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肉鸡舍内氨气分布规律的研究
2019-10-08刘玮韩海霞高金波雷秋霞周艳刘杰曹顶国李福伟
刘玮 韩海霞 高金波 雷秋霞 周艳 刘杰 曹顶国 李福伟
摘要:本试验旨在通过监测标准化肉鸡舍内氨气浓度,研究其分布规律,为肉鸡舍氨气浓度控制提供参考。试验使用便携式畜禽环境动态检测仪全程监测全年不同批次肉鸡舍内不同位置氨气浓度。结果表明:各横截面之间,从前至后氨气浓度逐渐升高,除第2批第7 d 12—13时外均差异显著(P<0.05);各纵截面之间,14、28、35 d的氨气浓度差异显著,两侧氨气浓度大多显著高于其它区域(P<0.05)。以上结果表明鸡舍内不同区域氨气浓度差异显著,并有较强的规律性。
关键词:氨气;肉鸡;肉鸡舍;分布规律
中图分类号:S831.4+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9)08-0079-05
Abstract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ammonia concentration control in broiler house, we monitored ammonia in strandardized broiler house by environmental dynamic detector all through the year and analyzed its distribution rule in the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ammonia gradually increased from front to back between the cross sections,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except during 12∶ 00-13∶ 00 on the 7th day of the second batch chicken(P<0.05). The concentration of ammonia between different longitudinal section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he 14th, 28th and 35th day, and most that of both sid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ther sites(P<0.05). So we consider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ammonia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area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nd strong regularity.
Keywords Ammonia; Broiler; Broiler house; Distribution rule
我國肉鸡规模化养殖场的总数和平均饲养规模大幅上升,专业化生产程度不断提高。年出栏肉鸡1万只以下的小规模养殖户比重逐渐减少,5万只以上规模养殖的肉鸡出栏比重上升较快[1]。在高密度舍饲条件下,肉鸡舍内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对鸡的健康与生产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其中氨气是有代表性的有害气体之一[2]。关于氨气对肉鸡生产性能的研究发现,肉鸡长期处于高氨环境下,会导致生产性能下降[3-6]。有关鸡舍氨气对动物健康福利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氨气的聚集程度对肉鸡生长和福利的影响决定着鸡舍氨气浓度的控制及标准的制定[7]。本试验全程监测一年内标准化肉鸡舍内的氨气分布情况,旨在为制定规模化养殖场鸡舍环境控制技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条件
试验在山东省某规模化肉鸡场标准化鸡舍内进行,采用厚垫料地面平养模式,鸡舍采用负压通风,外界空气通过侧墙小窗和纵向通风窗进入鸡舍,通过开关山墙风机调节通风量。鸡舍长110 m、宽13.5 m,饲养品种为爱拔益加 (arbor acres,AA)肉鸡,存栏量17 500只。饲养管理和免疫程序按AA商品代肉鸡饲养管理操作章程进行,每天观察试验鸡生长和健康状况。
1.2 试验设计
根据距离相等原则,在饲养区从净道端至污道端分别选择3个横切线A、B、C,把饲养区平均分为4部分。纵向选择5条纵切线D、E、F、G、H,横切线与纵切线的交点为监测点,D纵切线与南侧墙和H纵切线与北侧墙距离均为0.35 m,其它纵切线之间距离均为3.2 m(图1)。使用便携式畜禽环境动态检测仪(河北鼎力科技有限公司)全程监测各点氨气浓度,每5 min仪器自动记录一次测定结果,测定高度为鸡背高度。每次试验起止时间均为雏鸡入舍到出栏。
