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类教学效果试验研究

2019-10-08葛秀绒

课外语文·下 2019年8期
关键词:试验研究效果

【摘要】笔者将九年级下册教材按题材分成四类,诗歌类采用“多媒体+诠释式教学法”,小说类采用“精读+问题式教学法”,戏剧类采用“分组演练+描述式教学法”,散文类采用“近题写作+发散式教学法”,设定三个试验组、一个对照组,对比分析学生教学方式满意度和教学效果,发现满意度明显提高,教学成绩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

【关键词】教材分类教学;效果;试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2019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要求教师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语文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身,通过分析人物善恶美丑感悟人生要义,是学生们学好其他各门功课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更是他们成为未来国家栋梁所必需的。语文课是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课堂,人文教育作用仅次于思想政治课。杨天鹰老师提出利用插图、创设课堂情境、增进课堂交流、进行户外活动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方法,孔庆芳老师介绍了灵活拓展在语文教学效果提高方面的作用,阴玮杰老师提出构建中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注重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借助信息化技术创新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策略,沈自荣老师简单介绍了合作学习的作用,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九年级下册的教材分为四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比分析应用本教学方法和不应用本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主要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九年级一班、二班、三班设定为试验组,四班设定为对照组,并将九年级下册23篇课文分为四类,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诗歌类采用“多媒体+诠释式教学法”,由于古诗词远离现在生活现状,学生难以理解,先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随境入文,再详细介绍作者生平、写作背景,诠释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全文;小说类采用“精读+问题式教学法”,小说相对易于理解,教学时要充分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先精读全文,然后再通过诱导式的问题,让学生的理解偏差得到矫正;戏剧类采用“分组演练+描述式教学法”,课前先进行分组定角色,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演不同的角色,然后教师根据学生表演情况,描述式地介绍各角色的人物特点,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角色,通过感悟角色心理活动,加深对现实生活的理解;散文类采用“近题写作+发散式教学法”,先让学生就相近内容写一篇作文,再采用发散式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全文,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想表达的真实情感。

二、结果分析方法

学生满意度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方式获得,成绩提高效果通过对比分析三个平行试验班级和对照组期中、期末成绩平均成绩获取,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

三、结果分析

通过随机抽取九年级三个班级1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结果见表1。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语文学习兴趣提高与语文成绩提升成正比,试验班对语文课、语文教师的喜欢程度优于对照组,认为分类教学方式实用的比例较高,学生认可度好。

期中、期末平均学习成绩换算成百分制见表2。结果发现,三个试验组成绩均优于对照组,期末成绩三班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

四、讨论

笔者通过分析学生满意度及学生学习成绩,发现试验效果明显,学生学习兴趣普遍提高,学习成绩也优于对照组,但是在师生交流方面存在教师单方面主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存在师生互动中学习主体缺失的问题,可能是因为农村中学生长期教育的原因,不善于表达自己真实情感,也可能是因为教师备课时,过于注重自己意识的表达、流露,没有充分考虑中学生年龄阶段的兴趣爱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验效果。

总之,分类教学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教学的策略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与时俱进的,笔者仅在自身教学实践中做了试验研究,还需今后教学实践来进一步验证、完善,希望对广大教师同仁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孔庆芳,徐超.浅析灵活拓展以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果[J].中國校外教育,2018(12).

[2]杨天鹰.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率[J].西部素质教育,2018(22).

[3]阴玮杰.中学语文创新教学模式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12).

[4]沈自荣.浅谈新教育理念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学周刊,2018(35).

作者简介:葛秀绒,女,1981年生,甘肃庆城人,中级教师,专科,多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试验研究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单电机调节无级变速器试验研究
弯槽段冰塞形成临界条件的试验研究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组合练习难度大,贴近实战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