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校本课程为抓手促进英语学科特色建设

2019-10-06赵琨

文理导航 2019年33期
关键词:课程整合校本课程小学英语

赵琨

【摘 要】在仔细研读《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础上,我们研究并设计了“以听唱英语童谣为基础”“以学习Phonics(自然拼读法)为手段”“以阅读英文原版书籍为目标”的主要学习策略课题核心概念,通过校本课程与牛津英语教材的有效整合,以校园英语节为展示平台,旨在通过在教学中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和教学效果反馈,有目标、有步骤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科特色建设;校本课程;课程整合;英语氛围

小学英语教学在历经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人们对英语课程的认识也经过了一个从知识观到工具观再到人文观的发展过程。在学习和实践中我们意识到,要为英语学科教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搭建一个平台,探索一个突破点,最有效的途径则是开发和实施英语校本课程。同时,英语特色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是检验和深化校本课程意义和价值最直接的手段。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学科特色建设是一个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的过程。

一、以听唱英语童谣为基础,培养良好的语感

儿童是天生的语言学家。年龄越大,学习第二种语言时越依赖母语,甚至排斥第二种语言思维方式。这就需要在孩子低幼年级给他们不断地“磨耳朵”。“磨耳朵”的核心不是听懂每一个音素和单词,而是感受英语的节奏、韵律,培训良好的语感。

英语童谣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是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而且,童谣一般不长,句式也较简单,所以它的韵律节奏能让儿童很轻松地接受。“美国童谣Muffin Songs”、“Wee Sing”、《语感启蒙》、“Super Simple Songs”等都是英语启蒙阶段很好的“磨耳朵”资源。

听唱英语童谣在于使学生在语言敏感期能有意识地储存大量的英语语音信号,熟悉英语韵律,这才是英语启蒙听力输入的关键,也是听力辨音能力的基础,从而为下一步学习Phonics(自然拼读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学习Phonics(自然拼读法)为手段

Phonics教学法又称“自然拼读法”,Phonics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用来提高识词和阅读能力的主要教学方法。通过感知字母(letter name)与字母发音(letter sound)之间建立的联系,在不依靠音标的情况下,让孩子拥有见词发音、听词拼写的能力。

在不断地实践中,我们总结、确立了Phonics的学习过程应分为以下几步:1.观看starfall动画片,跟着starfall网站(一个免费的Phonics启蒙网站)进行启蒙学习。了解26个字母的发音,能分清Letter Name和Letter Sound。能理解并会说含有字母发音的单词。2.能正确拼读short a, i, o, u, e, ck和其它字母组合的发音,能拼读含有这些因素的单词。3.能正确拼读词首辅音、词尾辅音、双音节词和以-ing, -er, -ly, -es, -ed结尾的单词,能灵活运用。4.能正确拼读长元音、r和以y结尾的单词。5.能正确拼读双元音、复合辅音单词、wr、kn,soft c and g的单词。

Phonics有一个孪生姐妹:Sight Words,它是阅读的另一根拐杖。Sight Words,顾名思义,就是要求能够一眼就能认出、快速发音、理解词义,它所包含的220个词占据了阅读量的百分之五十左右。在学习Phonics的同时,还应帮助学生记忆这些单词。

三、以阅读英文原版书籍为目标

听唱童谣和学习Phonics 都是为了能更好的阅读做好准备。学习单词是末,閱读才是本。Phonics的学习和阅读紧密相连,它是帮助学生开始阅读的起点。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让学生在情境中阅读,在一篇篇的故事中体验英语阅读的乐趣是英语学习的主旨。为了帮助学生自主阅读,我们给学生提供了分级阅读体系。每个级别,我们都推荐了大量的书籍,比如Oxford Reading Tree《牛津树》系列、I Can Read、Penguin Readers《企鹅英语分级阅读》等,同级别的书籍内容相互关联却不重复。相同的难度等级,不同的故事情节,不但可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也能让学生在不同的故事情节中感受到英语语言的美妙,这些正是我们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一步步环节。

四、校本教材与牛津英语教材的有效整合

在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整合英语校本教材与牛津英语两套教材的教学内容,整合设计教学方法,整合安排教学时间,整合设计单元主题作业。内容整合,单元主题整合的教学有利于教师实现个性化教学方式的统一;时间资源整合,能使有限的课时产生乘法的效益。通过将牛津英语教材的校本化处理,达到用好教材、用活教材的最佳效果。

在此基础上,我们确立以中外传统节日与英语教学相整合的学科统整。传承传统文化,让学生清晰地明白与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与各自的文化特色与精髓,藉此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我们根据节日为背景,以时间为 线索梳理牛津教材知识点,根据每阶段的知识点将选定的10个中外传统节日穿插进来, 中国传统节日6个,分别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国外代表性的节日4个,分别是感恩节、万圣节、圣诞节和复活节。随后根据牛津教材的知识点,融入节日文化教育,加入拓展、探究、课外活动等内容,编制一学年的统整指南,并进行课堂实践。从一年级至五年级,每个节日都由易到难,螺旋上升,形成一个体系,带领学生体验不同的文化内涵,融入对学生的品格教育。我们的宗旨是让每个孩子都自主参与节日活动,给孩子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五、举办校园英语节,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学科竞赛活动

为了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以圣诞节为契机,定于每年的12月为校园英语节,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每个学生开口讲英语的自信与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与探究能力,锻炼同学们用英语表达多元文化的能力。让学生在英语实践中体会学英语、用英语的快乐,为学生展示自我和向社会汇报学习成果提供平台。

1.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

在“英语节”期间,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英语节logo,唤起学生对“英语节”的热情;学生值勤、师生问好、同学之间交流都提倡使用英语;校园和班级的橱窗展示学生的英语书法、优秀作业、英语小报、英语学习故事、英语学习心得等;校园广播站播放英语歌曲等,以营造浓郁的英语氛围。

2.分年级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学科竞赛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知识体系和年龄特点,分年级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学科竞赛活动。一二年级:设计英语节节标、英文歌曲秀;三四年级:电影配音、制作手抄报;五六年级:课本剧表演、英语百词大赛。丰富的学科竞赛能充分挖掘了每个学生的潜质,力争使人人参与,人人快乐,人人有收获。让校园英语节成为每个孩子的节日,让每个孩子从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感受英语、应用英语、体验学习英语的快乐;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自信,让英语走近每个孩子,使他们想说、敢说、能说、乐说。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关注着学校、教师、学生的差异性或特殊性,是由学科和活动有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诸多因素整合在一起的一个系统工程。校本课程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跑道”,更是学生“奔跑”的过程,目的是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我们要不断进行课程资源的积累和课程特色的培育,形成多样化的校本课程资源系统,促进英语学科的建设及其个性化发展。

猜你喜欢

课程整合校本课程小学英语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