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风家训的个体成人之道
2019-10-08韩雪童
笔者通过对家风家训的分析,发现其不仅是家庭美满、社会和谐的精神养料,更是陪伴个体终身、实现个体成人的文化向导,其中蕴含着从幼龄期的“自然人”到学龄期的“理智人”再到成年期的“道德人”的三重“成人”规律。
家庭对每个人而言都充满了美好与温馨,是个体思想成熟、精神成长和价值形成的基础,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为人的道德教化的形成上好第一课。[1]家风意指家庭成员在长期家庭生活中所积淀并传承的优良价值观念、生活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习惯等。家训则是对家风系统化、条理化的表达,是家族成员言行举止参照的准则。家庭教育既受家风家训的影响,又是家风家训的反映。笔者通过对家风家训的分析,发现其不仅是家庭美满、社会和谐的精神养料,更是陪伴个体终身、实现个体成人的文化向导,其中蕴含着从幼龄期的“自然人”到学龄期的“理智人”再到成年期的“道德人”的三重“成人”规律。
一、顺遂天性的自然人
家庭作为个体成长的起点和基石,应以洋溢着爱和关怀的教育氛围保藏童真、守护童趣、浸润童心,个体人格“脊骨”的形成同样源自优良的家庭教育。因而家风家训对儿童早期成长的首要作用,便是对其天性的保全,以此来涵养身体健康、独立自主的自然人。
(一)自由选择的兴趣观
家风家训作为家庭教育的导航标,关涉父母对子女所选择的教育内容和所采取的教养方式。对于幼龄阶段的儿童来说,早期教育的关键在于通过兴趣的培养以唤醒其对周遭美好事物的欲求进而实现内在经验的延展。我国历来有注重兴趣的传统,于家风家训中主要体现为:
其一,以趣明志。梁氏家族反对权威统摄式的作派,主张以“重趣”作为家庭教育的宗旨,从而将子女从学以入仕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尊重子孙源于本心的自然兴趣和自发选择。如梁启超所言,“教育事业从积极方面说,全在唤起趣味;从消极方面说,要十分注意不可摧残趣味”[2]。强调趣味为重的家风家训将潜移默化地在幼儿的心底埋下志向的种子,激活其生命成长的可能性,并为其日后的求学和择业提供基本的价值引领。其二,主动游艺。幼龄阶段的儿童借助主动作业以实现肢体和器官的舒展,而游艺活动正是锻炼儿童手脑协调和丰富精神世界的绝佳途径,风格各异的玩具、旋律轻快的童谣、朗朗上口的诗歌都是个体童年期不可或缺的存在。而恽氏家族所传承的“主动游艺”的家风督促其后代在教养孩童时勿忘“游戏乃小孩子天然嗜好”[3],让儿童在游戏中实现经验的主动建构。
(二)身心统一的生命观
被世代承袭的家风家训是对华夏文明的凝练与升华,既富有文化气象,又颇具时代特色。纵观历史,无论是董仲舒、张载,还是程颐、程颢,他们的思想中均包含着“天人合一”的价值理想。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幼龄儿童来说,家风家训中所传递的顺遂自然天性的价值向度将为其生命的发展指引方向:
第一,养护身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保育身体乃是幼儿教育的核心关切,因此家风家训中所倡导的珍视生命、爱护身体之义便成为个体茁壮成长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对父母行孝、感恩的前提保障。第二,回归自然。在儿童身体与周围事物相遇的过程中,出于内心的欣喜,他们常被生活世界中的自然之美所吸引,因此童年早期是提升审美情趣以获得天地共生、物我融通之境的关键时期。而提倡“率性自然”的家风家训中针对个体的早期教育传递着弱化知识、侧重体验、保全灵性的价值指向。第三,润泽心灵。父母作为与儿童早期密切相伴的重要他人,应对子女施以爱的教育,让儿童在洋溢着爱的环境之中获得坚实的心理归属和稳固的精神寄托。因此,家风家训中所弘扬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尊老爱幼、扶贫怜弱等观念虽囿于伦理纲常但仍饱含着涵养良善天性、实现情感共鸣、扩充意义世界的教育意蕴。质言之,家风家训在遵循幼儿内在生长秩序的基础之上,为其走出自我、走向他者,主动地求知获智、建塑道德品质提供精神准备。
二、通达智慧的理智人
步入学龄阶段的儿童随着其早期经验的丰富和拓展,有必要深度学习来自间接经验的知识并对已有经验进行系统组织。所以,在知识获取过程之中,隐藏着个体从自然人上升至理智人的生命发展样态。在家风家训指引下的家庭教育将成为学校教育的有利支撑,使经过岁月积淀却日久弥新的可贵品质在儿童身上得以彰显并持续传承。
(一)谦逊踏实的乐学精神
学海无涯,终身受教,学龄期乃个体主动获知的关键阶段。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鞭策下,父母须以身作则,基于兴趣拓展儿童的精神空间,进而使其感受到理智丰盈所带来的充实与喜悦。从进入学堂开始,家风家训对儿童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而言,家风家训中对儿童乐学精神的培养主要表现在:
