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9-10-06陈静

文理导航 2019年33期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陈静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英语教学中要将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放在第一位。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的口语运用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并被广泛运用到教学中。本文主要分析了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英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单词的记忆、语法的讲解,忽视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能力,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的教学毫无意义。当前,“核心素养”这一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初中英语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思考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英语核心素养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语言表达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本文主要从这四个方面出发,论述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集声音、动画、视频等优势于一体,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枯燥无味的英语阅读课变得有趣起来。信息技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的前提条件是制作PPT。PPT的运用既能将丰富多彩的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还能运用动画flash,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直观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被激发出来。PPT的运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英语课堂上,他们愿意阐述自身的想法,这对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大有裨益。

以“Finding your way”这篇文章的讲解为例,本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阳光动物园里动物的布局,通过阅读本篇课文,学生要掌握方位的基本表达方法,如:in the front of,go straight on,turn left,turn right等词汇,还要了解动物园常见动物的名称,如:panda,lion、bird,monkey,giraffe,elephant等词汇。讲解in the front of,go straight on,turn left,turn right等方位词汇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将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观看图片,学生掌握了每个词汇的意思。图片的运用,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加快了学生的记忆速度。其次,讲解panda,lion,bird、monkey,giraffe,elephant等动物名称词汇及动物特征时,教师分别呈现出熊猫、狮子、鸟、猴子等动物的图片,通过观看图片,学生积极表述每个动物的特征,这样一来,学生快速掌握了本节课的词汇。学生阐述每个动物的特征时,还锻炼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运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表达的机会,学生不再是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探索,并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整合信息技术资源,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在传统的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先是让学生记忆单词、短语和句型,随后讲解本节课的语法知识。长此下去,学生慢慢失去了学习英语的热情。为此,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此时,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整合资源,然后借助多媒体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能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以“Food and lifestyle”这篇文章的讲解为例,通过阅读,教师利用多媒体将Kitty和Daniel的食谱呈现出来,然后提出问题:在你们的三餐中,你们吃的食物与Kitty和Daniel所吃的食物一样吗?此时,有的学生回答完全不一样;有的学生回答有部分食物一样。教师继续追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通过食物的差异这一问题,引出中西方的餐桌礼仪。这时,教师播放中国和西方国家的餐桌礼仪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学生认识到中西方的差异。观看完视频之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国家,他们的任务是向其他小组介绍本国的餐桌礼仪。这样做既活跃了英语阅读课的氛围,又让学生学习到了课本之外的知识,他们能客观看待中西方的差异,且学习英语时也能真正脱离母语,可促进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

三、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从多个维度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并慢慢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传统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过分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再加上以成绩高低论英雄的评价方法,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错误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只能导致学生沦为学习的机器。在学习中,他们缺乏主动性,且自主思考能力较差,虽然有的学生英语成绩较高,但是他们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甚至有的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只会背单词、句型,却不会“说英语”。鉴于此,教师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当有的学生无法回答老师的问题时,教师不要放弃,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启示,让他们慢慢回答。有些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每位学生的想象力。

以“past and present”这篇文章的讲解为例,教学开始之前,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阐述过去和现在哪些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从生活、学习、消费、交通等多个方面思考过去和现在的区别。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鼓励着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当学生回答完这一问题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出不同的图片,让学生更为直观地看到过去和现在的区别。接着,教师提出一个更有深度的问题:What is life in the future?结合过去和现在的变化,让学生想象未来我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通过该问题,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并结合自身的认识,自主思考,这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巧妙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是学生记忆了多少个单词或句型,而是要让每位学生都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覺得英语学习太过枯燥无味,甚至有的学生将学习看作为负担,这种被动、不愉快的学习根本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此,教师应借助信息技术,努力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英语阅读教学中,并且能主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

以“Natural disasters”这篇文章的讲解为例,“环境和环境保护”是本篇文章的主题。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提出如下的问题:How many disasters could you tell us?在学生回答该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一一呈现图片。通过观看图片,学生能清楚地看到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活环境、生命及财产带来的损失。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些灾害是怎么产生的?当学生思考几分钟之后,教师让每位学生针对每一个灾害做出口头描述,这样做既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能使学生对环境和自然灾害有所了解,并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

总结

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阅读教学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的始终,并占据重要位置。为此,教师要一改之前的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既要创新教学理念,又要创新教学方法,并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不仅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徐文云.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02)

(本文系2017年度扬州市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研究》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英语阅读教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抛锚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