意选择教辅资料上配备的习题,或借助几张试卷拼凑出一份试卷。这样质量低下的试卷会直接导致后面考试的分析结果不准确,也会引起教师在讲评试卷的时候重点不突出,思路不清晰。

2.考后对考情、学情分析缺乏深度与广度。考完之后教师批改出试卷,给出分数并算出班级的平均分、优秀率等。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改试卷的时候会记录学生错得较多的题,但很少有教师会去分析学生出现这些错误的深层次原因。这些分析不到位将直接影响试卷讲评的针对性。

3.讲评前缺少认真、细致的备课。对于试卷讲评课的忽视,让教师不能像对待平常课一样对待试卷讲评课,课前备课随意,拎着试卷和答案就进课堂。这样的态度必然导致了讲评课效率的低下。

4.讲评后缺乏后续的反馈与巩固。讲评试卷,最本质和根本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试卷讲评,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反思和纠错能力。但在教学实际过程中,多数教师往往是订正或者罚抄,这些做法无疑是资源和时间的浪费。

(二)学生角度

学生对于成绩的看重是导致学生忽视试卷讲评课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关注点往往在于分数,在教师开始讲评时甚至还不知道自己错在何处。部分学生还存在着关注错题答案重于关注答题思路。教师讲完题目,照抄一遍就当问题解决,不能吃透问题、理解问题,更不用提触类旁通了。

(三)学校角度

学校对试卷讲评的管理存在真空现象。学校教导处在对教师进行常规检查时,重点放在教师的“七认真”有没有完成。对教师试卷讲评课的关注很少,即便知道教师没有这些方面的备课,也默认试卷讲评课可备可不备。正是因为学校放任的态度,没有明确的要求和标准,也导致了教师对于试卷讲评课的不重视,对于试卷讲评课的深入研究就更无从谈起了。

二、初中语文讲评课效率的反思

在试卷讲评教学中,教师通过反思自己前阶段的教学,思考改进策略。教学反思能促进教师专业实践知识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反思对考情、学情分析是否到位

对本次测试的重要知识点联系课内教学进行简要阐明,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本次测试试题编制的大致情况进行了解,对试卷难度有所了解才能对自己的成绩有更为准确的判断。教师课前梳理全班同学的考试情况,展示班级分数段,帮助学生更直观了解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在阅卷过程中,教师有意收集和归纳学生存在的错误类型,利用数学公式计算难度和区分度,从而帮助学生明确讲评目标。

(二)反思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是否合理

无论是针对讲评课的备课准备,还是为讲评课堂设计的教学策略、模式,没有“不断的尝试—实施—反馈—总结—改进—再尝试”这一循环过程,很难得到关于讲评课课堂效率是否高效的正确答案。讲评策略、讲评顺序安排,还有本次讲评过程中关于讲评目标、讲评重难点的设立是否准确,都需要通过学生的反馈和教师的总结后才能进一步地改进、提升效率。教师能否在语文试卷讲评课中构建能完善学生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设计流程,是试卷讲评有效性的根本保障,也是教师在试卷讲评课堂上形成自己风格、符合所教学生特点的质量要求。

(三)反思是否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初中语文试卷讲评课作为语文课的形式之一,也应遵守上述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案、运用教学策略和模式时理应考虑周全。

三、试卷讲评具体实践策略和教学模式的研究

基于试卷讲评教学现状的分析与反思,部分学者针对现状提出了具体的讲评策略,力图解决教学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现状调查—学习总结—策略预设—课堂实践—策略修正—形成雏形”的模式从教学环节、教与学方法、教学效果三个方面提出具体可行的教学策略,并在教学中反复实践,不断修正。

研究者应整合相应的教学理论,从而构建出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例如山东师大任银玲以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为基础,在建构主义等教学理论指导下,结合新课程理念,提出了师生换位试卷讲评模式。这种模式落实了自主性学习活动,依赖于学生的自我分析问题能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另外,高层次的自主学习培养并不简单,尤其对于像笔者所在农村学校的学生而言,要实践这种师生换位试卷讲评模式,并非一朝一夕即可达成,需教师极富耐心地不断训练与尝试。

教师在讲评前应对试卷命题进行了解,综合试卷命题情况分析试卷,从试卷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四个角度来量化考试信息并分析考情,使教师在讲评过程中能有的放矢,选择有价值的问题重点分析,运用不同的讲评策略来提高讲评效率。只有具有灵活性的教学策略与讲评模式,才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学生情况和课堂教学。可以说,试卷讲评教学策略和模式的研究需要施教者更大的耐心和恒心,才能更好地推动对于试卷讲评课的研究。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深刻意识到初中语文试卷讲评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真学习研究如“教育测量理论”“教育行动研究理论”等相关教育理论。从自身教学环境的现状着手,认真做好分析与调查。在设计教学策略、教学实验时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注重试卷讲评的有效性和反思,在反馈总结中不断提升自己教育实践水平,为构建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知识体系、自主学习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任银铃.高中数学讲评的师生换位[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2]王晓娟.高三试卷讲评课高效教学策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实践策略有效性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