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业走出去的思考与研究

2019-10-08鲁宸

农业与技术 2019年16期
关键词:走出去一带一路农业

鲁宸

摘 要:伴随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依靠着自身的农业优势,农业对外贸易逐步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外贸面临着贸易逆差逐年增大、部分农产品外贸依存度高、出口农产品产品结构低级、外国资本渗透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农业“走出去”迫在眉睫。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这一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其目的是消除沿线国家基础设施、金融、贸易、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障碍,谋求共同发展的机会,这为我国农业“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应顺应这一时代背景,加快战略布局,扩大投资规模,提升投资水平。为推动农业“走出去”,国家层面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企业层面应利用这一契机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从而推动我国农业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更加优势的地位。

关键词:一带一路;农业;走出去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830072

1 我国农业“走出去”的意义及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其中农业人口占比较高。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农业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目前贸易规模在世界各国中位居前列。2018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高达2168.1亿美元,居世界首位,其中农产品出口额为797.1亿美元,同比提升5.5%。

自古以来,农业在国家经济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地位,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而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也对我国农业发展以及国家间的贸易合作有深远的影响。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深化,我国农业对外贸易却面临着贸易逆差逐年增大、部分农产品外贸依存度高、出口农产品产品结构低级、外国资本渗透等一系列问题。发达国家依靠原有的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大量收购我国的农业企业,对我国的农业安全造成隐患,并且通过已在全球布局的完善的农业生产链条,进一步影响全球农业布局以及世界农产品交易。面对严峻的农产品外贸现状,我国农业“走出去”迫在眉睫。

虽然我国农业对外贸易发展历史悠久,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业才正式践行了“走出去”战略,开始扩大对外投资规模。在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之后,目前农业“走出去”现状如下。

农业对外投资行业集中于种植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投资的行业较为集中;农业“走出去”的投资地区多为亚洲地区,占整体的60%左右。农业“走出去”投资地域集中;农业的对外投资多是针对基础农产品的投资,生产产品多为初级农产品,缺少產品的深加工,没有形成完整的生产链条。生产出来的产品竞争力弱、附加值低;参与对外投资的企业多为我国的大型国企,中小型企业参与较少。农业对外投资普遍面临着资金困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发展速度快,但总体投资规模较小。

由上述发展现状可知,我国农业对外投资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程度较低,挑战较大。然而,这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农业“走出去”的市场前景广阔,未来发展潜力大。我国企业要满怀希望,抓住发展机遇,推动农业“走出去”的进一步发展。

2 “一带一路”对农业“走出去”的战略意义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这一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随着国际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合作的日益加深,世界各国开始向相互紧密结合的利益共同体演进。“一带一路”倡议正是在这一历史发展潮流下提出,其目的是继续深化我国的改革和开放,加深与中亚、南亚、西亚、欧洲等地区的交流、合作,可以说是一项顺应全球化趋势的经济整合规划。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亚欧大陆沿线国家以共建开放的利益共同体为目标,从多方面完善合作交流机制,为未来交流合作打下基础。基础设施方面,亚洲公路网、铁路网以及航线网络、油气管道、光缆传输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经济金融方面,中国牵头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建设,为国际贸易打通金融障碍;在国家交流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旅游、教育、文化等领域交流日益密切,共创和谐开放的交往氛围;在贸易方面,沿线国家推动贸易自由区建设,共同消除贸易壁垒,简化国家间交流合作机制,共享开放成果。由此可见,这一政策的目的是消除沿线国家基础设施、金融、贸易、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障碍,谋求共同发展的机会。

对我国农业“走出去”目前面临的一系列发展困境而言,此政策倡议为我国农业“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一带一路”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在亚欧大路上建立起完善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网络。农业企业对外投资、销售等经营行为更加便利,为进一步“走出去”打下基础。“一带一路”是由于沿线国家拥有共同利益而达成共识的合作倡议,共同利益驱使着国家之间保持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这带来了对外政策上的稳定、对外贸易上的便利。农业企业受惠于国家间稳定的外交关系、便利的投资政策,更容易地在沿线国家进行投资,并且沿线国家有丰富的牧业、林业等农业资源以及广阔的未开发的市场,为我国农业在外扎根发展提供契机。

