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分析

2019-10-06移雪琴

文理导航 2019年33期
关键词:实践分析行为认知

移雪琴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行为—认知”教学法,不仅能有效突出阅读和语言环境的重要性,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行为—认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分析

素质教育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而将“行为—认知”教学法运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能充分体现阅读及语言环境的重要性,还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1阅读兴趣有待提升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动力,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才能自愿参与学习,假设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则会把学习当作需要完成的任务,若学生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不仅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让学生感觉到一种被迫学习的压力,从而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1.2缺乏自主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体现在语文水平方面,但从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水平还有待提升,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有很多教师没有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从而导致学生的阅读缺乏目的性和策略性,学生的思维始终跟随教师的思维,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让学生从教师那进行复制,而是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促使学生自身具备这项能力。

2.阅读教学中运用“行为—认知”法的实践分析

2.1与阅读内容进行有效结合

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行为—认知”的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感。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则要让学生进行语言积累,还要在积累过程中,把学习语文、读书和写作作为基础。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学生能把朗读作为核心的阅读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完成阅读,然后在学生阅读并掌握具体内容后,要求所有学生一同朗读课文,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并且还要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效提炼文章的核心内容与中心思想,最后针对每个段落进行细致分析。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合理运用课后时间,让学生针对整篇文章中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选择、复述给其他学生听,通过复述内容的过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组织语言能力和阅读思维能力。

2.2与语言输出特点有效结合

所谓语言输出特点就是指语言和音、形等多个方面的输出和输入过程,教学人员要想有效拓展输出渠道,就需要在拓展输出渠道的基础上拓展输入渠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对此,教师可以合理运用“行知—认知”法开展教学,将阅读教学与听说读写的过程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而深化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提升学生对文章内容及中心思想的归纳能力。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时,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阅读整篇文章,并在阅读的過程中找出描写“爬山虎”的句子,然后针对爬山虎的脚的特点进行总结。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播放有关爬山虎的图片,使学生了解到“爬山虎”属于一种攀援在墙壁上的供观赏的植物,也被称之为常春藤。夏季开花、花很小、黄绿色,结的果子是紫黑色浆果,且茎与根都可以入药。这样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与阅读思维,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3实施多元化的阅读教学评价

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都是根据教学目标针对整体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且还是针对教学活动现实或潜在的内在价值进行评价的过程。在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价的目的并不是让教师对学生实施等级划分,而是为了使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长时间运用这种教学评价方式,不仅不能全方面掌握每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还会导致学生对阅读失去学习兴趣。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对现有的阅读教学评价进行创新。教师不应只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当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有效结合,进行评价每名学生,并且还要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促使评价体系科学、合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学生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收获到情感,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感。“行为—认知”教学法作为新兴的教学方式,把“行为—认知”教学法运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能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结合,还能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阅读的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牟丽蓉.“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实践[J].文学教育:中,2017(6):127

[2]李怀球.“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J].知音励志,2016

[3]吴德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3(9):246

猜你喜欢

实践分析行为认知
探究小学生自主学习音乐能力的提高
对应急状态下的医学护理实践的分析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