其一,博览群书。读书之目的在于开心明目、拓展视野。为更好地领会书中的内容,把握书中的主旨,历代学者都在家风家训中增添了各具特色的读书法以勉励后世在学思结合中体验阅读的乐趣。其中以“鸟瞰、解剖、会通”的颜氏三步读书法和“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的朱子读书法最负盛名。其二,勤勉好问。乐学还意味着学生以谦虚主动、勤奋刻苦、不耻下问的精神享受获取知识的过程。孟母以“子不学,断机杼”教育孟子勤奋好学,甚至为给孟子营造安静上进的学习氛围不惜三迁。纪昀制定“戒晚起”“戒懒惰”“宜勤读”“宜敬师”等家训来弘扬“勉学求知”的风气。在上述家风家训的熏陶下,儿童将以饱满的热情和全副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向着圆融智识的目标而刻苦努力。但是,古时家训仍残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功利思想。现在,我們应对经典家训在扬弃的基础上,注入新时代的气息,去功利主义之蔽,从而实现于乐学中“成己”的内在目的。
(二)致知穷理的治学态度
经历幼龄期的启蒙开智,学龄阶段是儿童从生活世界转向科学世界的重要时期。个体成人的第二阶段,即儿童秉承明理探微的心态,让知识通过主动探究和系统组织后进入精神世界之中,从而建构生活智慧。家风家训中对致知穷理的治学态度的关注主要表现为:
一方面,琢磨切磋。知识的习得并非浅尝辄止、闭门造车,相反,这一过程不仅需要千锤百炼和反复打磨,更离不开同侪之间的相互切磋和共同商榷。正所谓独学无友以致孤陋而寡闻,《颜氏家训》亦阐明“盖须切磋相起明也,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众,谬误差失者多矣”[4]。另一方面,学以致用。为实现转识成智的目标,完整的获知过程便不可局限于纸上谈兵,更应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力图将其付诸实践。诚如大儒王阳明所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5],个体通过实践活动将抽象知识转化成生活智慧,建立并扩展其生存意义和价值境域,进而促使其渐臻心智的完满与人格的整全,同时也为“良知”的求取奠定基础。
三、寻求善好的道德人
家风家训熔铸个体成长的精神血脉和道德根基。儿童在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的同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日渐定型,因此对于跨入成年阶段的个体而言,家风家训将有助于其在深入拓展自我知识世界的同时,构建起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和与世界的关系,从整体上提升自我人生的视野与襟怀,切实担负起对自我和对他者的责任,养成张弛有度、静退自守、包容坚毅的生命品质,进而凸显个体生命的社会属性和伦理品性。[6]
(一)严于律己的德行修为
在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之中,个体首要的任务莫过于处理好与自我的关系。经历过幼龄阶段对儿童天性的保藏,学龄阶段对儿童理性的培植之后,个体心智的成熟须具备自发的道德认知、自省的道德情感和自律的道德行为,而家风家训也就成为激励个体从理智人上升为道德人过程中的“强心剂”。纵观历史,自曾子以每日三问返躬内省以来,“克己”“正心”“诚意”等道德律令层出不穷,以“内圣”为价值导向的儒家文脉便走进千家万户,并显现于千古流芳的家风家训之中。
首先,奢俭适中。个体的道德品性可以在其生活方式中直接展现,无论是官宦门族还是寻常百姓,爱物节用作为家风家训,时刻提醒着个体在成长道路上切忌骄奢萎靡,切勿沉迷声色犬马,而应时刻保持心中的道德力量。《朱子治家格言》中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7]一说。范文正公在《家训百字铭》中亦言,“字纸莫乱废,须报五谷恩;做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8]其次,傲骨坚贞。在充斥物欲诱惑的社会中,个体道德极易因大众舆论的冲击而崩塌,因而家风家训将在个体企图逾越道德底线时敲响警钟。曾国藩以慎独、主敬、求仁、习劳作为家训中的四条日课,他坚信士人要有志、有恒方可立言、立德、立功。最后,怡情养性。修身养性的生命自觉样态乃个体德性造诣的最高境界。诸葛亮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家训劝勉后代以安宁恬淡的心境树立起宏伟的志向和远大的抱负。
(二)仁义坦诚的处世作风
