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创”实验室助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2019-10-08蒋伟中
蒋伟中
以“双创”实验室助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蒋伟中
(常州大学 学生处,江苏 常州 213164)
高校“双创”实验室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与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的重要途径与载体。界定了“双创”实验室的本土化定义与功能化结构,分析了“双创”实验室在协同创新创业、产教融合、资源支持方面的育人机制与原理,并且以常州大学的实践探索为基础,从构建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以专业深度融合为基础、以内生动力建设为依托等方面,提出了“双创”实验室的建设策略。
创新创业实验室;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业是驱动发展的重要潜能。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为高等学校的话语聚焦、办学引领与特色打造。围绕创新创业的载体与平台,各高校增加投入、扩大建设、强化功能,从追求“高大上”的创业园区、创业学院、创客空间转化为建构“小而精”的创新创业(“双创”)实验室,聚焦青年学生的创业需求与创业实践,坚持协同推进与全员支持,深化产教融合与资源聚合,从而助推学术成果转化、促进创业项目落地。
1 高校“双创”实验室的时代内涵
作为世界高校“双创”实验室的典范,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纽约大学ITP项目、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弗吉尼亚大学创新实验室等西方高校的创新活力持续不断、创业成果层出不穷,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运行机制、协作模式与输出路径。西方高校的创新创业范式,虽然为国内高校“双创”实验室建设提供了模板与参照,但是,中国情境、区域差异、院校特色理应成为本土“双创”教育的优势变量与增量。
1.1 “双创”实验室的本土化定义
根据《2016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蓝皮书》的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高校年投入用于创新创业教育建设的资金在百万元以上,超过70%的高校建有创业孵化器和实验室。如北京大学的极客实验室、清华大学的x-lab、上海交通大学的全球创新创业实验室、浙江大学的e-WORKS创业实验室,集合“创意、创新、创业”三位一体功能,融合“从创意、创新到创办新企业”的主要过程和关键要素,为不同学科、不同需求、不同背景的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有效平台与广泛资源。因此,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大背景下,“双创”实验室既要区别于一般教学科研实验室的功能叠加,也要区分于传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重复建设,尤其要避免“把虚拟创业变成大学里的一项固定课程”的现象[1]。高校“双创”实验室的核心要义,在于给青年学生提供一个可视化、可操作、可实现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具体而言,首先是创新创业的教育平台,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其次是创新创业的模拟平台。注重创业过程阶段的仿真模拟与实战演练,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与创业技能;最后是创新创业的展示平台,注重创业成长服务与资源的供给,提供商业模式和社会价值的实现路径。
1.2 “双创”实验室的功能化结构
“双创”实验室作为创新创业的教育平台、模拟平台与展示平台,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学校的各类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与人力资源,不断强化配套一系列的支持服务与功能保障,有效组织人才、技术、资本、政策等各种要素,形成资源共享化、合作开放化、运行专业化与功能集聚化的“双创”平台[2]。“双创”实验室除了在空间、设施、经费等方面优先安排,更要依据其功能进行模块化设计与专门化运行。
(1)“创新创业教育”模块,既要开展常态化、通识性的创新创业课程与教学,更要鼓励教师结合科研项目、工程实践与科技竞赛,开设类型丰富、知识多样的创新创业指导课与选修课,培养学生敢为人先的创新创业精神。
(2)“创新创业仿真”模块,主要提供创业模拟、创业辅导、创业诊断等体验式的能力培养与指导服务,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各种类型的创新创业大赛,强化学生在战略决策能力、市场开拓能力、财务管理能力、法务处理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与养成。
(3)“创新创业实践”模块,通过项目发布、种子孵化等活动,实现创业意愿师生、创业校友、创业导师、风险投资等的有效聚集,将奇思妙想、创新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业活动。
2 高校“双创”实验室的育人协同
利用“双创”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需要循序渐进、多方协同与长效管理,既要准确把握教书育人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创业意识,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与塑造未来的实践能力;也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与持续支持,将创新创业实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推进高校综合改革,学科交叉改革、校企合作改革、人才评价改革等,这些改革要覆盖到创新创业建设的方方面面[3],更要推进高校与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汇聚全社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形成全社会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生态系统。
2.1 协同创新创业,用创新文化“塑”
高校“双创”实验室作为知识创新与学科创业共同体,其核心功能以创新驱动创业,以创业反哺创新,要将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学生创新创业优势,将学术生产能力转化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积极营造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文化氛围,让创新创业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双创”实验室致力于实现学生的创新创业,打造高质量、高增长的创业成果,例如发挥学校某些学科领域的科研优势与特色,带动和支撑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实验室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向参与学生授权在3~5年内无偿使用科技成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创业实践,助推师生自主或联合企业协同实现产业化。“双创”实验室致力于通过专业教育与学术创新,创业教育与知识生产的一体化实践,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互通,将创新创业贯通课内课外,植根育人全过程[4],比如,构建第二课堂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体验体系与实践体系,开设“聚焦行业创新、紧扣科技创业”的通识教育课程,建立学生创业团队与科研项目对接、竞赛专项训练、创业竞赛体验的互动联系[5],形成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与科研项目相结合、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导向。
2.2 协同产教融合,用创新模式“育”
高校“双创”实验室进一步形成了“强化校企合作、突出成果转化、创新协同育人”的创新创业工作特色,将创新创业教育切实有效地提升到“应对产业变革与技术革命,主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度。“双创”实验室进一步强化了高校“接地气”办学意识,集中培育顺应地方战略及新兴产业发展的科研项目、创业项目,有效吸引政府的政策促进与资本扶持,借助地方政府资源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成效。“双创”实验室进一步满足了行业创新与企业需求,可以打造成产教融合、校企共建的、集学生培养、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于一体的合作平台,以“技术股份”为连接点构筑起学校与企业的“命运共同体”[6],一方面,以共同需求为导向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建设标准,共同开展科学项目研究,共同参与创业项目实践,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另一方面,产教融合有利于实现创新创业的基础化与综合化、实践化与应用化、个性化与体验化,使知识教育与技能训练并重,通过“真刀真枪”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激发学生动手创造、成果转化、干事创业的兴趣动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企业家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2.3 协同资源支持,用创新平台“促”
