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喘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2019-10-08赵鑫
赵 鑫
(大连市中医医院药剂科,辽宁 大连 116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呼吸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认为该病是因为有毒气体、颗粒等原因导致肺泡和(或)肺泡受损,产生一种持续性的气流受限,临床表现以喘息、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急性加重期是慢阻肺进行性发展的关键原因之一,这一过程通常需要治疗并且数周才能恢复,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认为急性加重期的发生主要与呼吸道感染、环境因素、不规范治疗有关[1]。目前西药治疗慢阻肺加重期尚缺乏安全、毒副作用小的特效药,主要应用抗生素、激素、支气管扩张药物治疗,效果不令人满意。中医学尚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从“咳嗽”“喘病”“肺胀”范畴辨证论治。《黄帝内经》:“肺胀者,虚满而喘咳”“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完善总结将病机概括为,该病是由于痰浊、水气、血瘀等病理因素,影响肺气,肺系疾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肺失宣发肃降,发为肺胀;痰饮内停,脾失健运,病及脾脏;肺病久则子病及母,伤及肾脏,金水不得相生,累及肾脏;命门火衰,无以温阳心阳,久则伤及心脉,可见该病早期为肺气损伤,晚期损伤脾心肾三脏。定喘汤首见于《摄生众妙方》,后世多讲本方应用于风寒袭表兼痰热内蕴之证。我院应用该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可以加快疾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将临床成果及组方分析报答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病房及门诊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50例,通过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47~71岁,平均年龄60.8岁。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61.1岁。对2组患者的基本情况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年龄、性别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纳入试验研究。
1.2 纳入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4年修订版)》[2]中的诊断标准:具有吸烟、粉尘、燃料接触史或者职业环境暴露出现慢性咳嗽、咳痰、喘息症状;肺功能检查提示气流不完全可逆;急性发作期诊断:患者呼吸道症状突然加重,病情出现恶化,超出变异范围,需要应用药物治疗。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3]中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中医辨证属于痰热壅肺型:咳嗽、气短、痰量多呈白色或者黄色、发热、口渴喜冷饮、大便干、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象滑数。
1.3 排除标准 (1) 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2)恶性肿瘤患者;(3) 不同意参加临床试验的患者;(4)慢性咳嗽由于结核、真菌、过敏原性等因素引起的患者;(5)精神类疾病的患者;(6)药物过敏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低流量吸氧、口服氨溴索口服液、常规头孢地嗪抗感染治疗,予以痰培养,并根据结果更换抗生素、对症支持治疗等常规治疗。对照组联合穴位贴敷,应用我院自制咳喘膏(白芥子30 g,甘遂10 g,杏仁10 g,延胡索10 g,细辛5 g,洋金花10 g,干姜5 g,樟脑5 g等),贴于双肺俞、双膈俞穴、双心俞、天突、膻中。隔日1次,每次6 h,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及耐受程度。。试验组口服定喘汤(白果10 g,麻黄10 g,紫苏子6 g,款冬花9 g,杏仁10 g,桑白皮9 g,黄芩6 g,法半夏9 g,甘草6 g),常规水煎,150 mL,日2次,早晚分服,14 d为1个疗程,2组患者共观察2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将患者的咳嗽、喘促、胸闷、气短、口干、饮食、大便、睡眠按照症状由重、一般、轻微、无,记为3~0分,记录治疗前后证候积分。
1.6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价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中医积分比,具体方法:有效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显效:经过治疗后的症状明显改善,积分比低于30%;有效: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善,积分比善高于30%,低于70%;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症候积分比高于70%。中医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应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应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为(18.5±3.75) 分,对照组为(18.5±4.7) 分,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为(10.7±3.2) 分,对照组为(16.3±3.5) 分,治疗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比较 中医治疗有效率情况。见表1。
表1 2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比较 [例(%)]
2.3 2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FEV1/FEV1prep
表2 2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FEV1/FEV1prep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25 53.6±15.2 67.1±5.91)对照组 25 53.8±15.7 61.2±6.3
3 讨论
定喘汤最早见于《摄生众妙方》,是临床用于治疗喘急喉中痰鸣症状的方药,后世医家多将其用来治疗辨证属于风寒袭表兼痰热内蕴之证。该方中白果性平,甘苦涩,具有敛肺平喘之效,药理学研究显示,白果的乙醇提取物可以舒张气道平滑肌,抑制细菌生长。麻黄辛、苦,归肺和膀胱经,宣肺平喘,利水消肿,药理学研究显示:麻黄碱可以减轻平滑肌α和β受体,减轻气道黏膜水肿,舒张期支气管,抑制气道过敏介质释放,二药合并,收散并用,敛肺定喘而不留邪,二者共为君药[5]。法半夏、杏仁、紫苏子、款冬花燥湿化痰,降逆平喘,是为臣药,其中所含的氢氰酸可以抗气道炎症、抗过敏、对于气道的致病菌还具有一定的杀灭作用,还可以促进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分泌表面活性物质,改善肺泡功能[6]。黄芩味苦性寒,桑白皮性寒,归肺经,可以泻肺平喘,两药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明显的化痰、抗炎、镇咳之效,还可以提高气道内的一氧化碳含量,松弛气道平滑肌,从而改善患者症状,二者合用既可以清肺热,又可以肃降肺气,止咳平喘,共为佐药。甘草止咳化痰,调和诸药。诸药配合共奏宣肺平喘,解表散寒之效。中药穴位贴敷调节气机,增强正气,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强患者体质。以本文选取自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定喘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结果证实该方案安全有效,值得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