1.3 试验时间
自2014年4月至2015年1月共监测4批次,每次试验期38 d。
第1批:2014年4月24日至6月1日;
第2批:2014年7月10日至8月20日;
第3批:2014年9月20日至10月30日;
第4批:2014年11月26日至2015年1月2日。
1.4 试验日粮
饲养期分为育雏期和育肥期两阶段,基础饲粮营养水平见表1。
1.5 数据分析
采用SAS 9.2软件对1、7、14、21、28 d和35 d的0—1时和12—13时氨气浓度平均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One-way ANOVA),以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以P<0.05作为差异显著的判断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平均氨气浓度
由表2可知,不同批次每日监测位点平均氨气浓度在饲养前期较低,9 d后开始迅速上升,中后期随着通风量的增加而降低;不同季节氨气浓度差异较大,气温越低,舍内通风量越小,肉鸡舍内氨气浓度越高。
2.2 每天氨气浓度变化规律
由图2可知,饲养周期内每批次每日0—24时平均氨气浓度随气温的升降及通风量增减而变化,气温越低,通风量越小,舍内氨气浓度越大。
2.3 不同横截面之间氨气分布规律
由于鸡舍为负压通风,舍内空气通过鸡舍污道端山墙风机排出舍外,风机各横截面之间,氨气浓度由A到C,即从净道端至污道端氨气浓度逐渐升高,累积效应显著,除第2批第7 d 12—13时外均差异显著(P<0.05)(表3、表4)。
2.4 不同纵截面氨气分布规律
由表5和表6可知,由于前期舍内氨气浓度较低,通风量小,1 d和7 d不同纵切线之间氨气浓度差异较小;随着通风量的增大,第14、21、28、35 d的舍内氨气浓度差异较大,两侧D、H纵切线的氨气浓度大多显著高于其它区域(P<0.05)。
3 讨论
3.1 平均氨气浓度
王悦等[8]研究表明,鸡的生长日龄以及季节的变化等都会对舍内氨气浓度或氨气排放造成影响。对于具有生长周期变化的肉鸡来说,日龄增长对氨气浓度的影响非常显著。本试验中,前期鸡舍内氨气浓度较低,采用最小通风模式,9 d后开始迅速上升,此时到出栏鸡舍使用过渡通风模式(夏季28 d后采用纵向通风模式),随着通风量的增加氨气浓度降低。王忠等[9]研究表明,鸡舍内氨气主要来源于厌氧菌产生的微生物脲酶分解胃肠道和粪尿中尿酸或其他含氮有机物。Pescatore等[10]将肉鸡的生长周期分为4个阶段,小于10 d时,每只鸡每天的氨气排放因子为0~0.57 g,大于48 d时,上升到0.71~2.34 g。 Miller等[11]研究表明,如果不及时通风,尤其是肉鸡养殖后期鸡舍内氨气浓度可达50 mg/m3。Kristensen等[12]试验表明,管理较差的鸡舍内氨气浓度甚至会出现超过200 mg/m3的情形。鸡舍内氨气浓度过高可导致肉鸡出现一系列疾病,并降低生產性能[13-15]。如果仅注意保温而忽视通风,造成氨气浓度迅速升高,会直接导致20 d后死亡率显著提高。因此加强通风是降低舍内氨气浓度的关键措施。
3.2 氨气浓度变化规律
本试验中,整个饲养周期内每批次每天0—24时平均氨气浓度受通风量的影响较大。问鑫[16]研究表明,一般在冬季通风量较低的条件下,舍内氨气浓度显著高于夏季。本试验鸡舍内氨气浓度冬季高于春季、秋季和夏季,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通风量增大,氨气浓度降低。
3.3 不同横截面氨气分布规律
在不同横截面之间,从净道端至污道端氨气浓度逐渐升高,累积效应显著。在最小通风和过渡通风模式下,应在鸡舍中后部加装搅拌风机,使由侧墙进风口进入的新鲜空气与舍内空气充分混合,提高舍内空气质量及均匀度;在纵向通风模式下,应使用挡风垂帘,并使鸡舍截面积“前大后小”,加大鸡舍后端风速,降低氨气对肉鸡的影响。王进圣等[17]认为只有控制好鸡舍环境,整个鸡舍内每一个部位、每一只鸡的体感温度、空气质量等内部环境都一样而且是最适宜鸡群的,才能实现鸡群生产性能最佳化。
3.4 不同纵截面氨气分布规律
在最小通风模式下,1 d和7 d各纵切线之间氨气浓度差异较小。因为此时雏鸡采食量小,排出粪便较少,垫料干燥,所以鸡舍内整体氨气浓度很低,此时选择时控风机进行间歇性通风,保证鸡舍内换气充分、均匀即可[18]。随着鸡日龄的增加,14、21、28、35 d两侧的D、H纵切线的氨气浓度多数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因为外界新鲜空气绝大部分通过负压通风由侧墙进风口进入鸡舍上方中间区域,D、H纵切线附近鸡背高度存在通风死角,通风换气不充分,所以氨气浓度较高。在最小通风模式和纵向通风模式下,中间的纵切线F与两侧的E、G氨气浓度差异不明显,在过渡通风模式下,纵切线F附近的氨气浓度明显高于两侧的E、G。因为在过渡通风模式下,一般使用山墙中间位置风机,所以中间纵截面氨气累积效应显著,而在纵向通风模式下,一般使用5~7台山墙风机,E、F和G截面风速较为平均,所以差异较小。
4 结论
标准化鸡舍内,在不同横截面之间,从净道端至污道端氨气浓度逐渐升高,差异显著;不同纵截面之间,在最小通风模式下,氨气浓度差异不显著,在过渡通风和纵向通风模式下,两侧D、H纵切面的氨气浓度大多显著高于其他部位。
