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方法分析

2019-10-06孙元营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传承渗透传统文化

孙元营

【摘要】语文教学不仅承担着语文知识传授的任务,还兼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义务。初中阶段是学生兴趣爱好培养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学生文化意识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此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有创新、有方法地进行渗透,会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如此,语文的双向任务将完美地完成与实现。

【关键词】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传承 渗透 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语文核心培养一再被提及,初中语文这个兼顾文化气质和工具作用的综合类学科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新课改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在学生的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就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凸显素质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接受良好的文化熏陶,并将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和传播开来。中国有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历史是文化的沉淀,深藏我国文化的精髓。学生是新时代的未来,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是民族振兴的肩负者。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

一、语文教学的传统文化渗透要立足教材

语文教教材是领域专家经过反复试验和论证下,集合了众多优秀的作者文章和文化案例,其本身就是经得起考验的专业著作和文化传承体。语文教材选取的题材种类繁多,涉及的内容丰富多彩。语文教材中不仅涉及上古神话、令人称奇的传说,还有古代先贤留下的诗词话本,以哪一篇为例都足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独一无二的特质与魅力。语文教材是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的大集合,是传统文化展示风采的大舞台。语文学科兼具人文气质和工具作用,在竞争力巨大的当代社会,语文的工具作用被一再放大,而语文的人文气质被一再忽略。如此,语文教材的传统文化渗透的作用已不再凸显。

随着新课改的日益推进,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立足教材,对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和内涵进行进一步深入的挖掘,使得语文教学的传统文化回归文化渗透的本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将知识逐渐内化并应用。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深入探究,并鼓励学生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讨论。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这样几篇文章如,《苏州园林》《桥之美》《故宫博物院》,它们从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角度展现传统文化的建造之美。这些传统文化的造诣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不要局限教学方案上的教学目标,如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说明文,写说明文的艺术手法有哪些?还要从文化渗透的角度让学生发现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伟大,感受到人文之美。如此,不仅可以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还能从人文角度吸引学生关注文章的文化内涵。

二、语文教学的传统文化渗透要结合特色文化

中国有很多习俗和节日都是与传统文化有关。这些传统习俗和节日为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提供了机会和突破口。初中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尚处在对传统节日和习俗感兴趣的阶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以传统节日和当地风俗习惯为媒介,增强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点。语文教学可以将实际的生活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是纪念诗人屈原。为什么要纪念屈原?他有什么事迹?为什么要通过这样的形式纪念他?这些问题就会引出屈原投江的背景,让学生们知道屈原所代表的是传统文化中忠君爱国的形象。教材中《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社戏》等,都可以由当地的习俗或传统节日为吸引学生学习的点。以《社戏》为例,如果学生与鲁迅同乡,教师可让学生从当地戏剧为出发点主动了解庙戏的出现和祭祖文化。这样,教师在做知识的讲解时,学生的注意点自然而然由课文内容本身转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上。在进行课下活动拓展时,教师也可安排有关社戏的调研活动,加深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三、语文教学的传统文化渗透与教育者的素养、修为有关

教师在知识教授和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文学修为对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教学实际中,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手段影响着学科的受欢迎程度和受喜爱程度。如果一个教师他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修为,学生就会爱上他的课,这样便有利于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从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他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文学修为,将会助力于传统文化的渗透。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讲授一篇现代文章时,运用优美的诗句来加以渲染,也可以从此及彼的拓展到课本以外的知识,教师的个人魅力就会为传统文化的渗透加分。以教材中《故乡》这一课为例,教师在教授文章时,列举很多古人先贤对故乡的溢美之词,来烘托课程的主题。在完成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介绍自己的故乡,故乡名字的由来以及当地有哪些特色文化。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师高质量的完成教学,还使学生对课内以及课外的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文学修养是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必须项和加分项。

四、语文教学的传统文化渗透离不开学习模式的创新

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还可以拉到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第一,在班级内建立传统文化学习角,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如购买涉及传统文化知识的课外读物、定期举办传统文化分享会、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这样,学生们在一起互相鼓舞着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班级间的学习亦可以拓展的全年级或者全校,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视,也会引发学校对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的关注。第二,让学生关注与关传统文化有关的电视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唱响中华》《喝彩中华》等。让学生在放松之余,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在课堂内适时的播放有关节目的片段。同时,基于电视节目的形式,教师也可以在班级内组织类似的比赛,将线上的知识学习搬到线下,让学生们在比赛的过程中,真正地接触到文化的每一个细节。第三,当地的文化馆和博物馆也是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基地。语文教师可組织学生在节假日时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和文化馆,切身体会传统文化带来的震撼。同时,课外的知识会帮助学生理解语文课内的知识。

五、语文教学的传统文化渗透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模块,传统文化的渗透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些文学作品是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基地,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之所以被奉为名著,不仅是因其文学价值巨大,还因其背后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可让学生先从四大名著着手,从白话本由浅入深的进入文言本。之后,再去阅读如《史记》《诗经》《资治通鉴》这样的文学作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形成阅读此类作品的意识,同时也会提高文学积累,帮助理解课文内容。语文教材中很多的文章,皆选自上述的文学作品。

六、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不仅有工具作用还有深刻的文化意味。语文教师要立足语文教材、有意识的提高自身文学修养、不断创新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此来提高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

参考文献:

[1]段泽运.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学语文,2016,(3) :29.

[2]史艳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 :113.

[3]江颖琛.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新课程,2017,(4) :228.

[4]何军惠.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华少年,2017.

猜你喜欢

传承渗透传统文化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