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山羊脑多头蚴病的诊治探究实践

2019-09-28石建勇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黑山羊诊治健康状况

石建勇

摘 要 新时期我国养羊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对与之相关的疫病防控提出了更高要求。实践中为了保持黑山羊良好的健康状况,减少脑多头蚴病的影响,则需要对其诊治方面加以思考,落实好相应的研究工作予以应对。基于此,本文将对黑山羊脑多头蚴病的诊治进行系统阐述。

关键词 黑山羊;脑多头蚴病;诊治;健康状况

重视对黑山羊脑多头蚴病诊治方面的深入探讨,有利于降低养羊风险,减少黑山羊健康方面所受的危险,避免脑多头蚴病影响范围的扩大。因此,在对黑山羊脑多头蚴病进行研究时,应从不同的方面入手,给予其科学诊断及治疗更多的关注,实施好相应的诊治工作计划,从而降低脑多头蚴病在黑山羊养殖过程中发生的概率。

1 黑山羊脑多头蚴病的病原

所谓的脑多头蚴病,是指脑包虫病,是多头绦虫的中绦期幼虫寄生在山羊、绵羊等动物脑及脊髓中的一种寄生虫病,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威胁着黑山羊的健康状况。因此,为了实现对黑山羊脑多头蚴病的科学诊治,则需要对其病原有所了解。在此期间,相关内容包括:(1)脑多头蚴发育为成虫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约为1.5-2.5个月。其呈圆形或椭圆形,为半透明乳白色,大小与所处的寄生部位密切相关。当黑山羊吞食受到多头绦虫感染后的饲草或饮水后,则会被感染,将成为多头蚴的中间宿主。当虫卵进入消化道后卵膜被溶解,六钩蚴逸出并钻入肠粘膜的毛细血管内,而后随血流会达到脑部,最终发育成多头蚴;(2)多头绦虫虫卵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多头蚴,会对被感染后黑山羊的健康状况产生较大影响,若治疗不及时,则会加大黑山羊的养殖成本,制约着经济效益水平的提升。

2 黑山羊脑多头蚴病的临床症状

黑山羊饲养计划实施过程中,为了增强脑多头蚴病的诊治效果,则需要了解其临床症状。具体包括:(1)病羊饮食量减少,行动迟缓,精神萎靡不振;(2)随着病情的加重,病羊会出现贫血、消瘦等现象。当脑多头蚴逐渐增大时,会表现出脑出血的症状,间接地加大了病羊死亡率;(3)感染初期在六钩蚴移行的过程中,会使被感染后的黑山羊脑膜及脑实质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出体温偏高、脉搏加快、躺卧等症状。

3 黑山羊脑多头蚴病的诊治措施

在了解黑山羊多头蚴病原及临床症状的基础上,为了提升其诊治工作水平,增加其中的技术含量,则需要考虑以下措施的使用:

3.1 诊断措施

采用剖检的方式对病死后的黑山羊进行处理,在其大脑额头区发现了乳白色、半透明的多头蚴。同时,结合该病的临床症状,在流行学诊断方式的支持下,对病羊脑部进行触压,会发出鸣叫,有强烈的疼痛感,骨质会变软变薄。诊断工作进行中,也可取出寄生在黑山羊皮下头蚴囊泡进行确诊,确保该病诊断有效性,实现对多头蚴病诊断结果的的整合利用,为相应的防治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最大限度地降低黑山羊的饲养风险。

3.2 防治措施

3.2.1 加强饲养管理,注重驱虫处理。结合黑山羊的饲养状况及多头蚴病的防治要求,落实好羊群活动区域的日常打扫工作,建立好有效的饲养管理机制并实施到位,对黑山羊的饲料、饮水等加以控制,降低多头绦虫虫卵感染现象出现的概念,确保黑山羊养殖过程中多头蚴病防治状况良好性。同时,养殖人员应在当地兽医的指导下,更好地了解多头蚴病的临床症状,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活动,增强黑山羊养殖过程中该疾病防治的专业性。除此之外,养殖人员应在黑山羊多头蚴,落实好驱虫处理工作,用适量的吡喹酮予以应对,每天一次,并对犬类排出的粪便进行深埋处理,从而达到消除多头蚴病原的目的,满足该病科学防治要求,为养羊业长远发展水平的提升打下基础。

3.2.2 重视消毒处理,强化防治意识。根据羊舍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消毒处理,提高多头蚴防治过程中虫卵的处理效率,为黑山羊提供良好的活动环境。同时,养殖人员在黑山羊多头蚴病防治过程也需要强化自身的防治意识,禁止犬类进入羊舍,避免黑山羊食用被污染后的饲草,促使多头蚴病防治内容更加丰富,實现养羊业的科学发展目标。在此期间,也需要养殖人员能够重视黑山羊多头蚴病防治过程中实践经验的积累及利用,并在适量吡喹酮或丙硫苯咪唑的配合作用下,提高该病防治工作质量,促使黑山羊饲养过程中多头蚴病防治更加科学、合理。

3.2.3 落实好隔离处理工作,提高手术治疗方法利用效率。黑山羊养殖过程中,若患上了多头蚴病,则需要对病羊进行隔离处理,落实好这方面的处理工作,避免对其它健康的羊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对于寄生在黑山羊脑表面的虫体,应重视手术治疗方法的高效利用,摘除虫体,提高病羊治愈率。若采用药物治疗方法,可使用双威口服液进行治疗,用药量大小应根据病羊体型大小而定。

3.2.4 加强信息技术使用,优化病羊防治方式。结合黑山羊多头蚴病的高效防治要求,为了增加其防治过程中的技术优势,应加强信息技术使用,将丰富的信息资源整合应用于多头蚴病防治过程中,优化这方面的防治方式,减少对黑山羊健康及养殖效益的影响。同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使黑山羊多头蚴病防治工作开展更具科学性,有利于丰富其防治过程中的技术手段,为多头蚴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避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受到不利影响。除此之外,黑山羊养殖中饲养人员应需要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质,获取多头蚴病防治方面所需的参考信息,促使相应的防治工作开展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这些措施的配合使用,可提高黑山羊脑多头蚴病诊治效率及质量,增加其饲养过程中的经济效益,丰富脑多头蚴病科学应对方面的实践经验。因此,未来在提升黑山羊健康水平的过程中,应重视脑多头蚴病的有效诊断与治疗,确保黑山羊养殖状况良好性,为我国养羊业的更好发展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林爱丽.羊脑多头蚴病的防治技术浅析[J].山东畜牧兽医,2019(04):20-21.

[2]黄智.羊脑多头蚴病的诊断与防治[J].兽医导刊,2018(01):59.

[3]沈国亮.浅谈山羊脑多头蚴病的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7(06):251.

猜你喜欢

黑山羊诊治健康状况
黑山羊和白山羊
山羊过河
赶走你心里的黑山羊
黑山羊的饲喂和育肥要点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诊治新进展
研究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效果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