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引领活动 积累学习经验
2019-10-06赵映芳
赵映芳
【摘 要】在数学教学活动当中,为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渲染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应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手段。现如今,在教学过程当中,技术的运用基本能够满足教师的教学要求,但在教学手段当中,“软实力”才是真实力。能够设计恰当的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课堂更加灵活,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对于重难点的讲解等方面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引领;高效课堂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受“问题”质量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应以问题为纽带来组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把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这样就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积累学习经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设计恰当的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此,在小学高年级学数学学习中,开课问题的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能立即引领学生进入到有“思维”的学习过程。
如有位教师在教学“体积和容积”一课时,开课伊始就直接围绕知识点进行提问:“什么是体积”、“你能举例说一说你对体积的认识吗”?显然,五年级学生已经在前期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无论是对“体积”意义的认知和举例,还是比较不同物体间的体积,都能有丰富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因此,本节课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口,开门见山,直接揭题让学生表达对于“体积”的了解,然后让学生通过默读,从阅读材料中寻找答案,自学对原有的认知进行休整和重构,逐步实现体积概念的同化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这样的教学可在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提供给学生一些可进行独自思考、探索的问题,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动力,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和积极探索精神的培养和锻炼,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二、联系生活实际,在探究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不受教材的约束和限制,灵活地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改革教材中的不合理因素,适当增补、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向现实、有趣和富有挑战性转变。
在“体积和容积”一课中,教师以餐巾纸、土豆、纸盒、鸡蛋为教学素材,支撑起“什么是体积”“比较体积的大小”“体积和容积有什么不同”三个核心问题的交流载体。从判断这些物体是否具有体积开始,到这些物体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再到推理联想纸盒的壁不断往里加厚,或者不断向外增厚所带来的变与不变的思考,成功的实现了单一学习素材的多次利用,推进了课堂教学思考的不断深入。尤其在课堂教学环节,更是以“把这些物体根据体积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列”为任务驱使,促使学生根据物品调整思考用不同方法比较物体的体积,這其中就隐含着计数比较和排水试验比较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因此,看似“简单”的学习素材,实际上可以被赋予多元的意义内涵。这样既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及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丰富的学习经验。
三、重视课堂总结,巩固提升学习方法和经验
数学思想方法蕴含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中,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含而不露”是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基本原则,只有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撩开显性的知识面纱,寻求隐性的数学思考,才有可能让学生获得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些感悟。
课堂的小结和总结正是梳理、提点思想方法的最好时机,如本节课教师为了说明“体积就是物体所占空间位置的大小”,可一语道破:你们能坐进去的空间,家长们却坐不进去就是这个道理。又如在“圆环面积”一课的总结中,教师指明:“创造圆环的过程,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实际上就是计算它面积的方法。”其实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是学习数学的重要能力。当学生经历了具体全面的探索过程就能获得一些数学经验,总结学习思路、提炼数学方法、积累学习经验可谓水到渠成。
总之,数学学习的目标,“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生活和进一步发展中所必需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的活动经验。”恰当的问题设计、结合身边实例而开展的有效探究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主要的是能培养出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