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2019-10-06王子宝
王子宝
摘 要:人才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只有做好人才工作,国有企业才能持续健康稳健的发展。从国有企业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出发,阐述当前国有企业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才工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8.032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市场化运作程度越来越高,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人才的重要性变得愈加凸显,是影响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当前,国有企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等都需要高质量人才作为支撑,做好国有企业人才工作意义重大。
1 当前国有企业人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理念落后,人才工作不够重视。部分国有企业尚未真正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没有真正把“人才强企”理念运用到公司经营管理中。主要表现为: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制定过程中缺少人才工作的规划设计;简单对现有人才情况进行总结,缺少与产业发展、行业发展、企业规模等特定目标相匹配的人才工作规划目标,缺少操作性强的人才战略实施路线;人力资源部门人员配备力量不足,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现代人才管理工作的要求,从事的多为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等。
(2)人才制度不健全,用人机制不灵活。部分国有企业人才工作尚未建立人才培养与激励的长效运行机制,人才评价标准单一、评价手段滞后。特别是薪酬考核制度建设落后,还带有“政府体制模式”烙印,强调经济待遇与行政职务、学历、职称等挂钩,没有充分体现岗位业绩,造成员工身份意识、级别观念较强。部分国有企业引才、用才、育才、留才的机制还停留在表面,企业固有的“论资排辈”、“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使许多新进国有企业的优秀人才难以充分发挥才能和得到重用。
(3)人才发展通道不健全,培养力度不够。人才发展需要用人单位建立人才发展晋升通道,需要用人单位引导员工明确发展方向,对事业、人生提出奋斗目标,作出规划。但有不少国有企业建立的各类人才发展晋升通道,停留在单一的管理晋升通道,导致对员工培养使用方向不明确、规划不到位,造成人才梯队分布不合理的现象。同时,即使建立管理和专业技术职务两个晋升通道的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待遇和发展空间还是相对欠缺。在人才的培养中,重使用、轻培养,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没有针对性措施,对管理人才,特别是对年轻管理人才的岗位锻炼、交流任职、挂职锻炼等仍不够,内部人才培养方式和手段不够多。
(4)员工教育培训力度不够。部分国有企业教育培训经费比例偏低,且增长不快,仍抱有不舍得花钱的思想。部分国有企业对教育培训工作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培训员工只是浪费时间和经费,并不能有效提高企业员工技能水平,企业还因员工参加培训而减少有效工作时间,使企业短期利益受损。即便部分国有企业对员工开展培训教育,但没有进行分层次、分对象开展培训,缺乏长期、系统性的培训计划,没有与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无法满足员工的现实培训需求。
(5)人才需求不够清晰,人才引进困难。人才是为事业服务的,事业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应该最清楚。但是,除少数单位有明确的人才需求和人才引进、培养计划,部分国有企业人才需求不够清晰,没有明确的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导致外部引才渠道窄、力度小。
(6)人才新政运用不够。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一系列人才新政,但很多国有企业没有深入研究,也没有针对性制定出台本企业人才发展的具体实施办法,运用人才新政的力度不够。引进人才享受的政策不充分、鼓励事业单位人才向企业流动不够、鼓励成果转化的激励不够、对人才的管理不够灵活等问题较普遍存在。
2 做好国有企业人才工作的对策
(1)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切实重视人才工作。国有企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党管人才”的精准定位,切实履行企业人才工作的主体责任,正确认知企业人才工作重要意义,树立强烈的人才工作意識,把人才工作作为企业党委的重要工作之一。加强人力资源部门建设,配齐配强力量,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队伍专业性,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坚持顶层设计,科学编制人才发展规划。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战略,剖析人才工作短板和人才需求方向,找准企业人才工作的战略目标和实现路径,形成科学的人才工作方针。按照人才发展规划,制定分阶段实施计划,一以贯之组织实施,久久为功推进落实。
(2)建章立制,完善用人机制。积极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完善劳动关系、干部管理、薪酬管理、绩效考核、人才培养等制度,建立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规范选人用人程序,通过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以“民主、公开、竞争、择优”为导向, 实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目标。完善考核机制,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去污清浊,不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建立一套人才识别、引进、培养、使用四位一体的人才管理体系,立足创业、创新两个平台,完善激励机制,创新工作机制,激发人才创造活力,推动人才快速成长,努力打造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三支队伍。
(3)积极构建“双通道”晋升机制。根据员工个人的不同情况,为员工提供发展通道,激励员工建立职业生涯规划,让员工自主选择技术或管理通道。建立两个序列职级关联性的体系,确保其职级待遇对等,根据员工所处职级、岗位进行动态划分,构建合理薪酬体系。双通道的发展路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相互贯通,专业技术发展通道的优秀人员可进入管理序列,管理通道的员工也可根据专业能力进入专业技术发展通道,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4)搭建符合人才发展规律的培训培养机制。领导重视培训工作,加大教育培训经费投入是加强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本着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的安排培训内容,不盲目输灌;通过以团队培养人才,以项目开发人才的方式培养培训人才;进一步深入激活分层分类培训机制和人才晋升发展双通道,根据企业及人才发展需求,制定分类、分层员工培训和员工素质提升计划,提供不同专业类别员工成长通道,制定后备人才动态培养计划,逐步形成员工岗位成才的培训培养体系。
(5)明确人才需求,实施精准引才、靶向引才计划。科学制定动态人才需求和引才计划。人才需求和引才计划要包括岗位、专业、工作内容、人才层次、薪酬待遇、引才举措等要素;坚持分层分类引进人才。对引进领军人才,坚持“筑巢引凤、引凤筑巢”的策略,实施点对点引才。对引进各类高端、紧缺的专业人才,注重引才策略,充分整合优化社会招聘资源,强化网络平台,建立与猎头的联系通道,有计划引才;要完善柔性引才政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进行柔性引进,弹性管理与个性服务相结合;对招聘大学生、研究生等各类基础性人才,要统一行动、整体出击,扩大宣传、提升形象,招聘工作不断向应届毕业生延伸,实施实习生计划。
(6)实施好人才新政,科学构建人才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机制。深入研究中央、省委省政府“人才新政”及其配套政策,结合企业实际,逐步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充分放手、大胆使用的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向用人部门、研发团队放权,探索建立股权期权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才参与成果分配或奖励,激发创业创新热情;全力实施人才服务保障计划。一方面强化资金保障,确保企业研发费用和教育培训费用到位,如建立集团内部的人才基金等;另一方面加强对地方人才政策对接,争取人才支持,改善人才工作、生活条件,为人才服务。通过优质的服务保障,让人才有地位、有尊严,体会实现价值的自豪感和贡献社会的成就感。
总之,人才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宝贵财富,也是实现国有企业发展战略、保值增值最具主观能动性的战略资源。 因此,当前国有企业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人才工作,为新时期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提供关键动能。
参考文献
[1]王晓东.浅谈国有企业人才工作[J].大庆社会科学,2019,(2).
[2]张寅鹏,左会军.习近平人才工作思想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践[J].现代企业文化,2016,(36).
[3]张家礼.贯彻“三严三实”要求 提升国企人才工作水平[J].企业文化,2015,(5).
[4]刘涛,宋浩.企业员工“双通道”职业发展初探[J].商场现代化,2015,(18).
[5]杜利,胡树华.国有企业人才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