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管背景下创新税务硕士实践教学:困境与路径选择
2019-10-08王彤阳
邹 蓉,王彤阳
(安徽财经大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1 税务硕士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税务硕士的培养目标。税务硕士的培养定位是运用型、复合型的应用人才,与其他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科研能力定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培养成功的税务硕士研究生不可或缺的条件是:实践教学途径具有可操作性;实践教学体系要完善;实践教学的基础设施要健全;实践教学内容要充实可操作;实践教学方式要有特色;实践教学资源要充足并配置以积极的实践教学态度,进行严格的实践教学考核,定期实践教学评估等,是税务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中的重中之重。
(2)税务硕士的培养模式。税务硕士的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综合采用校外实践、模拟训练、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等,注重养成研究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将其转化为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经验。实践教学要求紧跟经济的发展,时刻满足行业提质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这也决定了税务硕士的实践教学具有无可替代和优先的特性。
(3)税务硕士的专业特色。国家启动税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初衷是是培养全面化、专业化的税务人才,以适应税收行业发展的需要。税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税务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税务人才培育模式不断创新,是税务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宗旨。由于知识的积累具有承接性,税务硕士的培养过程与其后续职业发展的联系越紧密,研究生越能提前获取更多的技能与经验,走出校门、踏入社会之后,越能快速地适应工作,实践教学扮演的角色之重要不言而喻。
2 税务硕士实践教学的困境
2.1 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一直以来,我国税务硕士的学位教学中延续着“重理论轻实践”的观点,最终导致税务硕士的教育脱离工作实际和就业需要。大部分高校税务硕士培养方案中设置的实践课程的比重普遍较低,并且实践教学是围绕理论教学展开,且没有配套的实践教学计划,导致本就不多的实践课程形同虚设。实践教学内容结构、难度均不合理,没有经过充分的检验,且相互独立相互脱离,缺乏整体性和全面性,对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作用有限,无法达到预期目的。[1]
2.2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欠缺
不少实践教学教师对实践教学的意义以及方式方法等缺少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按照传统的教科书式开展实践教学,更有教师对实践教学带有抵触心理。实践教学理念的落后,直接导致实践指导教师敷衍对待教学行为甚至不愿意担任实践教师,最终对税务硕士研究生实践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造成负面的影响。
尽管近年来各种竞赛活动和创新训练项目有所增加,但真正适合税务硕士研究生的数量有限,参加人数所占比例也较小,实践教学总体呈低水平运行状态。
2.3 “双导师制”落实不到位
教育部要求税务硕士的培养应当是:校外导师为辅,校内导师为主,由校内、校外导师共同参与研究生培养过程,从不同角度指导教学。然而税务硕士的“双导师制”却未能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有效的落实:在实践教学内容方面缺乏基本合理的分工,实践教学不成体系,无助于税务硕士研究生提高实践能力;校外导师对税务硕士研究生论文写作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使得税务硕士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差异性难以得到体现;校外导师不能较好地协同配合进行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割裂现象十分严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校外导师缺位于税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2.4 实践教学平台的运行效率需提高
(1)校内实训室:部分高校投入实践教学设备的力度不足,校内实训室软件和硬件条件都很落后,实践环境较为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除此之外,如果仅通过校内实训室完成税务硕士的实践教学,其效果存疑。
(2)研究生自行进行校外实践:部分院校实习基地不够稳定,主要靠税务硕士研究生自行进行校外实习,造成部分研究生投机、托关系得到实习证明,实际并没有获得相关实践经验。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企事业单位不愿意接收实习生,或者仅仅把实习生作为廉价的劳动力,专业化程度较低并且实习不能深入,与税务硕士实践教学的要求相差甚远,实践教师对这种分散式的实习也不能很好地进行管理和指导[2]。
(3)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基于自身的利益出发,对实践教学的目标存在着分歧。在分歧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许多企业更多地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在研究生实习期间,只安排其进行一些参观访问活动,很难有机会了解涉税事项的处理。面向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高校每年都会输送大量的研究生,但大多数的税务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并不愿意留在实习单位工作。如果不能有效发挥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的互惠机制,会逐渐递减合作效应,最终陷入恶性循环,导致施教过程与预定实习目标不能实现。除此之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基于企事业单位日常涉税工作处理,不能较好地契合税务硕士的教学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3]
3 创新税务硕士实践教学具体路径
3.1 依据培养目标动态调整实践教学内容
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税务硕士的特点,在充分协调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制定合适的税务硕士实践教学培养目标,这既指总体目标也指阶段目标。税务硕士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税务硕士实践能力、职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提高税务硕士的就业能力和发展潜力。为保证实现税务硕士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应将总体目标在实践教学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侧重点的展开,并使彼此之间保持互相衔接,为税务硕士实践教学服务。[4]
税务硕士的实践教学内容应当紧密联系实际,以提升实践技能为主要突破口,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动态调整实践教学的内容。首先可以考虑梳理现有的、分散于各课程的、不成体系的实践教学内容,遵循实践教学的规律,按照基础知识、基本实践、创新实践等特点,由浅入深,整合成独立的的实践教学课程。同时还可以定期聘请优秀税务行业从业人员、税务专家等进校开辟“第二课堂”,承担税务硕士部分实践教学并开设讲座等活动,以强化税务硕士实践教学。
3.2 加强税务硕士实践教学师资建设
