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生态文明教育中的案例教学

2019-10-07李娴

新一代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文明案例生态

李娴

摘 要:在当今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国家发展的总体布局。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殊性,作为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承担生态文明教育的责任和重担。本文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即案例教学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生态文明;案例教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在今天,习近平主席的这些金句已经耳熟能详,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决策,“建设美丽家园,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决策,也是个特别美好的“中国梦”。要实现这个“中国梦”,生态文明教育势在必行。

国家之所以做出这一系列决策,究其原因是我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在不断凸显,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暴露,破坏生存环境的同时更威胁到了我们的生命安全。地理学始终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研究地理环境、人类活动和人地关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作为地理教师的我们应该担当起生态文明教育的责任和重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态知识的兴趣,在高中生中进行有效的生态文明教育呢?

一、将案例教学引入地理课堂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积极倡导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新教材的编写采取的也是地理理论与教学案例相结合的原则,将许多基础知识以案例的形式呈现,通过案例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因此我们在日常的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也可以借鉴该形式,改变传统讲授法的知识简单呈现,设计与生态保护相关的教学案例,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案例阅读,自行收集信息和查阅资料,在合作与交流中加深对生态文明知识的理解,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和价值观的同时,养成健康的绿色行为习惯,并能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为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地理课堂中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案例教学时,我们一般遵循以下四个步骤:案例准备和发放、小组合作与讨论、班级展示和交流、教师评价与总结。即教师将准备好的教学案例提前发放到学生手中,学生阅读案例,自行收集相关信息和查阅资料,个人分析案例中的现象和问题,提出自己的答案或解决方案;在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交流,从不同角度和深度提出看法,形成最佳方案或答案;小组合作结束后,每个小组选取代表给全班展示本小组的成果,全班同学互相之间可以质疑和反驳,同时进行补充和完善;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合作过程和学习成果给予评价,对本案例的环境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指导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三、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案例的选取原则

选择恰当的、生动的教学案例是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案例教学的关键。好的案例要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能引导学生去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爱护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因此,在进行教学案例的选取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素材

教学案例应该具有时代气息,以使教学能跟上日益变化的社会,与时俱进。选取新鲜的素材,尤其是学生比较关注的区域热点问题,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多看新闻、关注社会,学会用地理的眼光分析社会现象和各种生态问题。例如,在进行“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防治”教學时,我选取了近期的“库布齐沙漠变绿洲”新闻事件进行改编教学,通过该案例,学生不仅对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有了更深的理解,更为库布齐沙漠治沙人的努力和付出而感动,为中国人走出国门去帮助更多国家治沙而感到自豪。在该案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也达到了,我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也深入学生心中,为解决更多生态问题打下了理论基础。

(二)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地理教学中我们所使用的教学案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尽可能的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件。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来选编案例进行探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身边的事件,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来分析现实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贴近生活的案例还可以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的知识是学有所用的,这样更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必修三的“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教学时,我选取选取家乡开远依靠煤炭资源和铁路交通发展的教学案例,使学生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家乡经济转型过程中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对身为开远人的幸福深以为然。

四、结语

总之,地理案例教学是高中地理课程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作为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采取案例教学等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教学方法,在地理课程中对中学生进行有效的生态文明教育,以适应中学生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教育,我们一直在路上。让我们一起尊重自然、爱护自然,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参考文献:

[1]李家清,陈实.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84.

[2]刘经纬,赵晓丹.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模式与途径研究[J].教育探索.2006(12):97-98

猜你喜欢

文明案例生态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