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财政汲取能力
2019-09-30郝婧
郝婧
[摘 要]国家能力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的财政汲取能力,财政汲取能力与国家现代化发展之间有重要联系,为其提供坚实的保障。文章分析国家汲取能力低下的原因以及我国财政汲取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提升国家财政汲取能力的对策与建议,以期进一步深化对国家财政汲取能力的认识,推动财政汲取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国家能力;国家财政汲取;税收
[DOI]10.13939/j.cnki.zgsc.2019.26.041
我国对于财政汲取能力的研究,首由王绍光和胡鞍钢在1993年出版的《國家能力报告》中首次提出,其中对国家能力进行了界定,并指出财政汲取能力是国家汲取全社会资源的能力。其后贾智联、卢洪友等学者都对国家财政汲取能力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值得一提的是,郭继强提出,国家财政汲取能力和国家现代化建设速度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他认为财政能力可以分成四类,其中财政汲取能力作为财政能力之一,在其中占有基础性地位。一个国家要加快发展速度,就必须提升政府的财政汲取能力,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
1 国家汲取能力低下的原因
第一,我国过度集中的行政主导的传统模式导致我国国家权力过大,国家职能范围不合理,与之相对的是国家能力不足。尽管我国在积极改变这一体制,但是由于我国现代化道路前进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政府,中央对地方集权,为改变带来较多困难。政府职能范围过大,政府对资源的控制也较多,政府可以使用大量资源,而社会对国家的制约无力且无效,导致大量权力寻租的出现,权钱交易屡禁不止。
第二,国家权力下渗的过程中存在下渗难的问题,认为国家权力只能延伸到县一级,再往下则由基层社会组织负责社会治理。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权力下渗技术。张静在《基层政权》中提出在国家权力下渗的过程中出现了权力不均衡的现象,国家权力建设过程在基层形成了权力割据地带。国家权力无法下渗到社会基层,这是影响国家财政汲取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三种漏洞的存在使得国家汲取能力下降。逃税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不积极贯彻税法。个人所得税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此外,未经授权的税收减免也是一个漏洞。我国新的财政体制禁止地方政府未经中央政府许可减免税收。然而,个别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利益,常常私自对相关企业进行税收减免。
第四,全球化给民族国家的能力带来了极大挑战。当前,全球化进程对民族国家能力的提升带来极大挑战,跨国公司、国际组织等都在不断对国家能力造成进一步的削弱。全球化对于国家财政汲取能力的弱化也有一定的影响。如蒂布特认为,在满足人口流动不受限制、存在大量辖区政府、各辖区政府税收体制相同、辖区间无利益外溢、信息完备等一系列假设条件的前提下,各地居民可以根据各地方政府提供的不同的公共产品和税负的组合,来自由选择最能满足自己偏好的地方定居,这种迁移被形象地比喻为“用脚投票”。蒂布特的“用脚投票”模型可以使居民自由选择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居民可以在不同的政府管辖区中自由流动,与此同时,这种流动给地方政府的税收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
2 我国财政汲取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财政汲取过程中,汲取成本被忽略。政府在增强财政汲取能力的过程中,往往为了眼前利益,忽视汲取的成本,如环境成本、能源消耗等汲取成本,财政收入成为唯一的目标。如此长久下去,短时间内,财政收入会有提高,但从长期看,会在根本上造成损失,得不偿失。
其次,我国目前的财政汲取能力的评价指标存在问题。国家财政的实力是判断一个国家财政汲取能力的强有力指标之一。简言之,是国家财政在GDP 中的百分比。王绍光通过研究我国 1978—1995 年的财政收入在 GDP 中的比重得出了我国社会资源汲取能力下降的结论。该标准有其明显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缺陷性。这种指标无法衡量资源的实际利用方式。此外,其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国家之间由于资源差异带来的在汲取资源的难易程度上的不同。回归国家学派代表人物乔尔米·格代尔曾指出,在食利国家之中,财政在GDP 中所占比重会很大,但却缺乏对社会的实际影响力。
最后,我国财政体制的问题也影响了国家财政汲取能力。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我国实行统收统支的财政集中体制,地方政府的财政权力则非常少,地方财政首先统一划归中央,再由中央向地方拨款,但由于社会的进步,这种财政体制很快出现了弊端,地方财政积极性受到影响。随后,我国采取了财政包干体制。目前,采用分税制,这一制度较好地克服了之前的种种弊端,但也逐渐暴露出问题。并对地方财政汲取能力有影响。例如,事权和财权不匹配现象较明显。实行分税制改革不仅没有解决中央与地方在财政收支上的悬殊,反而使地方政府千方百计寻求新的方法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例如,某些地区逐年兴起的“土地财政”,把土地岀让金当成了每年固定的财政收入。当地方政府财政出现困难时,便通过土地出让金来缓解危机并对其产生依赖性,加剧地方政府惰性,长此以往,将弱化地方政府的财政汲取能力。
3 提升国家汲取能力对策
第一,国家能力建设要凸显公共性,以公共利益为目的。提升国家财政汲取能力,要更加关注国家能力实现方式的合理性,对于国家财政汲取能力,首要做到财政汲取有合理原因,不能无故随意向社会汲取财政资源,国家的财政汲取要以公共利益为目标,实现公共服务平等性,努力做到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第二,对财政汲取进行制度规范。国家能力建设应该做到将国家权力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国家权力过大会削弱国家能力。因此,要以制度规范对国家权力进行限制,保证国家能力的合理运行。
第三,实现民主治理以加强国家能力建设并提高国家财政汲取能力。通过民主程序,使国家获得合法性,使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增强公众对社会、国家的认同感,增强凝聚力,从而增强国家能力。对于国家财政汲取能力来说,公众参与可以使民众对税收的利用方式更加了解,使人们相信税收有益于提升自己的生活,提升纳税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财政汲取的效率。
第四,增强国家合法性,促进国家财政汲取能力。所谓合法性,是指国家政权能够获得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和服从。一个国家失去了合法性会直接对政治稳定性造成影响。国家能力不能仅仅依靠国家暴力机器的震慑与威胁,更应该使民众因政府的合法性而对其心甘情愿地服从。如果公民认为他们的政府具有合法性,征税就相对容易,所以,增强合法性是提升国家汲取能力的重要途径。
4 结 论
虽然国家财政汲取能力对于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有重要意义,但国家能力增长要有限度,国家能力若是无节制地膨胀,势必会失去意义,带来决策的低效率,机构冗余,出现大量腐败现象,并压抑社会活力。
目前,有不少学者认为应该坚信国家能力,奋力追赶发达国家,这种观点是出于良好的愿望,但往往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忽视外部约束,盲目主张扩张国家能力带来的并非人们所希望的,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观点。我们要做的是实现国家能力平衡,防范社会经济生活失控。
参考文献:
[1]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2]郭继强.全面提高国家汲取财政能力的战略思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6(2):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