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漳河四干渠关于水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2019-10-08王永兵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9年9期
关键词:漳河荆门市干渠

王永兵 张 莉

(1.湖北省漳河工程管理局,湖北 荆门 448000;2.湖北省漳河工程管理局四干渠管理处,湖北 荆门 448000)

水生态环境建设是促进人水和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利工程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处理好防洪防涝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在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综合效益的同时,也助力提升了城市生态发展品位。

1 漳河四干渠工程概况

漳河四干渠是漳河灌区的主要干渠之一,渠道全长174.05km,设计灌溉面积40万亩。灌区南起掇刀开发区,北至钟祥市胡集镇,东到钟祥市的冷水、石牌两镇,承担着工程管理、水旱灾害防御、工农业供水、生态供水等工作任务。其中有13.50km长的渠道穿越荆门市城区而过,该段渠道不仅是四干渠重要的输水过流咽喉渠段,也是荆门市自来水公司一水厂、漳河高店水厂及沿渠企事业单位的直接取水源,并为荆门华能热电厂提供生产水源。作为荆门市不可多得的水域环境,漳河四干渠尤其是城区渠道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而具有特殊的生态地位。盘山走渠、建筑物众多、工程艰险复杂是四干渠的总特征。建成通水50余年来,漳河四干渠累计为灌区群众提供生产、生活水源逾25亿m3。

2 漳河四干渠水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问题

2.1 水利工程老化严重

四干渠建成于20世纪60年代,大部分渠道“三度(高度、宽度、坡度)”未达标,半挖半填和填方渠道所占比重较大。受填筑质量和土料影响,渠道普遍存在散浸,有的还存在明漏现象。运行至今,建筑物老化严重,管理设施不健全,加之淤塞严重输水不畅,导致了水资源浪费、水生态退化等问题。

2.2 水生态管理难度大

四干渠系开放式明渠,尤其是城区渠道两岸企事业单位及住户密集,沿渠乱扔、乱倒、乱建、乱种、乱排等现象,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水利部门由于职能受限管理难度加大。

2.3 治水主要矛盾变化

就灌区群众而言,对水利工程需求由过去的主要集中在防洪、饮水及灌溉,转变为现阶段对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迫切需求。

3 实践与探索

3.1 打造滨水生态景观

3.1.1 多方位补工程短板

近年来,秉承“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通过年度维修计划、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及专项整治项目等,对渠道进行整治加固。工程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水体水质及工程生态得到有效恢复,如:对城区渠道进行全线疏挖和衬砌、5期渠道封盖工程、象鼻冲水库整治加固、各管理段的标准示范段面建设等。目前正在实施的四干渠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项目,将整治渠道近50.00km。该项目借鉴以往生态建设经验,实行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水质,林草植被建设也将大大改善环境质量,渠道工程生态保护体系日益得到完善。

3.1.2 共创共建美化渠道

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及沿渠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对渠道工程尤其是城区渠道进行多方位综合治理。继对城区渠道渠堤实施硬化、绿化和亮化工程后,政府部门又将四干渠渠堤路面纳入城市道路统筹管理,实施日常保洁和维护。对四干渠城区结瓜水库、虎牙关水库进行生态整治改造,历时一年多被修建为集市民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并被命名为天鹅湖水上公园,该水库被荆门市申报纳入“湖北省湖泊名录”保护范围。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四干渠主干、东干多处子陵石膏矿采空区塌陷渠道得到整治加固,保障了渠道安全、顺畅运行。

3.1.3 助力灌区生态建设

多方联合治理使四干渠水利工程在水旱灾害防治能力全面提升、运行效率不断提高的同时,也有效改善了灌区的生态及水域环境。城区渠道被建设成为荆门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间以虎牙关水库(见图1)、团结街水库,香格里拉、西山林语、华能前池等渠段风景尤具特色,沿渠路平水净,护栏蜿蜒,曲径通幽处亭台楼榭,游人阵阵。城区以下整治后的渠段堤平路畅,绿草茵茵,处处风景如画,见图2。

图1 虎牙关水库实景

图2 整治后的标准示范渠道

3.2 强化工程生态监管

3.2.1 创新生态管理模式

实行千分制考核制,通过规范标准、分级考评、定期考核、集中评比等,将水生态环境管理纳入日常工程考核重要内容。对重点开展城区渠道管理的龙泉段及水政监察大队,通过工效挂钩、责任段面管理、不定期检查等,加大考核力度。探索管养分离,以渠道养护社会化购买服务助力搞好日常工程管理。争取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支持,率先对地理位置优越的城区渠道进行了划界确权。

3.2.2 依法管水维护权益

通过公益宣传进校园、送法到田间地头、面对面宣讲、设立宣传牌等,广泛宣传水法规,增强市民环保意识。依法管水,坚持每日巡查制,对沿渠违种、违建、乱扔、乱排等行为及时制止和处理。加强涉渠建设项目监管,严格审批程序,搞好施工现场管理,既支持地方建设又确保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安全。