(1)强化校外导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针对税务硕士培养所特有的校外导师制度,在税务硕士实践教学中扮演不可取代的重要角色。但税务硕士的“双导师”制度却没有得到全面的实现,部分实现的高校也形同虚设。教育部要求校外导师要多环节参与、指导研究生,但是受各种客观条件影响,绝大多数校外导师的作用受到限制,究其原因,对于校外导师的考核并未涉及其所承担的实践教学环节,仍停留于准入阶段。因此,各高校一方面要与相关企业、事务所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不断扩大校外导师库;另一方面要对校外导师库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引入“末位淘汰制”,督促校外导师强化实践技能,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调动校外导师指导税务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2)采用多种形式综合培养校内税务硕士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团队。校内导师一般都具有扎实的税务理论知识储备和良好的税务研究指导能力,实践指导能力还有待提升,因此可以鼓励教师通过调研、实习等方式深入了解税务实践部门,使其具备“双师”素质;同时通过提高教研立项经费、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津贴和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打出“组合拳”,在教学研究成果、教学质量和工作量等方面,对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的教师给予奖励,以激励税务硕士教师重视实践教学;鼓励学术带头人、高水平教师从事税务硕士实践教学,从而使税务硕士实践教学质量得以全面提升。
3.3 建立稳定可靠的实践教学基地
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完善的实践教学设施,是税务硕士实践教学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外部因素,尤其是建立稳定可靠的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培养学生主观的实践意识,实践意识不仅可在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更能通过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激发。
首先,完善校内实验室基础设施配置。与我国税收相关政策以及会计制度的发展相适应,及时对实验室的硬件、软件进行更新维护,保证充足的实践经费投入,建立完善行之有效的实验室管理体制。
其次,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校与企事业单位、事务所之间的合作是税务硕士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条件。高校应在用人单位和研究生之间起到沟通的桥梁的作用,一方面为用人单位输送新鲜血液,输出高素质的税务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为税务硕士研究生创造更好更安全的实践教学环境,但应注意要与合作企业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其内容包括企业和高校各自的权利与义务,研究生实习期间的待遇及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等,使税务硕士研究生的利益和人身安全得到有效地保障。[5]
最后,考虑借助政府层面的帮助来保持良好有效的沟通,充分加强校企合作,在税务硕士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上达成共识,充分明确学校和企业在培养过程中各自的角色和地位,探索建立协同配合、互惠共赢的长效激励机制,推动我国税务专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和税务硕士实践教学的质量升级。政府也应通过加大表彰力度、实施优惠税收政策等手段多管齐下,吸引更多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主动对高校税务硕士实践教学工作的展开提供帮助,全面调动企业在税务硕士实践教学以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的积极性。
3.4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新教学模式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相继出现的情况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运用于税务硕士实践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督促学生利用网络展开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进而促使税务硕士实践能力的提高。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图1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1)充分利用名校名师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传统的税务硕士实践教学依靠本校的师资力量和课程资源,跨校共享课程资源是信息技术时代高校课程建设的必然方向。将名校名师的优质课程引入税务硕士课堂教学之中,运用信息技术将课程形式再造,使得灌输+课堂+教材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得以改变,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税务硕士课程的形式更加立体,具有交互性、智能化、可视化、媒体化,课程内容更加生动、直观和丰富,极大提高税务硕士的实践能力。
(2)优化实践教学流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之处在于,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不受时空所限制的整个实践教学,能够实现线上线下实践教学的无缝衔接,根据学习进度,不断整合内化实践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综合、开放、灵活。税务硕士实践教学流程由教学主体、教学客体、教学活动等要素构成,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高参与性、高开放性和高灵活性的特点,包括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通过分享讨论、情景问答形式,在教师的协助下解决学生课前疑问;第二环节是知识内化的过程。主要通过教师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学习从而实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为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对重点难点采用交流指导、问题研讨、合作探究进行训练。经过研讨、分享、归纳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意义构建和社会化探究。最后环节是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这个过程是通过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并结合线上平台的教学评价来完成。
(3)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估机制。在税务硕士实践教学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为确保获取高效性、稳定性的实践教学质量,需建立实践教学评估机制,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①实践教学过程评估。通过线上平台采集学生的实践活动信息,对税务硕士的实践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考评,包括平时、阶段和期末三个方面,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实践课程进度展开学习计划。②教学要素评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需要把税务硕士的教学活动分为理论教学、创新创造、社会实践等多个教学要素,为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需要进行多要素综合评估,并不断提升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③总体评估。以测验或其他考核方式,针对税务硕士总体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传统教学模式对阶段性学习成效检验和反馈选取的是总结性评估结果,并作为税务硕士的实践教学最终学习成绩。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税务硕士教学活动综合评价,是采取总结性评估结果与其他评估方式相结合,从而取得综合、详细全面的评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