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海上“客船”究竟是“邮船”还是“游船”?

2019-09-29周新民

中国科技术语 2019年4期
关键词:客船游船游轮

摘 要:文章在简述了世界邮轮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回顾了船舶行业内的专家和同行对“邮轮”一词被滥用于当代海上旅游业的现状,相继发出了船舶行业专业人士的声音,但多年来收效甚微。笔者再次呼吁,船舶行业用语应与时俱进,规范使用船舶名词——“海上旅游客船”。

关键词:海上旅游;客船;游船;游轮;邮轮

中图分类号:F407.474;U674.1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9.04.010

Is the “Passenger” of the Contemporary Sea Leisure Tourism “Mail Liner” or “Pleasure-Boat”?//ZHOU Xinmin

Abstract:Based on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mail ship,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hip industrys abuse of the term “mail ship” in the ship industry by experts and peers in the shipbuilding industry. The author once again appeals that the language of the ship industry shoul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standardize the use of the ships term “sea travel passenger ship”.

Keywords:  sea tourism; passenger ship; cruise ship; mail ship

2018年7月,上海主流媒体纷纷在头版报道“中共上海市委关于面向全球面向未来 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意见”,其中有“大力促进邮轮全产业链发展,推进国际邮轮母港建设”。

但“邮轮”一词产生于特定的历史阶段,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目前,“邮轮”一词已不是规范的行业用语,新闻传播更要使用规范的船舶名词——“海上旅游客船”,而“游轮”只是俗称。对此,相关主管部门也应尽到管理义务。

一 轮船、邮轮和游轮发展简史

车轮舟:现代轮船的始祖。车轮舟(亦称“车轮舸”“轮桨船”“车船”“车轮战舰”等),据文献记载,早在汉代,以水力推动的水排、水车、水碓(舂米工具)、水磨、水碾等相继出现,及至魏晋南北朝,车轮舟已见萌芽。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东晋末年,刘裕部将王镇恶由黄河乘车轮舟“溯渭(水)而进,舰外不见有(行船)人。北土素无舟楫,莫不惊以为神”。王军舟舰既不挂帆也不运桨,身在舱内的士卒脚踏木轮驱船前行。这是世界上首次出现桨轮船的生动记录,为科技史家所公认。《南齐书·祖冲之传》中记载“又造千里船,于新亭江(今南京附近)试之,日行百余里”。这种“不因风水、施机自运”的千里船,便是车轮舟。

明轮船:轮船之名源于唐代。西方的工业革命碰上了流传千古的东方车轮舟,在1835年英国人史密斯(Smith)发明船舶螺旋桨推进之前,船舶推进主要依靠明轮。明轮起初是指明轮推进器,将利用明轮转动带动叶片拨水来推进的船舶称“明轮船”,后来就简称“明轮”或“轮船”。明轮推进器的前身是人力等带动的轮桨,它的历史长达数百年。明轮推进器与桨、橹等船舶推进工具相比,前进了一大步,但是,结构笨重,效率低,故在一百多年前开始被船用螺旋桨取代,且简称“轮船”。

邮轮:在世界航空运输业出现前,跨洋的邮件、包裹、旅客皆通过海上定线或定期航行的大型客运轮船到达目的地,故将其称“邮船”或“邮轮”。如1913年竣工的澳大利亚皇后号邮轮(R.M.S. Empress of Australia)①,该船中部是客舱,艏部和艉部是货舱,前后两大桅杆上配有装卸货物用的多根起吊货杆。但是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出现与发展,这种跨洋的“载货搭人”邮轮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也有纯用于运输邮件的邮件船或邮务艇(stage boat),一般都由邮政部门拥有。如在20世纪初,上海到汉口的长江沿线上就有专运邮件的“邮务艇”——上海邮政的“鸿飞”号邮务艇。

海上游轮:供旅游者在海上旅游观光活动乘坐的船只。在船舶名词中,游轮应称“旅游客船”,简称“游船”,俗称“游轮”。

游轮可分为远洋型游轮、近岸型游轮和河湖型游轮。各种游轮具有不同的功能,同时也面向不同层次的顾客。 远洋型游轮具有单体规模大、设施功能全、整体档次高等特点;近岸型游轮是一种复合型产品,规模中等,有中端或中高端旅游产品,短程、有特色;河湖型游船,单体规模小,短程产品,面对大众化市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远洋客轮提供更多的娱乐消遣活动和更周到的服务。20世纪,所有现代工业的新式动力机器都用在了游轮上,而到20世纪中叶,西方发达国家在第三产业中衍生出游轮母港,解决了游轮的停泊难题后,游轮得到了更为蓬勃的发展。

