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保罗·塞内维尔的流行钢琴的魅力
2019-10-06成晓东
成晓东
【摘 要】保罗·塞内维尔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流行音乐作曲家,《梦中的婚礼》和《水边的阿迪丽娜》是他众多钢琴作品中较为经典的两首。本文主要从泛音列、自然调式、演奏难度和叙事性这四个视角,来分析保罗·塞内维尔的作品之所以充满魅力、深得大家喜爱的原因。
【关键词】保罗·塞内维尔;流行音乐;创作
中图分类号:J6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5-0045-02
保罗·赛内维尔(Paul de Senneville)是法国著名的流行音乐作曲家,法国达芬(Delphine)唱片公司的董事长和制作人。保罗·塞内维尔创作了百余首作品,每一首都洋溢着浪漫的气息,多首作品在世界广为流传。笔者在这里挑选了两首知名度相对较高的,同时也相对典型的作品来进行分析。这几首作品一经发表,便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尤其是理查德·克莱德曼(Richard Clayderman)演奏的《水边的阿迪丽娜》,创下了法国艺人在全球最高的销售记录,并获得了金钢琴曲。保罗·赛内维尔的作品之所以充满魅力、受人欢迎,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遵循泛音列的原则
泛音列是音乐界乃至科学界公认的声学的一套科学理论,它是音乐中最天然的一种理论,以泛音列为特征创作出的音乐,总是能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所以古今中外的作曲家在进行音乐创作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泛音列的影响。
(一)五度循环链的和声进行方式
在泛音列中,第一个出现的音程是纯八度,紧接着的就是纯五度和纯四度。在和声进行中,上五度(同下四度)进行中,前一和弦预先包含了后一和弦的根音,因为后一和弦出现的鲜明度被削弱了许多,因而很少被使用。而在上四度(同下五度)的和声进行关系中,因为下一个和弦的根音并没有出现在第一个和弦里,所以这样的进行就充满着期待感,再加上最具代表的属到主的倾向,所以上四度的和声进行是最有力度的进行,也是建立和巩固多调性不可缺少的进行。
五度循环链正是根据上四度(即下方五度)强有力的和声进行所形成的和声进行方式。早在三百多年前的巴洛克时期,作曲家们已经开始使用五度循环链的和声进行方式了,但是进入古典主义时期之后,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作曲家只是偶尔使用它。到了20世纪之后,这样的进行方式被流行音乐家们再次使用,并且形成了一种风格,现在大家提及流行音乐,都会想到“Ⅵ-Ⅱ-Ⅴ-Ⅰ”的和声进行方式,这是流行音乐中最典型的进行方式,其原理就是五度循环链的和声进行。
在《梦中的婚礼》的和声进行中,通篇使用了“Ⅰ-Ⅳ-Ⅶ-Ⅲ的”进行,只有在个别乐句结束的地方才会用到“Ⅰ-Ⅳ-Ⅶ-Ⅰ”,以全终止的方式回到主和弦。通篇的五度循环的进行方式,使得整个音乐在强有力的和声进行中连绵不断地向前发展。
在《水边的阿迪丽娜》的主题出现以及之后主题再现的所有地方,和声进行均为“Ⅰ-Ⅱ-Ⅴ-Ⅰ”。这部作品在主题出现的地方使用这样的和声进行方式,说明音乐的情绪进入高点之后,需要有强有力的和声作为支撑,才能使得这里的音乐更好地向前推动。所以,五度循环链的进行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二)上密下疏的原则
传统的泛音列中一共有16个音,由低到高相邻两个音之间构成的音程分别是纯八度、纯五度、纯四度、大三度、小三度、小三度、四个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以及三个小二度。从这样的音程排列来看,越靠下的音程距离越宽,越靠上的音程距离越窄。这样的音的排列方式,最符合天然的音响布局,使得音乐更加清晰,听众能产生的共鸣越多。
