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片思维导图在绘本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19-10-07胡霞丽

校园英语·下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年段小猫小男孩

语言与思维关系密切,学习和使用语言需要借助思维,同时,学习和使用语言有能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英语阅读课堂是落实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总目标的主要阵,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英语绘本阅读课堂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品质。本文中,笔者将会从何为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与阅读教学的相互作用,小学低年段的学情情况,以及教学案例等几方面进行阐述思维导图在小学低年段的阅读教学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初期,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东尼。伯赞(Tony Buzan)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以一个中心为焦点,想四周发散的图片,体现了大脑放射性思维方式,能够将抽象的思维过程具象化,与单纯的文字文本信息不同,思维导图将图像、线条、色彩、代码等与文字结合起来,以图的形式使得信息更加容易被理解。在学习工作中,绘制思维导图不仅能够锻炼人的理解、记忆、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还可以提高效率,东尼·伯赞认为思维导图具有四个特征:

1.中央图形清晰地反映注意的焦点。

2.以中央图形为中心,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箱四周放射。

3.分支可由以一个关键的图形或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来构成,次要的内容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枝干上;

4.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

在一个思维导图中,一个节点代表一个主题,节点之间的分支弧线体现了各级主题的关系,可以是主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论点与论据的关系,中心思想与事实细节的关系等,因此,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教师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阅读课堂中,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提高其思维能力。思维导图图文结合的特点能帮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理解文本内容的框架及脉络,强化他们的学习策略,提升阅读技能。另一方面,思维导图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思维导图将每个学生的思维客观化,在它的帮助下,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或者对文本内容认知的盲点,在此基础上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更好地发挥阅读对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性。

小学低年段学生年龄在6-8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图文并茂的绘本是培养他们阅读入门的选择之一。这个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储备,让低年段的绘本阅读教学跟平时的阅读教学有所不同,它并不以获取信息为主要目的,阅读过程中阅读策略的培养也不显性和刻意,而是注重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和积极阅读体验的形成,以促进他们英语阅读素养的整体发展。我们利用图文并茂思维思维导图,帮助孩子们主动发现故事的内在联系,以便孩子们更好的理解故事,了解故事的额脉络,进而很好地理解故事甚至对故事的复述和表演也起着很好地帮助。本文将结合Have You Seen My Cat?这一教学实例,对如何用图片绘制思维导图在低年段的英语电子绘本进行阅读教学进行思考和探索。

Have You Seen My Cat? 是Eric Carle 的绘本故事,讲述一个小男孩到处去寻找丢失小猫的故事。贯穿整个故事的只有几句话:Have you seen my cat? This is not my cat! This is my cat. 阅读前,我们先用头脑风暴,复习动物的名称以及他们的声音,来跟孩子们来做一个热身活动,这几分钟非常关键,他起到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阅读等兴趣,除此以外,他还决定了课堂基调并创设了一个大语言环境的背景。

在正式进入绘本阅读前,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书本封面,了解一些基本的文本信息。学生都注意到封面上的一只猫,这时出现了一个小男孩的哭泣声,教师让学生猜测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学生猜测小男孩可能因为弄丢了小猫而哭泣时,课件上展示了一张寻猫启事,肯定了学生的猜测。这时教师问学生接下来该怎么办?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去寻找小猫!”于是教师顺势让学生预测能否找到小猫?小男孩会去哪里寻找小猫?他是怎么个找法?学生都积极发言,也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此时,教师黑板出现了一个沮丧的小男孩的图片。

阅读中通过以上的环节,学生们了解到该绘本是一本有关“小男孩寻找小猫”的故事。了解了这一大语境背景后,接下来学生对故事细节的预测都将在这个大语境下进行,这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故事,构建完整图示。这同样也符合全语言教学主张,即语言是整体的,语言学习是先整体再局部的渐进过程。“走心”的绘本阅读课总会在学生和听课教师心里激起涟漪、引起共鸣,要达到这种效果。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去阅读,以主人公的身份去体验故事,让学生成为故事的一部分,学生对阅读才会更深刻理解,而不是停留在文本表层。

教师通过播放绘本中出现的8种动物的声音,让学生进行预测:它是小男孩要找的小猫吗?然后展示动物图片发现 This is not my cat! 从而继续寻猫之旅。我们的图片思维导图在师生的共同阅读慢慢成形,开始小男孩的寻猫之旅。教师以故事中各种动物知识和各地文化背景输入来帮助学生内化故事,激发学生对各种文化的兴趣。寻猫之旅从美国出发,经过墨西哥、秘鲁、非洲、中东、波斯等地,最后又回到美国。导图先出现的是猫,寻猫的第一站:小朋友向一位戴着礼帽男士询问他的猫的去向,该男士指了指笼子里的狮子,被小男孩否定了。小男孩可能是从美国的一个动物园里出发,去寻找他的猫了。教师在黑板上用图片贴出思维导图如下:

在阅读第二幅图,小朋友向一位骑马者询问,发现是一只短尾猫(Bobcat)。此时,小朋友 在老师的帮助下,继续完成思维导图。在下面的阅读中,老师帮助小孩子完成思维导图,到最后孩子自己完成。最后呈现的导图如下:

阅读后环节设计得当,可以升华整个阅读过程。在低年段的绘本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言水平进行多种形式的输出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故事内容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Have You Seen My Cat? 阅读后环节中,除了让学生了解卡尔系列绘本的特点外,教师设计了层层递进的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选做:

任务一:口头概括故事梗要 (横线处由学生自主补充)。

今天我学习了绘本故事 Have You Seen My Cat?  它講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寻找小猫的故事。小男孩通过 Have you seen my cat?  这个句子询问别人,可是都发现不是它的小猫 This is not my cat! 可是小男孩没有放弃,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小猫This is my cat! 我觉得小男孩能坚持到底,很有恒心……

任务二:带着感情模仿朗读绘本故事。

任务三:片段表演。

任务四:创编故事。

在师生共同绘制的图片思维导图的帮助下,不同层次孩子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程度的任务进行表演,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用英语去完成任务的过程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有利于综合语言能力的提升。

小学低年段是英语阅读的入门阶段,绘本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阅读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把社会文化、思维认知和语言能力这三个目标融合。在师生共读绘本、合作建构意义的过程中,努力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整体发展,为后续英语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我们利用图片进行绘制地思维导图,有着色彩丰富,图像生动,线条丰富的特点,更能让学生喜欢,也更能吸引学生眼球,给学生带来是视觉冲击,拓宽了孩子的思维空间。孩子借助图片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组织语言,有纲可寻,有话可说,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以后的文本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胡霞丽,广东深圳福田区福华小学。

猜你喜欢

年段小猫小男孩
扶起小男孩
读后环节在小学英语高年段故事版块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低年段口语交际训练之我见
大班幼儿阅读兴趣调查与培养——以福建幼高专附属第二幼儿园大班年段为例
小男孩
年段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谁救了比丘国里的小男孩
小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