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旅游开发为导向的乡村景观要素设计
2019-10-06李双全余婷
李双全 余婷
摘 要:面对目前乡村旅游开发所存在的 “千村一面”的问题,以西江千户苗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乡村景观构成要素的分析,从不同方向提出乡村景观设计的策略,为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乡村景观;乡村旅游;地域特色;千户苗寨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6.011
0 引言
自党的十七大会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 “美丽乡村”建设已经成为规划设计领域的热点问题。多数的乡村建设案例都是以当地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为基础进行旅游开发,以文旅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进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社会环境。伴随这股建设浪潮,“千村一面”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何打造具有强烈特色的乡村景观、打造独树一帜的旅游品牌也成为每个景观设计师的所面临的难题。
1 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
1.1 乡村景观概念
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本质区别在于人们所处的环境与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我们一般所能看到的乡村环境不同于城市中的高楼林立,多数是院落与山、水、农田结合在一起的。而乡村的生活方式更是不同于城市的快节奏、高强度,这也是为什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在周末和节假日来到乡村中来进行身心的放松。因此,乡村景观是指城市景观以外的,具有人类聚居及其相关行为的景观空间,是在以农业生产为基调的地区内,以土地为载体,在生活、生产、生态三个方面与自然发生关系后,所形成的能够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自然与人文相互耦合的、可被感知的实体空间。
1.2 乡村景观的构成
由上述的乡村景观概念可以看出,乡村景观是人与自然发生关系的结果,因此,乡村景观包括了以自然界中存在的山地、水体、气候、动植物等要素组合形成的自然景观和以人类活动为主体的人文景观。其中,乡村人文景观包括单体建筑、乡村聚落、田园生产和村民生活等要素。西江千户苗寨就是以其中的山地聚落景观和苗族的民族文化展示作为其景观特色进行旅游景观的打造。
2 旅游开发视角下乡村景观所承担的功能
2.1 乡村景观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乡村景观是乡村旅游开发的载体,乡村旅游特色的打造依赖于对当地乡村景观要素的分析与研读。如黑龙江雪乡、吉林雾凇岛,是基于东北地区特有的气候条件,能够形成雪屋、雾凇等特色景观;再如乌镇、周庄等江南水乡,是基于贯穿于村庄的水体景观;还有西江千户苗寨,是对当地苗族文化的展示与体验。与此同时,乡村旅游的开发也大幅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对乡村景观环境特色的保护与发展。
2.2 乡村旅游中景观的功能
乡村景观的意义产生于设计者的构思当中,也产生与观者的解读当中。在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中,从游客的需求来分析,主要是能够满足“衣、食、住、行、娱”等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需求,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游人对于远离城市喧嚣、回归田园慢生活的精神需求不断增长,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再仅仅是通过传统的游憩观光、休闲购物等景观设计来提升旅游品质,更多的应该注重对体验式景观的开发来增加游客的参与感、认同感。
从设计者的专业视角来分析,乡村旅游景观要承担着三个方面的功能:首先是生态功能,乡村良好的自然条件弥补了城市的生态多样性不足的短处,必须要对其进行最大程度的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最小程度的开发;其次是生产功能,农业作为乡村的主要产业,要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必须要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结合的方式除了田园景观的观赏外,还可以加入游客对生产过程的体验和生产成果的共享;第三是即生活功能,也是最能够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并打造旅游特色品牌的功能。
西江千户苗寨在生态、生产和生活功能中,生态功能体现在其山水格局上,建筑依山势而建,水体流经两山之间的谷地,形成纽带,联系两侧山脚公共活动空间。生活功能是其重点营造对象,通过民宿院落、文化博物馆、歌舞表演等不同方式去体现。在生产功能上的体现则较弱,只有局部的梯田景观的展示。