家庭在给予个体爱和温暖的同时,也促使其成为传递爱和分享爱的施爱者,进而在面对充满变数的未知世界时能够与他人建立起紧密的关联并得到他者坚实的支持。主张仁慈友善的家风家训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审慎择友。墨子将人性视为“素丝”,认为其“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9],指出周遭环境对个体的影响。而朋友作为个体离开居所融入社会的同辈群体,其品行的善恶对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为此家风家训中对个体的择友观加以明晰,如《孔子家语·慕贤》中将“与善人居”比作“入芝兰之室”,将“与恶人居”比作“入鲍鱼之肆”,指出“君子必慎交游焉”[10]。第二,坦诚为人。“言衷信,行笃敬”“言行一致”历来被视为行商、执政、齐家、为人的基本准则。在家风家训中常见“为人坦诚”“开诚布公”之类的论述,喻氏家训有言“合志为友,同类为朋,善必与劝,过则相功”[11]。第三,泛爱亲仁。个体在成长为道德人的过程中,应具备“泛爱”胸怀来突破“小家”视域,以此实现社会性的发展。成年阶段的个体应把仁德之人视作榜样,与人为善并肩负社会责任,从而涵养其公民道德品质。清代张英在《聪训斋语》中指出,“与人交,一言一事,皆须有益于人,便是善人”[12]。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3]的大同社会的希冀下,家风家训中所传达出的推己及人的兼爱思想旨在让个体成长为德性完满、乐善好施的公民,进而为营造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的和谐社会而不懈奋斗。
(三)胸懷天下的家国情怀
家风家训凝聚着华夏子孙的民族精神和理想信念。个体在妥善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关系的基础之上,还应兼备崇高的理想抱负,树立起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步入成年阶段的个体在家风家训的隐性德育的熏陶下,肩负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镌刻着家国情怀的家风家训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一是正直廉洁。为官者须廉政,如司马光在《训子孙》中有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14]。又如包拯家训中写道“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15]。二人不仅自己为官清廉,而且在家训中警戒后世子孙切莫突破做人的底线。二是尽忠报国。在沙场上,唯有具备爱国之志,才能英勇献身、无惧牺牲。岳母将“精忠报国”的家训刺在岳飞的背上,更融入其为国尽忠的血液之中。无锡荣氏在国家经济衰败、民族危亡之时,毁家纾难,践行了“稳健谨慎、实业救国”的家训。
家风家训促进着个体从自然人到理智人再到道德人的发展,最终使家庭成员成长为身体健康、心智成熟、圆融智识、品德完满、人格健全之人。家风家训对个体的影响伴随终身,新时代的家风家训应在批判继承、推陈出新的同时,更好发挥育人作用,不忘育人育德之本。
参考文献:
[1]翟博.树立新时代的家庭教育价值观[J].教育研究,2016(3):92-98.
[2]梁启超.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梁启超文集[C].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14.
[3]赵忠心.恽代英的家庭教育思想[J],教育研究,2001(2):67-69.
[4]颜之推.颜氏家训[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132.
[5]王阳明.传习录[M].长沙:岳麓书社,2004:39.
[6]刘铁芳.走向整全的人:个体成长与教育的内在秩序[J].教育研究,2017(5):33-42.
[7]殷昭俐,学仁,殷明.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177.
[8]政协邹平县委员会.邹平文史:第十一辑[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217.
[9]墨翟.墨子[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7.
[10]陶清澈.名门家训[M].2版.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6:42.
[11]喻学忠.中华喻氏家风家训赏析[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43.
[12]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中华家训精编100则[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5:174.
[13]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15.
[14]李锋,罗友松.名家书信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252.
[15]张崇琛.中华家教宝库:中[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318.
【韩雪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秦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