中国的游轮起步较晚,到20世纪50年代国内才出现游轮。20世纪50—70年代都属于中国游轮发展的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上半期都属于起步阶段。从90年代后半期到现在,为加速发展期。

二 国内“邮轮”热已“愈演愈烈”

世界上,“邮轮”早已成历史。近年来,却在中国的海运、旅游界掀起热潮,甚至进入造船界、政府部门的行业发展规划文件及媒体报道中,“邮轮”热已“愈演愈烈”,在各类媒体上已成为高频率的用词。这里首先回顾一下近年来“邮轮”一词在政府行业发展规划等文件中出现的情况。

2005年,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0号文件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列有“二十二、水运14.国际邮轮运输”;200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印发促进我国邮轮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交运[2008]1675号);2009年,在《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国发〔2009〕19号)文件中提出:促进和规范邮轮产业发展;2015年8月,國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办发〔2015〕62号文件,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推进邮轮和游艇旅游产业发展”。

此外,“邮轮”一词在船舶行业也有较高的热度。2015年12月1—4日在上海举行“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简称“第18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期间,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军在高级海事论坛上向中外专家做了“贯彻国家战略履行央企责任——全力打造民族品牌豪华邮轮”的主题报告;2015年11月27日出版的《中国船舶报》(T11版)为第18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宣传,整版刊登了记者的特别报道——《豪华邮轮国产化:开启不寻常的征程》。

2017年12月,在上海举行的第19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高级海事论坛,还特地增加了“豪华邮轮”专场学术报告研讨活动。

2018年7月5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上海主流媒体纷纷在头版报道“中共上海市委关于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意见”,其中有“大力促进邮轮全产业链发展,推进国际邮轮母港建设”。

在政府文件,在行业报刊、高端展会及论坛上,“邮轮”一词都有如此热度,难怪各主流媒体也争相用之。只要在百度上键入“邮轮”一词,就会搜索到约134万个相关结果,可见“热度”之高。

三 “邮轮”并非规范的行业用语

对于“邮轮”是否是规范的行业名词术语,近20年来,笔者与少数行业内专家学者一直是持否定态度的。

早在1998年初,作为一名船舶行业的老工程师、专业情报研究者,笔者就很关注“邮轮”一词的用法了。当时,为介绍世界大型旅游客船的发展及建造情况,笔者汇总了2000年前世界上有实力的大型航运公司订造的6万总吨以上的旅游客船的建造计划,以反映海上旅游客船的大型化动向。并根据外文资料,撰写了专业综述《世界海上旅游客船的大型化新动向》[1]。在定稿前,对于究竟是用“邮轮”还是用“海上旅游客船”一词是很犹豫的。查遍学校图书馆收藏的中外文专业词典、行业术语手册、百科全书等工具书,并参考了相关的中外专业文献后,经再三斟酌,最后定稿为“海上旅游客船”。

2010年左右,“邮轮”一词逐渐在各类主流媒体上“热”了起来,并被政府官员、行业主管部门广泛引用,“邮轮”再一次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并对其进行考据。在上海图书馆,查阅了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船舶工程名词》(1998)[2]《海峡两岸船舶工程名词》(2003)[3]及国防出版社出版的《船舶名词术语》(1979)[4]等船舶名词手册,发现这些规范的行业用语中并没有收录“邮轮”一词。

笔者还咨询了当年曾到北京参加《船舶工程名词》出版前审核会议的江苏科技大学原船舶海洋工程系李副主任,他也确认了《船舶工程名词》(1998)中并无“邮轮”一词。

此外,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和上海交通大学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船舶工程辞典》(1988)[5]中,虽有词例“邮船(mail ship)”,但在介绍中也指出,“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它渐趋衰落,现多数已改为不定期的长途旅游船”。

毋庸置疑,在当下,“邮轮”确是不规范的用语。 它有悖于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负责的船舶工程名词审定,有悖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相关规定,不得不说,这是汉语言文字应用中典型的倒退案例,影响广泛,值得各界重视。

2010年9月末,笔者撰写的《“邮轮”已驶入历史》[6]稿件一发出,立即被语言学家、《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先生重视,并很快就在《咬文嚼字》杂志上刊出。