3 乡村景观的不同要素设计
3.1 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包含山、水、气候、动植物等要素。这些景观构成要素是乡村景观的基底,在进行开发时并不需要进行过多的改造,只需要因地制宜加以利用即可。
千户苗寨中对山地景观的开发与利用主要体现在道路设计和山顶眺望观景平台的打造中,景区在售票时会附有两次往返观光车票,可往返于山顶观景平台与山脚的主要街道,除了观光车道以外,其余均为村寨自发形成的登山小路,置身其间又是另一种景观感受。对于水体,除了在农田处加以利用,其余处均是作为观赏要素。气候是变化较为明显的一个景观要素,因苗寨地处群山之间,逢夏季阴雨有雾的时候,会看到如仙境般缥缈朦胧之景,当阳光出现时,又可见到苍翠的树木与古朴的建筑,又会感受到人间烟火气息。至于山间的动植物群落,只需加以保护,并控制对木材的开采使用。
对于西南地区的自然乡村景观,其山水基底均比较相近,除了溶洞、喀斯特等特殊地貌和瀑布、温泉等特殊水景资源可以进行活动项目与游览方式的开发以外,多数都可采取最小干预的方式进行开发。
3.2 人文景观
乡村人文景观是每个村落的村民长期活动所形成的场景,是每个村落的灵魂所在,也是特色乡村旅游开发的重中之重。在人文景觀中又可分为建筑、庭院、聚落、田园等物质景观和节事、风俗习惯、工艺制作、文化遗产等非物质景观。
3.2.1 物质景观
建筑作为人类生存居住的直接环境,在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特色。每个村落周边的自然资源、天气状况不同也决定了建筑工艺的差别。在千户苗寨中,多为杆栏式建筑,一层为架空,这种形式既可以适应多雨潮湿的气候,又可以灵活的与山地地形相结合;建筑材料多为木结构,新修的建筑虽然会用到钢筋混凝土的材料,但其空间构成均与木质建筑相近;建筑外墙经常用泥土与干草抹面起到保温效果;建筑装饰有美人靠、垂花柱等。每家的建筑从层数到装饰均有些微的不同之处,这也正是乡村建筑景观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表现。尤其是在进行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新建建筑,应该注意到对传统建筑风格的传承和现代工艺、装饰等内容的创新,避免出现“复制粘贴”的死板形象。
乡村庭院作为除了公共活动空间以外的村民互动、交流的主要场所,同时具有农作、饲养、手工的主要功能。同时庭院作为半私密的活动空间,也承载着村民生活的很多记忆,是能够体现场所感的重要载体。在千户苗寨中,由于受到地形限制,很多家庭并不具备庭院,即使有庭院,也是很小的一块场地,结合简单的桌椅进行室外活动。目前乡村旅游对于庭院的打造重视程度不够,多是结合民宿客栈等进行外环境营造,如室外餐厅、露天酒吧等,过于商业化,忽视了村民的生活场景再现与互动。
乡村聚落景观多为村民自发形成的,包括平面的布局和立面的建筑轮廓线的参差错落。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可以在选址等方面对村民意愿进行调查,遵循“自下而上”的规律,延续聚落景观的自发性。同时还可以对老旧建筑进行保留,对其内部功能进行更新,使村庄维持原有的自然的聚落景观。
乡村田园景观除了要保留原来的生产用地之外,还应该注意生产情境的营造。生产性情景景观是以乡村中田间或作坊劳作的生产场景为设计原型进行场景空间设计。这种场景可以使人们参与到生产之中,真正的沉浸到生产劳作中,体会到乡村田园生活带给人们的身心的放松。在这一点上,千户苗寨的开发还不够到位,梯田景观仅仅承担生产与观赏功能,并未和游客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3.2.2 非物质景观
千户苗寨的非物质景观设计是非常到位的。以苗族文化作为出发点,在中心的活动空间设置博物馆,宣传其文化特色与习俗。博物馆对面即为歌舞表演场地,每天都有歌舞表演,在芦笙、舞蹈、情歌对唱的气氛中,感受到村民的生活热情。在饮食上面,街巷里有很多特色小吃,还有迎宾拦门酒等活动,都可以感受到苗乡人的热情好客。在手工艺方面,主要是通过街头巷尾的一些银铺、刺绣坊来进行技艺展示,还可以看到街边和阴凉处很多老人在进行刺绣。走在苗寨的街巷中,可以感受到浓浓民族文化气息。
对于没有民俗特色的乡村,设计师还可以从生活情境入手进行景观设计,以邻里生活为原型进行情景再现与空间设计,通过一些活动的举行,创造独特的乡村生活体验,看到乡景进而产生乡情,引发游客与原住村民情感上的共鸣。
4 总结
乡村景观有着最为自然的美,樸实无华的生活生产方式及悠久灿烂的文化底蕴。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对乡村进行旅游开发,一定要深入挖掘当地的特色景观要素,通过对自然景观的保护、生产场景的再现、生活场景的隐喻等手段,提升乡村的可识别性和游人的参与性,促进乡村的经济发展,和对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郑文俊.旅游视角下乡村景观价值认知与功能重构——基于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01):102-106.
[2]庄晓敏.刍议大众情趣背景下的乡村景观重构策略[J].规划师,2019,35(08):85-89.
[3]马修·波提格,杰米·普灵顿.景观叙事:讲故事的设计实践[M].张楠,译.武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4]李宇.体验式景观视角下的乡村景观营造研究[J].设计,2019,32(06):133-135.
[5]顾燕燕,郑军德,孙攀.情境体验式的乡村景观特征研究[J].绿色科技,2019,(07):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