伴随着这一政策开展,我国农业“走出去”将不再局限于种植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投资,而是可根据沿线国家的具体情况,扩大对外投资的领域,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农业产业机制,利用有利的自然环境建立起完善的农业产业链,提升我国农业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以往有许多有意愿参与对外投资的农业中小企业,但面临着资金困境,“一带一路”优惠的融资政策、金融政策、关税政策帮助中小企业降低资金成本,也带动我国农业大型企业进一步对外投资,提升对外投资规模。可见,“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缓解农业“走出去”中面临的困境,改变目前农业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的现状,对农业企业对外投资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3 推动农业“走出去”的相关措施

3.1 国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由于农业在各国产业中的基础性地位以及农产品自身的产品特性,农业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自然面临着比其他产业更复杂的情况,“走出去”的过程也更加艰难。因此农业“走出去”更加需要国家加大政策扶植力度,提供政策便利。

政府應从国家层面对农业“走出去”提供一系列的便利制度。在外交、外事方面,应力争与其他国家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创造良好的交流氛围,为两国农业领域的交流发展提供契机;在外汇金融方面,可以为农业企业探索更多样的融资方式,在结算、贷款利息等方面提供便利。在对外贸易方面,从国家层面争取其他国家的关税优惠、投资优惠等优惠政策。在国内也应简化农产品出口投资的手续审批,出关流程等制度。在人才需求方面,为外贸企业培养优秀的贸易、法律、农业等各领域人才,为农业“走出去”夯实人才基础。针对对外投资企业,政府也应发挥指导作用,为企业对外投资提供规划指导。

3.2 农业企业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

与国外大型农业企业相比,我国的农业企业数量虽然很多,但资金规模薄弱且生产规模较小,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多是初级加工的农产品,产品附加值低,缺少技术含量。类似的农业企业很容易受到国外相关企业的冲击。所以,面对着农业“走出去”的困境,农业企业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是必经之路。农业对外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最重要的是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及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

目前我国的农业企业生产方式较落后,生产产品多为初级产品,要解决这一困境,最重要的是提升自身的科技水平。企业要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实际情况,创新生产技术;结合当地市场需求,研发适合当地市场的新型产品,并提升农产品的产业链条,专注于农产品深加工,提升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

企业自身管理能力的优劣也决定着企业未来发展。对于对外投资的企业来说,企业面临着更复杂的管理局面,也对企业管理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较高管理能力的企业能够根据当地市场情况以及自身的发展状况制定合适的经营战略,选择合理的经营模式与竞争方式,并且能够快速适应当地市场的环境,建立营销网络,积累经营经验。而在提升经营能力过程中,人才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企业应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招聘国际化人才,助力其提升经营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易, 陈瑞剑. 农业走出去模式研究[J]. 农村工作通讯, 2016(15):20-23.

[2] 韩俊(编). 中国粮食安全与农业走出去战略研究[M].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4.

[3] 刘明.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农业走出去的路径选择[J]. 农业经济, 2017(01):120-121.

[4] 尹燕飞, 吴比. 浅析金融促进农业走出去的形势、导向与建议[J]. 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 2017(01):92-95.

[5] 刘志颐, 余效宁, 陈瑞剑. 中国陕西省参与“一带一路”农业“走出去”分析[J]. 世界农业, 2015(12):167-170.

[6] 邵帅, 布娲鹣, 阿布拉. "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农业龙头企业走出去现状及未来发展建议[J]. 中国经贸导刊, 2015(26):23-24.

[7] 魏琪嘉. 支持农业走出去的融资模式思考[J]. 中国经贸, 2014(11):160-161.

[8] 李豫新, 朱新鑫. 农业“走出去”背景下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业合作前景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 2010(9):42-48.

猜你喜欢

走出去一带一路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