笔者在微博上也常与郝铭鉴先生互动,他对“邮轮”热的看法,可谓一语中的。

@郝铭鉴: 邮轮和游轮之争。同为大型客轮,邮轮兼营邮运,游轮则专事旅游。前者乘的是旅客,后者乘的是游客。邮轮曾大放异彩,但随着航空业的发展,1985年法国法兰西号退出大西洋航线,邮轮时代已经结束。

@郝铭鉴 : 游轮谁都懂,邮轮不一定都懂。凡是不懂的东西都有神秘感,有了高附加值。于是该用游轮的地方都用了邮轮,趋之若鹜。

其实,在船舶行业内也不乏与笔者有相同见解的同行专家,对“邮轮”一词在当代海上旅游行业的“滥用”表示了极大的忧虑。 2003年,大连海事大学的时培育在《科技术语研究》(现《中国科技术语》)发文[7],指出“邮轮”用词的不科学性。在同期的《科技术语研究》还刊登了曾任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船舶海洋工程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和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原常务副秘书长程天柱[8]的文章,认为用“邮轮”一词值得商榷。文中叙述了“邮轮”一词的起源,并明确指出,“邮轮”已为过去的名词,而现在当用“客船”。就连以“战争史研究”著称的阎京生主编,也颇有见地发表了《邮轮与游轮:从交通手段到生活方式》[9]。

事实上,从概念或功能、规模等方面来说,昔日“载货搭人”的“邮轮”与当代“海上旅游客船”,已不能相提并论,不用“海上旅游客船”这一规范的名词,却趋之若鹜使用“邮轮”一词,无疑是汉语用词“形、声、义”的倒退。即便使用俗称“游轮”一词也比用“邮轮”恰当得多。

据中国航运、旅游行业内部不成文的说法,“游船”特指航行于内河的小型游览客船,“游轮”特指长江等大江上的中型旅游客船,“邮轮”特指海上大型豪华旅游客船。但笔者在官方出版的航运业名词中并没有找到这样的分类。

四 cruises是“游”,不是“邮”

休闲度假起源于欧美,对于国人来说是不折不扣的舶来之品。航运公司的英文名称为 cruises,进入中国市场后,怎么翻译呢?

英文单词cruise(单数形式)原义是:巡航,巡游,游弋。比如,巡航导弹的英文翻译是cruise missile。cruise ships译成中文就是“游船”或“游轮”。

但是,当下不少国外的cruises公司名称的中文译名是“邮轮”公司,值得商榷。“邮”是指邮政、信函、包裹等意思(英文為mail,post)。当然事出有因,在20世纪初,由于飞机技术尚不成熟,海船是跨洋出行是重要的交通方式,这些以载人为主的船舶配备了良好的住宿,以便人们在船上度过漫长的跨洋航行时间。大家熟悉的“泰坦尼克”号就是其中之一。远洋客船的航速比货船快,所以跨洋的邮件、包裹主要选择客船来运输,当时这些船舶被部分翻译前辈译为“邮轮”,还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飞机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作为交通工具的“邮轮”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正如中国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铁路客运业的燃煤燃油的传统“火车”大都被淘汰,相继被电力驱动的“动车”“高铁”“磁悬浮”列车等称谓所取代。近年来,铁路客运业还推出了半个月左右的“旅游专列”,“旅游专列”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从甲地到乙地的交通工具了,而是以“旅游”为宗旨的“旅游产品”。

现代的cruise ships是“海上流动的度假村”,配备了自助餐厅、酒吧、咖啡厅、影剧院、健身房、泳池以及各种游乐设施的船舶。它是以旅游目的地为航行目标,以娱乐和休闲为主的大型游船,其功能早已超越了作为客货运输的交通工具。

我们乘坐现代豪华cruise ships是去海上休闲度假旅游,是船上的“游客”,而不是“信函或包裹”。因此,我们应与时俱进,现代 cruise ships的中文翻译应为“旅游客船”或简称“游船”“游轮”。

五 近代历史文献佐证

笔者跨进船舶行业也有半个世纪,50多年前,就爱跑图书馆,爱看报刊。记忆中,昔日“邮轮”鲜见报端。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情况又怎么样呢?

