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与德育工作的结合

2019-10-07万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0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德育工作小学

万伟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建筑小学生德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品德修养,也有利于小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小学生以后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本文将以小学《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为出发点,在与德育工作结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 品德与社会 德育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推动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要求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要与生活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开展有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首要目标。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与德育工作结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低估教学价值

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课程中的副科,与语文、数学等主科受到的关注度有显著区别,教师和家长大多都忽略了品德与社会学科综合了学生以后要接触的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的部分内容,是学科类的综合,可以为学生打下基础,在之后的学业生涯中更有竞争力。而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不在考试范围内,也使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逐渐透明化,得不到大家的重视,德育工作难以开展。

2.教学方法存在不足

小学生普遍具有贪玩,任性等特点,这源于小学生的价值观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对于学习的态度也多是以兴趣为主。在传统模式中,教师作为学习主体,在课堂上多以诵读的形式来完成知识的传授,小学生在被动接收知识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令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严肃的课堂氛围使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逐渐减少,使小学生不免产生了一些厌学情绪。刻板的教学模式难以实现培养小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一根本目标,不能达到新课程改革下对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新要求。

3.德育工作体系不健全

德育工作指的是教师针对学生进行的道德教育与培养,讲求为人处世的道理。是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同时也是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需要。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五:“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进一步阐述了德育工作的必要性,然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与家长过于地重视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小学生的行为能力及行为习惯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德育工作体系的完善应成为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与德育工作结合过程中的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

首先,满足新课改对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提出的新要求,即以培养小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为根本目标,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本方向,通过对品德与社会学科知识的传授,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以教学目标为教学方式的基本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制定教学方式,与现实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使教学方式灵活调整具有能动性,寻找最优的教学模式,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其次,教师应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即严格按照教育方针和德育任务对小学生进行教导及尊重小学生的独立人格,相信小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好地发展。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尊重小学生在性格上的差异性,不采用一般化的教学方式,而是针对其特殊性,在保证所有学生的发展同社会发展的总方向相一致的前提下,制定出适应小学生不同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促进所有小学生共同发展。最后,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即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从整体上确定基本目标,再根据实际情况分解成不同阶段,将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制定成小目标,引导学生逐个完成并予以鼓励,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特也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及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2.应用有效性教学方式

首先,采用实践活动教学方式,即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并将课本知识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也锻炼了小学生的自主能力,对实际生活有了基本的判断。例如在学习《品德与社会》三年一期《家乡的山山水水》这一章节时,可以分一下几个教学步骤来进行,第一步是看地图、找家乡,通过让小学生在地图上寻找家乡的位置来明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第二步是家乡的山和水,带领小学生走出校门,了解家乡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知道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第三步是家乡变了样,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自然地萌发出对家乡的喜爱之情;最后一步是家乡明天会更加美好,小学生向往着家乡的美好未来,并愿意在不久的将来用自己的能力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其次,采用激励教学方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的优秀表现进行鼓励,不仅仅指学习成绩,也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并指出小学生的不足之处,引导加以改进。例如在学习《品德与社会》三年一期《夸夸我自己》这一章节时,可以依照以下几个教学步骤来进行,第一步是自画像与在别人眼中的我,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在纸上写下自己认为的自身具有的优点,再写下同桌小伙伴的优点,在彼此交换的过程中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从而了解自己的特点,发现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心,勇于挑战自己;第二步则与此相反,需要小学生写下自己的不足,再写下同桌小伙伴的不足,在彼此交换的过程中查找自身的不足,在进一步了解自身的同时,更要及时改正;最后一步是教师在鼓励小学生自身优点的同时指出不足之处,对每一个小学生都进行总结,掌握其特点。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分层教学,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每一个小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节奏。最后,采用趣味性教学方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小学生兴趣结合起来,增加课堂上教师与小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开展更多趣味性的小环节,例如制作小卡片,将整块的课本知识分割成零散的知识点,便于记忆等等。让小学生收获快乐的同时也将教学内容吸收完整,既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达成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离不开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小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这种教学方式既提升了小学生的综合德育素质,教学效果也超出预期。完成了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新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殷天恒.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研究[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5.

[2]邹巍.试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育人实效性的提升策略[J].辽宁教育,2018(11):67-68.

[3]桑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A].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七卷)[C].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2017:6.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德育工作小学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