参 考 文 献:
[1] 张宏福, 李绍钰, 占秀安, 等. 肉鸡生产与环境控制研究及其技术发展动态[J]. 中国家禽, 2014, 36(10): 42-43.
[2] 李聪, 卢庆萍, 唐湘方, 等. 不同氨气浓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肉质性状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22): 4516-4523.
[3] Quarles C L,Caveny D D. Effect of air contaminants on performance and quality of broilers[J]. Poultry Science, 1979, 58(3): 543-548.
[4] Reece F N, Lott B D, Deaton J W. Ammonia in the atmosphere during brooding affects performance of broiler chickens[J]. Poultry Science, 1980, 59(3): 486-488.
[5] Reece F N, Lott B D, Deaton J W. Low concentrations of ammonia during brooding decrease broiler weight[J]. Poultry Science, 1981, 60(5): 937-940.
[6] Moore P A, Daniel T C, Edwards D R. Reducing phosphorus run off and improving poultry production with alum[J]. Poultry Science, 1999, 78(5): 692-698.
[7] 李东卫, 卢庆萍, 白水莉, 等. 模拟条件下鸡舍氨气浓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和日常行为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2): 322-326.
[8] 王悅, 赵同科, 邹国元, 等. 畜禽养殖舍氨气排放特性及减排技术研究进展[J].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12): 4249-4259.
[9] 王忠, 宋弋, 汪以真, 等. 氨气对肉鸡生产性能、血液常规指标和腹水症发生率的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 2008, 44(23): 46-49.
[10] Pescatore A J, Casey K D, Gates R S. Ammonia emissions from broilers houses[J]. Journal of Applied Poultry Research, 2005, 14(3): 635-637.
[11] Miller W W, Maslin W R, Thaxton J P, et al. Interactive effects of ammonia and light intensity on ocular, fear and leg health in broiler chicke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ultry Science, 2007, 6(10): 762-769.
[12] Kristensen H H, Wathes C M. Ammonia and poultry welfare: a review[J]. Worlds Poultry Science Journal, 2000, 56(3): 235-245.
[13] 孙永波, 邢焕, 栾素军, 等. 氨气对肉鸡健康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11): 3870-3876.
[14] Hlomo Y. Ammonia affects performance and thermoregulation of male broiler chickens[J]. Animal Research, 2004, 53(4): 289-293.
[15] Moore P A, Daniel T C, Edwards D R. Reducing phosphorus runoff and improving poultry production with alum[J]. Poultry Science, 1999, 78(5): 692-698.
[16] 问鑫. 不同平养方式对鸡舍环境和肉鸡福利的影响[D]. 长沙: 湖南农业大学, 2015.
[17] 王进圣, 吴晓萍, 姜永彬. 鸡舍环境控制系统研究[J]. 中国家禽, 2013, 35(10): 2-5.
[18] 姜兆俊. 肉鸡饲养中的温度与通风[J]. 中国动物保健, 2015, 17(1):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