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方便。我们在相关图书馆甚至家中,就能检索老旧期刊全文数据库,就可以在线阅读所需要的古旧文献。如备受史学爱好者和研究人员青睐的“大成故纸堆”网(原名“老旧期刊全文数据库”),它收录了清末自有期刊以来到1949年,中国出版的7000余种报刊,共13万余期,180余万篇文章。

笔者用“邮轮”“客轮”“游船”等主题词在“大成故纸堆”里检索,结果如表1所示。

由以上统计可知,“轮船”在数据库中则高达21 300篇次,而“游轮”则是0篇。从载客兼装部分货物方面来说,“客轮”“班轮”或“客船”的称谓为主流。“邮轮”实质上也是“班轮”,在1932年、1941年的报刊中仅各出现过1篇事关“邮轮”的信息,也佐证了这一史实。令人惊讶的是浏览34篇相关“游船”的篇目,发现“游船”类既包含公园内的小型游览休闲船,也包括大型的海上“环(球)游船”,也就是当代所谓的“海上旅游客船”。

如1930年《航业周刊》以《环(球)游船之巨量食品》为题,报道了昌兴轮船公司的澳大利亚皇后号载客331人做环球海上旅游,其装载的“巨量食品”“令人咋舌”[10]。

如1935年《海王》第8卷第13期以《美国将建十万吨轮船二艘》为题,报道了合众国轮船公司打算订造十万吨级巨型客船,客房5000个,床位12 000个[11]。

这两例“环球海上旅游”报道为我们提供了海上旅游客船在20世纪30年代就被称为“游船”或者“客船”,并没有被称为“邮轮”的历史考据。

至于某些高校将陆上的旅游酒店服务专业、经济延伸为所谓“邮轮专业”“邮轮经济”等称谓,掩盖了“海上旅游服务专业”“海上旅游经济”的实质。笔者认为,这些称谓混淆了船舶建造、运营管理、设备维护的概念。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目录中并没有“邮轮管理”专业,仅有“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

六 各方有责为“海上旅游客船”正名

综上所述,无论是旅游业还是水运业、船舶制造业,行业用语应科学、规范,统一,应与时俱进。20年来,笔者通过相关报刊、新媒体等,不懈努力为“海上旅游客船”正名,也多次向各级专业学会、海事展览会、熟识的高校专业教师、国企船舶制造业高管发出声音。

近年来,“邮轮”更是不断被“升温”,“热度”越来越高。令人担忧的是,各行业主管部门、专家竟在为已成为历史的“邮轮”推波助澜增加“热度”,是不是有误导国民之嫌?岂知,“邮轮”之热,并不利于汉语言文字的对外传播和学习交流。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对“邮船”条目做了如下释义,“海洋上定线、定期航行的大型客运轮船。因为过去水运邮件总是委托这种大型快速客轮运载,所以叫邮船。也叫邮轮”[12]。遗憾的是条目编写者或编审,没有指出世界上“邮船”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这一事实。

目前语言文字工作已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负责,语言政策规划研究中心是否应该重视,组织专项调研,厘清史实,听取各界意见,认真进行评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早日结束这场“邮轮热”。

注释

① Empress of Australia原译为奥斯达利亚皇后,据记载,该船1929年11月14日驶离南安普顿港,以163天的时间环游世界。

参考文献

[1]周新民.世界海上旅游客船的大型化新动向[J].造船技术,1998(3):1-4.

[2]船舶工程名词审委员会.船舶工程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海峡两岸船舶工程名词工作委员会.海峡两岸船舶工程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船舶名词术语编写组.船舶名词术语[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79.

[5]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辞典[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8.

[6]周新民.“邮轮”已驶入历史[J].咬文嚼字,2010(11):4-5.

[7]时培育.“邮轮”当休[J].科技术语研究,2003,5(4):26-27.

[8]程天柱.从“邮轮”到“游船”[J].科技术语研究,2003,5(4):27.

[9]阎京生.邮轮与游轮:从交通手段到生活方式[N].时代周报,2014-04-24.

[10]民瑞.环游船之巨量食品[J].航业周刊,1930,1(5).

[11]美国将建十万吨轮船二艘[J].海王,1935,8(13).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583.

猜你喜欢

客船游船游轮
乘游船
马车与游船
走进游轮里面看一看
乘地中海游轮,寻访古罗马历史
幻影游船
大洋湾乘舟赏樱
来自未来的游轮
努力掌握灾难报道舆论引导主动权—— 新华社关于“东方之星”客船翻沉事件报道简析
太空游船慎开为好
PE管在豪华游轮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