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9-10-08杨芳

课外语文·下 2019年8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应用策略小学语文

【摘要】读写结合教学法是通过将语文当中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以读学写和以写促读的教学效果。在小学阶段应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因此,针对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策略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需要学生能够从阅读当中获取有效信息,具备对文章当中思想感情的良好理解能力,强化学生对文章表现方式的掌握。同时,良好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写作积累更加丰富的素材资源,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积极表达,勇敢地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从而提高阅读和写作的结合水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对文章内情感深入体会,促进学生表述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利用读写结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二)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所以,要求教师以科学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在语文教学当中,读写结合是一项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由于读写结合是将语文教学当中的重点内容相结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所以,将读写结合应用到语文教学当中,可以将语文知识进行综合,提炼出语文的精华内容。

二、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一)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内容开展读写训练,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课文内容都经过相关教育专家在实践中总结的丰富经验,以及对小学阶段学生心理特征分析相结合,经过深思熟虑才引入到语文教材当中,所以,语文教材内容可以直接作为阅读教学素材,同时也可以作为小学生写作教学当中的范例。要想充分地利用语文教材当中的内容,还需要教师能够结合读写教学要求,对语文教材进行筛选。在语文课文当中,包含大量写作方式和表达方式,教师在利用语文教材的过程中,可以将课文中重点部分以及可利用部分进行截取,然后组织同学进行文章仿写,让学生能够在模仿的过程中总结写作技巧。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课文《秋天的雨》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季节的变化进行观察,按照文中语句描写方式和写作思路进行仿写,做到语文知识的活学活用。课文的第一句:“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教师可以将这个句式进行延伸,为学生设立题目。“秋天的雨,是                         。它带着                          ,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                         。”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描写秋天的到来。在仿写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利用夸张、比喻、象征或者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对心中的想法进行描述,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创作能力、想象能力,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对句式的仿写中离不开阅读教学的应用,教师可以在学生仿写前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通过阅读加深对写作方式的理解,在提高写作能力的同时,提升语文阅读水平。

(二)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写作方式,将读写完美结合

阅读教学当中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为学生的写作积累更多素材,所以在读写结合教学当中最有效的应用方式,就是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同时,体会如何进行写作。由于学生在进行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明确的目的性,也无法有效针对文章的结构、修辞手法、写作意图等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需要教师在学生完成阅读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总结,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式过于被动,自主学习效率不高,阅读存在盲目性。所以,如何让学生学会阅读非常重要,通过传授学生阅读文章的正确方式,不但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成绩,还可以让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时,更好地抓住文章写作中的精妙之处,总结各种写作技巧作为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学会阅读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可以通过总结阅读技巧提高学生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在教学当中融入具有较强趣味性的内容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就可以在日积月累当中提升阅读能力,丰富语文知识储备。

(三)利用课前写讀后感的方式使读写结合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在读写结合教学当中,读后感写作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手段,在传统教学设计当中,教师通常会将读后感写作安排在课程之后,这种情况下读后感写作就成为一种课后作业的形式,给学生一种负担感,还可能在潜意识当中形成读后感是对教学的检验的错觉,导致读后感不仅无法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升华,还出现了写作水平不高,甚至完全是在应付作业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将读后感写作设置在课堂教学之前,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内容进行阅读,以自由发挥的方式进行创作型读后感写作,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读后感写作就成为有效锻炼学生读写结合能力的有效教学措施,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课前预习质量,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詹天佑》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布置读后感写作,让学生对《詹天佑》这篇课文进行课前阅读,在文章中表现出对故事情节和中心思想的描述,促进学生对文章当中詹天佑在工程建设当中不畏艰难、勇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深入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读后感开展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首先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表扬和肯定,询问学生灵感和感悟来自于文章的哪一部分内容,在互动过程,对文章进行分析,使读写结合方式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质量提升。

(四)选择有意义的课文进行读写训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教学才是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动力源泉,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如果教学内容和方式过于枯燥,学生就会在课堂中出现溜号走神儿的问题,所以,无论教师使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应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基础出发点,利用灵动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兴趣。在读写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提高这一教学手段的应用效果。首先,教师应在读写结合教学中融合趣味性元素,并且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有深意义的文章进行读写教学。例如,在小学语文四年级下《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内容,就可以成为具有意义性的读写教学资源。因为每位学生对黄河都并不陌生,所以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更加方便地查找相关资料,或者通过和父母交流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将黄河与华夏子孙、中华文明起源等内容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同时也为写作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并不复杂,只需要教师结合先进的教学方式对读写结合进行科学设计,在应用当中进行正确引导,就能够让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当中发挥有效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娇.双剑合璧让教学更高效——浅谈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

[2]王艳萍.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

[3]李慰萱.双剑合璧让教学更高效——漫谈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

作者简介:杨芳,女,1970年生,甘肃榆中人,大专学历,小学语文教师,小教一级,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应用策略小学语文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