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小学德育中“章—卡—星”激励策略的构建与实施

2019-10-06李鼎荣

文理导航 2019年29期
关键词:激励策略德育工作

李鼎荣

【摘 要】在当前的城镇小学德育教育中,依旧存在大班额的教学现状。而在这一现状下,我们尝试建立起“章—卡—星”综合评价奖励制度,旨在通过“章—卡—星”逐级晋升制度起到激励的教育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章—卡—星”的综合评价过程中,针对道德素养、学习态度、学习水平、劳动与交流、艺术与体育、修养与表现等方面展开评价,推进城镇小学德育激励策略的构建与实施。这也是本文的重要研究课题,可保障学生在德育教育中获得应有的学习成果。

【关键词】城镇小学;德育工作;章—卡—星综合评价;激励策略

在城镇小学大班额这一背景之下,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德育教育创新改革要求,我们尝试建立“章—卡—星”综合评价奖励制度,这种新型的评价机制能够让小学生沿着“启明章—启明卡—启明星”这一逐级晋升路线,不断认识新的自我,能够培养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健康发展。我们研究的重点是:探索“章—卡—星”激励策略构建在城镇小学中的有效实施。

一、城镇小学德育“章—卡—星”激励法的提出

如今,城镇小学都面临着班额过大的普遍问题,在德育活动中,学生的人均活动、参与、展示空间等都非常有限。由于班额太大,组织难度加大,所以,除了少数“积极分子”,其他大多数学生只有听的权利、看的义务,无时间、无空间去参与活动、参与探究。全面、全员发展只能是一句“空头支票”。在以往的城镇小学德育教育中,德育教学的奖励评价方式比较单一,教师所采取的评价方式也比较落后,导致德育教育的奖励评价方式没能发挥应有的功能。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城镇小学要立贯彻创新改革的精神,对现有的德育奖励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并创新德育奖励评价方法。

由此,我们通过研究探索,提出了“章—卡—星”奖励办法。这一奖励办法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过程中要努力晋级,从最开始的启明章到接下来的启明卡,再到最高等级的启明星。在奖励评价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人人参与、互相监督、互相评价,这样一来,既解放了教师,又拓展了评价渠道,可有效提高德育奖励评价的质量和有效性。

二、城镇小学德育“章—卡—星”激励法的具体意义

我们探索出了一套科学的“章—卡—星”奖励办法,制定了“章—卡—星”奖励评价制度。这一奖励评价制度,为小学生在德育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具体而言,城镇小学优化构建德育“章—卡—星”奖励评价方法的有效意义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章—卡—星”激励方法可以有效克服以往过于偏重评价结果的弊端,将关注重点放在评价过程这一方面。《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积极采取教学措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因此,“章—卡—星”奖励评价方法具有比较明显的过程性,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阶梯性的稳定成长。

其次,“章—卡—星”激励方法能让学生在合理的目标指引之下逐步前进,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在这一评价方法的影响之下,受到合理的激励,内心的驱动力会随着目标的一步步实现而不断增强。例如,学生会从最小的“我要争取一枚启明章”目标开始,到争取一张“启明卡”,得到一枚“启明星”逐级晋升,这有利于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这一渐进性和目标性都比较强的“章—卡—星”奖励评价方法,显然是符合德育学科的养成教育规律的,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健康发展。

最后,“章—卡—星”激励方法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起积极的求学心态,使其可以主动参与到评价和奖励的过程中,使评价奖励具有持续性和有效性。

三、城镇小学德育“章—卡—星”激励策略的构建及实施

我们探索提出的“章—卡—星”激励方法,是一套比较完整有效的小学生奖励评价方法,旨在鼓励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争章、争卡、争星”,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精神。要构建“章—卡—星”激励策略,并将其落实,要做到以下方面:

(一)小学德育“启明章”激励策略

启明章激励在整个“章—卡—星”激励策略中占基础地位,也是城镇小学开展德育激励教育的初始阶段。教师应积极合理地构建启明章激励策略,初步激励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状态之中。根据城镇小学生在德育学习方面的实际情况,学校可对启明章激励环节的评价内容进行有效明确,如“好学”“努力”“自学”“家庭”等,这些评价内容都可以基本反映小学生现有的学习与生活状况,同时能够激励学生朝着这些方向努力,树立起初步要完成的德育目标。

比如“自学”这一评价内容,一般需要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可以初步塑造学生德育素养与德育学习能力的基础阶段。教师在贯彻落实启明章激励策略的过程中,可以从该激励策略的评价内容入手,有针对性地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投入到德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制定学生自学评价表,涵括自我保健、自我修养及自主作业等方面的内容。自我保健内容可以是安全防范与保护个人視力等;自我修养可以指学生自理能力和自理习惯的培养与形成;自主作业则可以指自主学习、自主劳动及自主探究等内容。学生参与到这些内容的评价过程中,可初步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

(二)小学德育“启明卡”激励策略

启明卡激励是整个“章—卡—星”激励的中级阶段,即要求学生在“启明章”的激励作用下完成了德育学习任务之后,进入到“启明卡”这一激励策略的构建与实施阶段。在这个方面,要求“启明卡”的激励质量和激励效果比“启明章”效果更好,关注点也可以有所改变。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重大荣誉设置“启明卡”,在“启明章”达到一定要求的情况下,学生就可以使用“启明章”换取“启明卡”。

比如,有位学生获得了10枚“启明章”,那么就可以向教师换取一张“启明卡”,意味着学生的重大荣誉已经满足了新一阶段的德育教育要求。教师可以每个星期都统计获得“启明卡”的学生名单,在班级内或者校园内的“启明卡”光荣榜上展示出来,以示表彰。这有利于鼓励学生不断增强德育学习动力。

(三)小学德育“启明星”激励策略

“启明星”激励是整个“章—卡—星”激励的最高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获得5张“启明卡”时,换取一个“启明星”。而这一“启明星”的奖励评价内容可以是“习惯”“进步”“特长”等。例如,教师在学生表现良好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颁发“启明星”。例如“进步”这个方面,一般是指学生在德育学习方面得到的收获,可涵括各学科的单元测试、期中测试、期末成绩,课外实践活动的成绩等。又如在“习惯”这方面,可以包括学习习惯和日常行为习惯。其中,日常行为习惯需要依据《小学生一日常规》进行评价。在这个阶段,教师贯彻落实“启明星”激励策略,其激励效果与质量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

需注意的是,城镇小学在开展“章—卡—星”激励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还需适当地增加“处罚”策略,让学生在德育学习过程中学会反思。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沉痛的过失”这一主题适当地平衡激励与处罚教育。在这个方面,教师可根据过失程度进行相应的惩罚。比如学生违反了班级纪律、影响到整个班级荣誉、给自己的班级抹黑等,都可以酌情处理,将这一处罚教育纳入“章—卡—星”激励体系,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有效评价,以提高“章—卡—星”激励策略的实施效果。

结束语

总之,“章—卡—星”激励法是当前城镇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新型奖励评价方法,有利于充分发挥激励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因此,教师要在了解这一激励法的基本内涵之后,正确认识“章—卡—星”激励法的重要意义,进而积极构建有效的“章—卡—星”激励策略,并将其贯彻落实,从多个方面优化德育的激励教育效果,最终提高小学生的德育学习水平,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参考文献】

[1]黄筱俊.给学生洒下一路星光——谈星卡激励评价[J].新课程(上),2017(13):196

[2]周慧云.基于内容激励理论的小学德育教学实践[J].求知导刊,2017(14):33—34

[3]杨丽.“争章夺星”:唤醒生命成长的原动力[J].教育科学论坛,2014(03):68—69

猜你喜欢

激励策略德育工作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整合的几点思考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高职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励研究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激励策略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开发的激励策略浅谈
高校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激励策略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