高校“双创”实验室作为创新创业的工作机构与服务载体,有利于充分利用学校的科研资源、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等各类教育资源,高效配置资源,激发内在活力,支撑创新创业。“双创”实验室需要正确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发展深度融合所衍生的“学科重构”,不断推动高校学科之间、学科内部之间的跨界交融与协同并进,打破学科壁垒、重设专业边界与整合课程体系也将促进创新创业知识的产生与分享,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专业的教育培养与实践合作。“双创”实验室不是名词意义上的复数集合,需要树立“创新创业实验室集群”的“大实验室”理念,在各类教学科研实验室、各类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各类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基础上,打造创新创业实验室[7],建立健全“四年不间断”的“双创”实验室培养模式,形成本科一、二年级以跨专业交叉培养为依托,以多学科教师团队为指导,高年级学生以科研项目转化为驱动的创新创业实践模式。“双创”实验室要注重引入社会资源开展创新创业,为地方实施创新驱动、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学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中转对接和融合服务,尤其是要构建灵活多样、产教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尽早接触创新创业所应具有的重要意义的机会与体验。
3 高校“双创”实验室的实践探索
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厚植创新创业沃土,传承创新创业基因,成功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目前建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平台,学校在现有众创空间平台、校内实践平台、校外实践平台、创新创业训练平台的基础上,打造了常州大学“双创”实验室,构建了以“为了每一个体的充分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见图1)。
图1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3.1 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全面打造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专门课程群,逐步建立了创新创业通识类课程、跨专业创业类课程、新生研讨课、学科前沿课程、教学创新工程课程以及创新性实验、综合训练类课程等7大类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其中创新创业通识类基础课程31门、跨专业创业类课程共20门,面向全校开放,新生研讨课和学科前沿课程共计100余门涵盖所有专业,校级本科课程教学创新工程项目立项63个,要求全校58个专业每个专业至少开设1项创新性实验或综合训练项目。同时,学校积极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合作,拓宽创新创业教育渠道,深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平均每个专业至少与5家企业以上在学生实习、企业课程嵌入、企业创新创业导师、共享共建实验室、专业社会实践等方面有实质性合作。
3.2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学校构建了以“学科基础实验、专业核心技能、工程综合训练、创新创业能力”4大模块为基础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全程跟进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培养。校内所有科技创新资源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开放,基本实现了不同中心、学院和专业教学资源的互通和共享。学校还建成校、院二级创新创业实验室,采用“创新创业基金+创新创业项目+创新创业实验室”的工作模式,实现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跟进培育和协同创新。学校出台“常州大学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奖励办法”“常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管理办法”等文件,鼓励学生创新实践。同时实施精准帮创,以“挑战杯”“创新春”“互联网+”等竞赛为龙头,设立专项扶持和奖励基金,支持学生开展创新活动,每年开展学术活动节等数10项活动,激发不同层次、各具特长学生的创新创业原动力。
3.3 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
学校设有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同时聘请了校友、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风险投资者和专家学者担任兼职创新创业导师。通过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合作开展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指导师生创新创业团队,开设专题讲座或研讨课,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载体和精准帮扶。学校通过岗前培训、教学研修、教师沙龙、专题培训等多渠道提升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建立了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学校将教师指导创新创业活动纳入教学评价体系,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明确给予教学工作量补贴,竞赛获奖与其职称评审、岗位评聘直接挂钩、政策倾斜。对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4 高校“双创”实验室的建设策略
创新创业正成为高等教育新的竞争性领域,不仅应当成为大学办学理念导向,而且应当深度融入人才培养体系[8]。高校“双创”实验室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与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的重要途径与载体,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总体方案,贯穿课堂教学、课外实践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形成“意识培育—实践激发—能力提升—成果转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圈[9],促进大学生想创业、能创业、创成业。
4.1 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聚绘“双创”实验室发展愿景
“双创”实验室应探索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内容融入专业教学主渠道;以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探索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形成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强化创业就业能力的人才培养结构”[10],将社会优质资源转化为学校育人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重视基于能力的教育(CBE)和基于成果的教育(OBE)的教学模式探索,创设相应的虚拟学习、混合教学、师生互动等智慧学习环境,并且通过建立不同类型的课程模块来设计核心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知识结构的关联整合与交叉嵌入。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改革实验实践教学,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创业计划和创业模拟活动。
4.2 以专业深度融合为基础,聚焦“双创”实验室内涵建设