《梦中的婚礼》从第一小节开始,左手全程都是和弦分解,而且是在相对较大的音程跨度下进行的和弦分解,使得低音声部给人一种很宽广、厚重的感觉。右手声部在连续倚音级进的方式下进入,音群分布非常密集。从整体上来看,《梦中的婚礼》的音的分布呈现出上密下疏的原则,在音的分布上符合了泛音列的原则,所以呈现出来的音响效果是人们听起来最为舒适的。
《水边的阿迪丽娜》在第一小节中以分解和弦的形式使用了附加大二度的主和弦,从下往上分别为纯五度、纯四度和小二度,在主题进入之后,左右开始使用了和《梦中的婚礼》一样的大跨度的和弦分解的织体,而右手是六度叠置的和声音程的织体。在之后的展开和华彩部分,无论右手的旋律多么紧凑,左手都保持了大跨度的进行方式。从整体上看,《水边的阿迪丽娜》的写作也符合了泛音列上密下疏的原则。
二、自然调式的使用
在传统的西洋大小调中,大调有自然大调与和声大调(旋律大调);小调有自然小调与和声小调(旋律大调)。当我们提及传统的西洋大小调的时候,大家默认都是自然大调与和声小调,因为自然小调缺少了倾向性极强的小二度导音,所以不常被使用。
但是在流行音乐的创作之中,自然调式却是使用最多的一种调式。原因有如下两点:
a.自然调式根据其名称就可以看出来,是最自然状态下的一种调式,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民间调式,来自劳动人民,它是一种可以不经过专业训练就可以接受、演唱的调式。
b.在自然小调的常用和声进行中“Ⅰ-Ⅳ-Ⅶ-Ⅲ-Ⅵ-Ⅱ-Ⅴ-Ⅰ”,前面四个和弦的进行刚好是平行大调的“Ⅵ-Ⅱ-Ⅴ-Ⅰ”,所以在自然小调的进行中也融进了大调的色彩。
综上两点原因,用自然调式进行创作,对于听众来说更容易引起共鸣。
《梦中的婚礼》是g小调,《水邊的阿迪丽娜》是C大调,两首曲子均无转调,因为没有离调和转调的成分在,都用自然调式写成,所以对于听众而已,理解这两首作品就变得容易了许多。
三、演奏难度较低
一首歌曲能否被大家传唱,演唱的难易程度占了很大一部分。同样,一首钢琴曲能否受大家喜爱且经久不息,它的难易程度是需要被重视的。有些曲子虽然好听,但是因为演奏难度大,所以大家只能欣赏,却很难做到自己演奏。但是塞内维尔的大部分曲子,只要有车尔尼599的程度,演奏起来都是很容易的。这样对于听众来说,自己喜欢的曲子,也有能力去演奏,所以他们会更喜欢塞内维尔的曲子。
四、音乐具有叙事性
《梦中的婚礼》这首钢琴曲背后隐匿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位平凡的少年,却爱上了梦之国的公主。他深知自己配不上这个倾国倾城的公主,但是却无法压抑心中的爱,并勇敢地说了出来。被现实打败的他伤心地离开了,心中却无法忘却这位公主。他在离开的日子里刻苦地学习,掌握了多种技能,他以为自己离开了,忙碌起来了,就可以不想她了。但是,对她的思念却越发强烈。六年后,当他回来的时候,发现公主正在举办自己的婚礼,失落的他在最后一刻,为公主挡住了来自刺客发射的弓箭,在公主的怀中死去。整首作品正如标题所示,刻画了这个少年梦中的那个婚礼,虽然无果,但心中却充满幻想与期待。
《水边的阿迪丽娜》这首曲子讲述的希腊神话里的一个美丽传说。在很久之前,有个孤独的塞浦路斯国王,名叫皮格马利翁(Pygmalion),他雕塑了一位美丽的少女,每天对着这位少女痴痴地看,终于有一天,他爱上了这个少女,但是她只是个雕塑……他开始向众神祈祷,希望可以收获自己的爱情。他的真诚打动了爱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爱神赐给了这个雕塑生命。从此,这个国王和少女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该作品不论从速度上还是织体上,都在描述着两个人在大海边幸福生活的场景。
五、小结
保罗·塞内维尔在流行音乐的发展道路上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因为符合泛音列的原则,使用人们感觉最为舒适的自然调式,以及演奏难度较低且音乐具有叙事性四个方面的原因,使他的钢琴作品充满了迷人的魅力,广为流传。
参考文献:
[1] 任达敏.流行音乐与爵士和声学[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