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体育对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策略

2019-10-07奚金丽

新一代 2019年12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思想道德行为习惯

奚金丽

摘 要:学校体育可以把思想道德教育与体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生道德和行为的培养进行相互融合。文章通过对学校体育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不断发现学校体育对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供后续参考。

关键词:学校体育;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策略

引言:

近年来,新课改的发展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关注越来越多,学校、家庭和社会也不断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由于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导致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受到影响。所以,学校应该不断探索从传统教育模式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新方式,这已经成为目前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重点。体育课程是學校教学中极为关键的一部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策略

(一)良好使用体育教材

因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十分丰富,教学范围极广,并且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因此能够为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供应良好的条件。学校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教材和各种教育因素,把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结合学生参与实践的具体表现,开展个性化的培养。学校体育教材应该符合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并且教学内容应该具有普遍性,这样才能对学生实行统一的要求。按照学生年龄、性格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划分,教师应该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此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另外,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

(二)利用典型案例

学校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课堂的改变,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密切关注。同时可以利用典型案例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体育产生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应该更多的为学生讲解在奥运会中,中国运动员怎样发愤图强,战胜其他国家的对手,为国争光。使得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提高自身的体育技能,并且能够在不断训练中,明白坚持的道理,以此来激发学生潜意识中的顽强精神。

(三)开展体育活动

所有的体育活动都会学生的生理承受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通过不断参与体育活动能够使学生养成战胜困难的精神。并且,大部分的体育活动都具有一定比赛性质,在和对手比拼的过程中,会让学生学到团队的精神。

二、学校体育课程中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策略

(一)改正日常坏习惯

在课堂学生中,学生的坐姿、站姿等大部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面对这些不良现象,教师应该及时让学生了解身姿不规范形成的不良习惯对于自身健康的发展造成的影响,并且可以及时帮助学生改变不良习惯,使的学生能够学到一些简单的身姿改变方法。体育教育在开展学校体育课程的时候,也可以将美学的理念融入课堂中,不断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使得体育教学中的精神、力量、身体美能够和美学进行有机结合。

(二)重视对学生文明意识的培养

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讲究自己的卫生情况,在上课的时候穿好运动服和鞋子,保护运动器材,不乱丢垃圾等。其次,教师适应不断培养学生的团队性,在教学过程中的集合,学生应该做到又快又好,严格遵守教学纪律。这样通过长期的坚持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三)因材施教

在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性格难免不同,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自身的因素导致自己出现性格障碍,在开展集体活动的时候,不能积极参与其中。因此,学校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详细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心理特点,并利用多样化的组织活动,使得学生能够找到适应自身的体育活动,同时,学校教师应该在活动中对其进行相应的表扬,这样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创建自信心。比如:身材强壮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力量优势,教师可以利用体育活动中的掷铅球等活动使其为同学展示,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肯定自身价值,树立良好的信心,并且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还能使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举行“一记三竞”式的竞赛活动,“一记”就是要求学生记住一些运动的要点,甚至是整个动作的所以过程;“三竞”是指引导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点,在规范和标准化的运动中,进行良性的比赛。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良好的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心理和公平、良性竞争的意识。

(四)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照顾自己,并且掌握一些自我照顾的技能,深刻理解体育项目的具体操作步骤。同时,学生还应该树立良好的安全意思,在开展课程以前对体育器材和场地进行检查,防止安全问题的发生。其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并教学生关于运动损伤的紧急治疗。最后,教师应该教育学生爱护公共器材,教会学生正确使用运动器材的方法,并要求学生在使用后进行组织整理,养成爱护运动器材的习惯。

结论:

学校体育教学能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帮助。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积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促进学生能够产生学生兴趣。并在教学活动中有效的融入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推动学生进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春江.论体育教育中的规则教育及其价值[J].运动,2018(07):74-75+101.

[2]肖婷婷.重视学校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12):139-140.

[3]吴法旺,于伟芹.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河南农业,2017(21):30-31.

猜你喜欢

学校体育思想道德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评选“三好标兵” 创新思想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