“双创”实验室应探索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专业系列课程,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体系,在专业教育基础上,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并通过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积极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创设、改造典型课程,建立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核心课程,由产业导师独立讲授或部分课程内容。应把创新创业训练作为课程开设项目,同时组织建设与创新教育有关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等课程,以及与创业教育有关的项目管理、企业管理,风险投资等课程。同时,“双创”实验室要统筹协调管理,加强开放共享,建立教务处、学工处、校团委、产业处、创新创业学院等部门的齐抓共管机制,以全校“一盘棋”的工作思路串联、整合现有的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工程实践中心、创新创业训练平台等;通过“再造高校实验室服务学生创新创业”[11],在时间与空间上充分提高科研设施与仪器设备对创新创业的有效支撑。
4.3 以内生动力建设为依托,聚力“双创”实验室协同育人
“双创”实验室要做好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指导与精准帮扶,助推学生能创业、创成业,在经费投入方面,建立学校、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支持的创新创业基金资助体系;在项目指导方面,对在校生创业项目从研究培育、申报立项、后期孵化等环节进行分阶段、全程化跟踪反馈[12];在师资队伍方面,整合业界、校友、政府优质资源,组建包括优秀教师、企业家、风险投资人、创业成功者等在内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双创”实验室应探索通过学院自主设置、学校遴选设置,激发专业教师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情,鼓励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融入学科前沿、专业动态、产业动向、实际案例等方面的内容,引导教师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深度融合。同时,以“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大学生创新创业顶级赛事为抓手,以赛促创、赛教结合,聘请一批国内知名的投资界、产业界、金融界专家来指导师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助力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5 结语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双创”实验室既推动了一般教学科研实验室的功能再造,又优化了传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资源配置,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与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的重要途径与载体。我校“双创”实验室,以众创空间平台、校内实践平台、校外实践平台、创新创业训练平台为基础,进一步健全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提升了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促进了学生想创业、能创业、创成业的预计目标。
[1] 何年.从创业实验室到标准化课程[J].教育,2013(8): 33–34.
[2] 郎振红.激发双创活力的创新创业实验室建设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 35(11): 157–163.
[3] 陈衍,李阳,柳玖玲.产教融合推动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发展与改革设计[J].中国高等教育,2018(增刊3): 38–40.
[4] 严毛新,徐蕾.高校创业文化的内涵、价值及培育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9(3): 61–65.
[5] 黄利利,唐俊峰,张海生.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松江大学城实验室资源共享模式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 35(11): 245–248.
[6] 马连湘.基于政产学研融合的高校创业生态体系构建及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1): 27–31.
[7] 蔺伟.高校创新创业实验室建设路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 34(2): 238–241.
[8] 樊平军.创新创业导向的高校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研究:以弗吉尼亚大学创新实验室孵化器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2): 125–128.
[9] 牟静.“四元”定位法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中的运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 31(7): 176–179.
[10] 新华社.刘延东在鄂调研时强调深化双创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EB/OL]. (2016-10-16).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 2016-10/16/c_129324005.htm.
[11] 邓文婷.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功效再造[J].高教探索,2016(1): 95–98.
[12] 周屹峰.高校创新创业实验室协同建设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 35(3): 25–28.
Promoting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with “Double-innovation” laboratory
JIANG Weizhong
(Students Affairs Office, Changzhou University, Changzhou 213164, China)
The“Double-innovation” laborator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n important path and carrier for deepening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reform, transforming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strengthen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This paper defines the localization definition and functional structure of the “Double-innovation” laboratory and analyses the educational mechanism and principle of the “Double-innovation” laboratory i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and resource support. Based on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Changzhou University,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Double-innovation” laboratory is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oriented construction, professional deep integration as the base, endogenous power construction, etc.
“Double-innovation” laborator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
10.16791/j.cnki.sjg.2019.07.005
G642.0
A
1002-4956(2019)07-0015-05
2019-03-06
蒋伟中(1981—)男,江苏宜兴,学士,讲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E-mail: 4631221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