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促发展,核心引巨变

2019-10-07何旭星

新一代 2019年12期
关键词:十八大素质培养

何旭星

摘 要:十八大报告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堅持立德树人。在某种程度上讲,立德树人是对“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一种积极回应。其实,这也是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最好解读。如此背景,我们就必须加快素质教育的进程。何谓素质教育?其实,它的本质就是在教育方针指导下,着眼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个环节,运用各种形式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全面成长。因此,我们的评价体系只有与其同步发展,使其客观性、公正性、激励性更强,才能更有力的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以评价激兴趣,以评价指方向,以评价引发展,才能时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好的发展,核心素养进一步形成。

关键词:十八大;教育;培养;素质

经验一:给学生三面镜子,让他彻底看清自己。

第一面镜子留给学生自己。让他从自己的眼中看到审视自己,评价自己。教师可开展“我是一个怎样的小学生”主题班会活动,让每位同学都能在老师营造的民主和谐的氛围中积极分析判别自己,哪些方面的素质是突出的,为什么突出;哪些方面的素质是滞后的,为什么滞后,让同学们在自评的过程中找到原因。

第二面镜子留给自己的同学。如果说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不够客观,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话。那么同学眼中的你就要客观公正的多。好朋友看到的是你突出的个人素质;和你不熟悉或者曾经有过意见的同学眼中放大的则是你明显落后的个人素质。教师可适时开展“我眼中的**同学”主题班会活动,让同学们“互揭老底”,互相评价,共同归纳出每一位同学的各项素质优劣。在活动中,学生的互评能力也有所提高。

第三面镜子留给老师和家长。教师和家长相对于学生来说,毕竟有了一定的阅历积累,分析学生的各项素质也自然会比较深刻,学生也易于接受。尤其是学生的父母,和学生相处的时间比较长,个别藏匿起来在学校发现不了的行为或素质比较熟稔。教师应尽可能多的深入学生的家庭,和家长沟通,交换意见,真实了解学生各方面的信息,让学生“裸露”在你的视野中。

为了使这种反映更加清楚明白,教师可把各项素质制作成表格,细化,使评价更全面;量化,制定出各项素质的具体标准。自评,互评,师长评价,再一综合,学生的综合素质便清晰的呈现在学生自己的面前,使学生有了一个清醒的自我认识。以次为鉴可以知得失也,今后的努力也就有了方向。

经验二:给自己一本书,让理念得以丰富。

要想真正用评价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光有满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它还要靠丰富而先进的理念做后盾。没有理论的评价创新和改革无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此教师必须经常充电,优化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评价更准确,更合理,更有理论依托。

把握评价的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验表明,一个学生在集体里得到认可,得到教师的当中夸奖比任何一种物质奖励带来的刺激作用都大。因此教师在评价初始阶段,不要吝惜自己的语言,积极主动的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睁大双眼发现每一名学生每一处闪光点大肆赞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这一方面的素质突出发展。然后进一步引导他,以“优”带“劣”,刺激学生全面发展。随着各项素质的逐步提高,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要适度削减,否则会大大减弱它的刺激作用。给他些批评,让他受些挫折,从相反的方面给他以刺激,这样的做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的。也就是说评价应该呈现一个阶梯式发展趋势,从最初的激励性评价占主体地位到否定性评价占主体地位,最后到激励性评价和否定性评价交相辉映。

把握评价的法。

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评价方式不要仅仅局限于纸笔测验的定量评价,要把眼光放宽,放远。什么成长记录袋、调查研究、座谈等等,只要能促进学生的发展,都要为我所用。方法要灵活,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发展特点,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选择最为恰当的评价方法给予学生客观、公正、公平的评价,使他们有“错”知改,无“错”加勉。教师的评价要有指导性,使学生明了以后努力发展的方向。

把握评价的时长。

正确把握评价的时长,对评价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评价、座谈等评价时间短,但效果呈现的也快,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快速的做出反应,以期达到最完美的评价效果。而成长记录袋、数学日记等则是反映学生一个时间段乃至一个时期各项素质的发展变化,时间长,影响却很深远,教师可利用它来指导自己一段时间的工作思路,做出针对性的调整,使学生的素质始终保持住那个上升的趋势。

经验三:给探索一点时间,让积累饱经锤炼。

一种理念或教学行为从萌芽到付诸行动,再到开枝散叶总要经历一定的时间积累,一定的挫折积累,总会用灰心丧气、想要放弃的时候,其实这时才是最关键的时刻。挺一挺,海阔天空;松一松,尽弃前功。要相信自己,多加学习,多加反思,多加积累和记录,多加验证,风雨过后你始终会见到彩虹的美丽。

“评价促发展,核心引巨变”。教育工作有着区别于其他工作本质的区别,他工作的对象是一个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为了适应个体的发展变化需求,教育行驶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的评价理念也要适时的变化,向着更加多元、多样、多变而且善变的方向发展,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健康活泼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社会最有用的人。

猜你喜欢

十八大素质培养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基于党的十八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大众化研究综述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