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体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2019-10-06石敬东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初中体育渗透

石敬东

【摘要】素质教育提出要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实现整体进步。其中,“体”就是指体育,需要保证初中生的身心健康。为此,初中体育教师便要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优化学生器官发育时,也要考虑体育运动在培养学生品质、锻炼学生毅力等多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从显化体育精神,优化学生心理品质;借助学生运动行为,及时纠正学生不良心理;坚持因材施教,保护学生身心健康三个角度分析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初中体育 心理健康教育 渗透

为了提高我国国民素质,让初中生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教育部早早便将体育列入中考考查范围,目的在于提高师生对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但是,由于一些初中学校长期存在功利性教学思想,所以虽然人们逐步开始重视体育教学,却错误地展开了应试教育,让学生们不断重复应试体育项目動作技能,导致初中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变得越来越差。当学生走出校园之后,就恨不得完全脱离体育运动,根本不能发挥体育课程的教育作用。在新课改下,教育部不仅再一次强调了体育课程对保护学生身体健康的积极作用,还强调了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要求初中体育教师利用体育教学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真正实现健康发展。

一、显化体育精神,优化学生心理品质

体育精神本身就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现在有许多专业的心理辅导工作者都会专门强调运动对优化人们心理品质的重要性。所以,初中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地显化体育精神,突出各个体育项目的优秀品质与体育运动员的可贵精神,丰富初中生的运动感受,激发初中生的积极运动心理。为了保证体育精神的激励作用与启发作用,初中体育教师要认真分析初中生所欠缺的心理品质与运动追求,必要的时候,可以利用学生的偶像渗透体育精神,强化体育精神的育人效果。

田径教学是初中体育学科的重要内容,800米长跑也是中考体育的基本项目。所以,笔者会经常展开800米长跑训练,还会设计一些有利于发展学生毅力的体育游戏。但是,本班大多数学生的心智十分脆弱,每当出现呼吸困难或者双腿酸软的身体情况时,便会立即中止长跑训练。然而,“极点”现象经常出现在中长跑田径训练中,其实是学生产生身体惰性的信号,并不代表长跑训练超出了学生的身体负荷强度。因此,笔者便收集了一些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案例,还以马拉松比赛让学生们意识到坚持的重要性。另外,笔者还要求学生在周末观看《阿甘正传》这部经典电影,学习阿甘这一电影主人公从不放弃的优秀品质。在笔者的激励与鼓舞下,本班学生都产生了很大的干劲,每个人都重燃斗志,努力克服自己的身体反应,消除“极点”现象的负面作用,感受突破自我、实现运动进步所带来的快感与成就感。借助这个案例,笔者着重强调了体育运动所坚守的坚持理念,希望每个学生都可以将这个优良品质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品质,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懂得坚持的意义。

二、借助学生运动行为,及时纠正学生不良心理

初中生一直都被认为是最令人头疼的学生群体。相比较小学生,初中生的独立自主意识更加鲜明,不再是乖乖接受教师教导的孩子,而是渴望自己当家作主,希望教师可以认真倾听与尊重自己的真实想法,急于证明自己已经长大。相比较高中生,初中生还不够成熟,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还未定性,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诱惑与侵蚀,导致初中生很容易走上歪路,也让教师不敢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由自在的成长。再加上客观的社会环境,多数初中生都存在娇气、自私、虚荣、骄傲等不良心理,或多或少都会在体育运动中有所体现。对此,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借助初中生的运动行为深究学生的不良心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

如在篮球教学中,笔者会经常组织篮球对抗赛来训练本班学生的篮球运动能力,希望学生可以在竞技比赛中感受竞技运动的激情与振奋。但是,本班学生存在自私自利的心理问题,如果学生比赛失败,则会把所有的过错都推给自己的队员,一直抨击与批评同组队员,导致篮球小组内部的关系十分不和谐;如果学生比赛成功,则会过分炫耀本队的实力,根本不考虑其他同学落寞的不良情绪。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及时渗透了合作心理教育与人际交往教育,希望学生可以坚守“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竞技精神,培养学生的担当与责任感。为此,笔者专门录制了学生比赛视频,详细记录了本班每一个参赛人员在篮球比赛中的具体表现,希望学生可以自主反思。通过视频,学生发现自己与同组队员的配合度不高是造成比赛失利的根本原因,每个人都是独立战斗,完全违背了篮球运动的团队精神。借此,笔者客观批评了学生的负面心理,希望每个学生都可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将错误推给其他同学。不仅如此,笔者还详细分析了每一个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要发挥的作用,要求学生以集体、团队为主,不要只想着表现自己,否则必将导致比赛失败。另外,学生不能过分看重比赛胜负,重点在于享受竞技比赛的氛围与精神。在本轮心理健康教育下,本班学生都明确认识到了自己的品质问题,也下定决心及时改正,不断优化自己的人际交往行为与运动表现。

三、坚持因材施教,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是针对初中生在体育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当心理问题与行为问题展开的精神辅导活动,必须要对学生有一定的精神刺激才能产生教育效果。但是,初中生的成长环境十分复杂,并非所有的学生都存在同样的心理问题,且有着同一心理问题的学生也并不一定有着相同的问题成因。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该认真、全面、细致观察每一个初中生,坚持因材施教,切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效性,保护初中生的身心健康。

我们班有几个学生每次都在体育运动中尽情展现自己的运动才能,但是有时候却过于逞强,完全忽视了自己的身体承受能力,且不能接受失败与挫折。面对这部分学生,笔者认真向他们分析了根据个人身体素质科学参与运动练习的重要性,希望学生可以稳扎稳打,不要操之过急。但是,这些学生一开始并不听劝,反而会在课后休息时间加大训练强度,生怕自己落后于人。直到后来,这些学生的身体遭受了严重的运动损伤,不得不正视自己的运动能力。于是,笔者再次强调了科学锻炼的重要性。但是,为了避免打击学生自信,使其一蹶不振,笔者也认真分析了每一个学生的运动优势。比如,如果学生耐力较好,笔者会突出他们在长跑训练中的积极表现,让学生明确了解自己的可取之处;如果学生跳跃能力较少,那么笔者便会在跳远、跳高等运动项目中给学生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促使学生重燃运动热情,等等。这就可以让学生们在运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运动能力,避免学生损伤个人身体,还能保护学生的积极运动心理,切实落实心理健康教育。

总而言之,初中体育教师应该要树立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教育思想,将身体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统一起来,借助体育运动的教育作用优化初中生的人格发展,完善初中生的品德素养,为初中生实现人生梦想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郭祖祺.初中生体育锻炼行为与坚韧人格的关系及启示研究[D].南昌大学,2018.

[2]刘苗苗.初中体育生成性教学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7.

[3]王娇.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德育内容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初中体育渗透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