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2019-10-07田榴榴

新一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基础课程专业发展互联网+

田榴榴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越来越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走进课堂,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化发展也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本文通过介绍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概念,浅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其专业化发展遇到的三个瓶颈,进一步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公共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基础课程;高校老师;专业发展

“互联网+”作为21世纪的新概念、新名词,是由李克强总理于2015年首次提出。高校教育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在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直以来,高校对于专业课教师的培养力度高于公共基础课教师。而在“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公共课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趋势。

一、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被提出,随后便引起学校和教师的关注。所谓专业化发展,即专业符合相关标准并逐步获得专业地位的过程。以此类推教师专业化发展,即教师自身通过不断地学习,充实和完善自身,并不断向教学专业化道路上前进的过程。其中,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壮大师资力量,提高学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能力的必要条件。

二、“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瓶颈

(一)自我发展未能与时代发展有效结合。教师自主发展理念的建立,是其步入专业化发展的第一步。目前,公共基础课教师自我发展与“互联网+”依旧处于磨合期,教师自我发展速度和走向无法满足“互联网+”新模式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从“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来看,高校公共基础课教师对自身发展的不重视、对理论知识学习拓展的忽视以及教师对新事物、新理念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的缺乏是公共课教师对当前“互联网+”表现出不适应性的三大特征。

(二)课堂教学未与“互联网+”产生共鸣。随着“互联网+”时代影响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出现在高校课堂里。然而仍存在很大一部分公共基础课教师不愿意接受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依旧停留在基础的浅层次教学中,极大程度削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降低了教学效果。当前,英语在人们学习生活中的影响程度显而易见,英语学科学习难度大,逐渐成为学生所面临的问题。试想,如果高校教师无法适应新兴教学模式,英语学习将变得多么困难。

(三)科研能力未能体现“互联网+”精神。公共基础课教师科研能力是影响其教育科研效率的直接因素,是教育科研任务能顺利完成的基础。以高校英语教育为例,一方面其教师主体为女性教师,由于受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其教学科研精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另一方面,高校英语教师学历大多为本科,其在英语学科研究领域方面存在经验、能力不足的现象,尤其是教师对新兴“互联网+”模式的适应、接受能力有所欠缺,不能将“互联网+”精神与学科研究有机结合。

三、“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一)树立自主发展理念。公共基础课教师自主发展理念的建立,是完善自己重要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表现。自主发展意识将成为高校教师向专业化发展的动力之源,是高校教师积极主动的直接表现。面对着“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公共课教师应该勇敢的、主动的接受它,将“互联网+”现代化教学理念融合进自身习惯性教学方式当中。除此之外,学校不应在专业课教师与公共基础课教师的培养重视度上存在太大差异。学校作为教师教学的平台,理应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自主发展理念,着力于提高学校整体师资队伍的能力培养。

(二)加强教学实践反思。教学实践反思包括实践后反思、实践中反思、为实践反思三种,是对教师能否进行理性选择和对其选择承担责任能力的考量方式。通过教学实践反思,公共基础课教师即可发现自身在教学方面上存在的不足或者与其他老师相比教的闪光之处。大量调查数据表明,运用现代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的班级,其教学效果往往比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的班级要好。

(三)提升科研能力。“互联网+”时代发展下,人們的生活逐渐信息化,公共基础课教师能否合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相关学科研究成果信息就变得至关重要。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是高校教师提升科研能力的基础,专业知识领域的拓宽是教师提升科研能力的必要之处。但随着“互联网+”在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的逐渐渗透,教育行业对于公共基础课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信息化时代,公共课教师必须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将现代化教学方式引入课堂,致力于自身发展建设。推动学科专业发展,完善自身能力,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科研能力。

四、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向逐渐清晰、目标逐渐明确。在公共基础课教师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课堂与互联网时代脱节、科研能力不够且无法体现“互联网+”精神的时代困境下,树立公共课教师自主发展意识、加强高校教师反思实践力度、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着力于提升公共基础课教师教学能力,让其在“互联网+”提供助力下逐步向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前行。

参考文献:

[1]陆丽华.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探索与研究[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24-26.

[2]丁翠娟,赵福奎.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03):213-215.

猜你喜欢

基础课程专业发展互联网+
自动控制类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影响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的因素与对策研究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抓住基础课程五要素,构建数学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