3.2.3 “绿满四干”多措并举

本着生态渠、经济渠、景观渠“三渠共建”的理念制定了《“绿满四干”行动实施方案》,计划用3年时间,对具备绿化条件的渠道两岸、渠堤进行绿化和美化,对团结街水库、象鼻冲水库进行绿化,并以“花园式管理段”为标准实施段进行建设。苏畈渡槽出口渠段经矩形槽建设整治后,渠道堤身单薄、散浸点多、污水入渠严重等隐患得到彻底改善,今年又投资40余万元绿化美化闲置土地10000多m2,使该段渠道因违章种植造成的水土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紧抓城市发展机遇,协调争取沿渠企事业单位及各级政府对四干渠渠道绿化工作的支持,如荆门市交投集团在东外环建设中对东干渠两处渠段实施绿化达6400m2,在“建设美丽乡村”活动中灌区政府对四干渠北干29+000渠段进行了绿化。4个管理段经整体规划和综合整治后,实现了“一段一景”,为标准段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3.3 防治结合改善城市水域环境

3.3.1 安全供水保障质量

对城区渠道水面实行日循环式垃圾清理打捞,掇刀进口闸常年保持0.5m3/s以上的长流水向城区渠道补水。通过龙泉闸、苏畈闸进行拦污截污,并在两闸前增设自动清污机,配合日常人工打捞,保持水体清洁。在虎牙关水库修建翻板闸抬高水位保证水库常态用水充足。争取专项资金对城区渠道进行全线清淤,建成运行后一直未进行清淤的主干双泉渔场渠段及掇刀封盖工程两处倒虹吸工程整治成效尤为明显。采用多功能生态挖泥船对城区渠道杂草、淤泥、杂物等进行全面清理。结合城区渠道整治对主干原有的渠下埋设输水管道进行改造,既消除了安全隐患又改善了水质。

3.3.2 防洪排涝利用并重

根据国家规范标准,四干渠的防洪能力应达到20~30年一遇洪水标准。在洪水调节计算时原设计只考虑空渠迎洪,渠道调蓄水作用不大,加之渠道常年蓄水运行,原建团结街泄洪闸因城市规划被废弃,仅苏畈泄洪闸承担4.3km2的山洪排泄任务,渠道防洪容积减少。为提高城区防洪标准,在龙泉渡槽进口修建了龙泉泄洪闸并多次进行改造和完善。为满足城市供水之需,在华能热电取水处修建蓄水池及杨家冲泄洪闸、田家冲节制闸,既保障了华能热电日常取水,又可在暴雨洪水来临时及时宣泄存蓄的多余水量。

3.3.3 生态补水修复环境

充分考虑漳河水库调度原则,即局部服从整体、兴利服从防洪、电调服从水调,协调农业灌溉、城市供水、生态供水的关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积极为荆门市生态供水争取水源。目前四干渠生态用水补水点共有5处,即:杨树岗闸、龙泉泄洪闸、苏畈泄洪闸、田家冲节制闸及杨家冲泄洪闸,主要为荆门市竹皮河、掇刀区排污较多的企业下游、子陵铺镇王家湾村等提供冲污水源,既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修复了荆门市水域环境,又增强了城区渠道防洪能力。

3.4 积极推行河(湖)长制

自河(湖)长制全面推行以来,对漳河四干渠的治水合力逐步形成,一方面四干渠履行水管部门职责,对渠道工程建档立卡,针对工程管理、水源保护、续建配套工程、划界确权等工作存在的问题,列出河(湖)长制任务清单并积极参与问题整改;另一方面各级河长通过巡河、联席会议、现场调研、统筹协调解决问题等,组织领导四干渠渠道工程的管理与保护,主要包括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通过河长制管理体制,制定了渠道管理和保护规划、入渠排污口截污治理实施方案;对渠道水环境改善制度、水生态修复制度、水污染防治制度进行了完善,要求渠道水源各项指标达到控制标准;通过QQ、微信工作群推进“互联网+河长制”模式,整合水利、环保、住建、国土部门等信息资源,提升工作效率,合力抓好渠道清淤除障、整治城区渠道摆摊设点和乱停乱靠堵塞防汛通道、水域保洁等工作,组织对侵占渠道、超标污染、电毒炸鱼等突出问题进行清理整治。

四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使得四干渠的管理与保护从过去水管部门因职能受限“管不住”向“管得好”转变。一些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如子陵渡槽车辆通行造成的安全隐患、城区渠道众多的污水直排入渠及水体污染问题、屡禁不绝的违章种植清理、侵占渠道工程管理及保护范围等问题,通过河长制工作体系得到了有效推进。

4 结 语

加强水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打攻坚战,又要打持久战。打造“水清、渠畅、岸美”生态四干渠,还需建立促进人水和谐的长效机制,把强监管落实在日常工作之中,使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真正成为刚性约束,从而实现水问题的标本兼治。

猜你喜欢

漳河荆门市干渠
漳河轶事
漳河三棱镜
漳河有一水库群
寂静的漳河
浅谈景电干渠梯形土渠改造措施及质量控制
荆门市恒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南干渠儿童活动空间
湖北省荆门市检察院依法对刘明刚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巧用门金穴治疗急性盆腔炎
如何开展新闻踏访——“三千里干渠探访”报道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