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音乐教学中视唱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9-09-28禄琪
禄琪
摘要:小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的审美能力、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和奠定音乐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教育阶段。它直接影响学生对于音乐美的感知水平,和对音乐形象的感受与音乐表现的能力。在中小学音乐事业迅猛发展、美育之花到处开放的今天,视唱这门音乐的基础学科在小学阶段也逐渐被重视和利用起来。绝大部分的小学音乐教育者通过对学生视唱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获得了对音乐课的学习更愉悦的体验。那么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来说,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如何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呢?本文阐述了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的几点经验,以供同行们一起交流探讨。
关键词:美育;音乐赏析;视唱;演唱课;小学音乐教育
视唱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指导,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感觉来练习识谱。学生通过视唱大量的音乐旋律,可以获得丰富的音乐养料,提高识谱技能,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识谱视唱水平,增加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的能力。但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视唱并没有被列为一种独立的课型,教材中也没有设定专门练习视唱的相关内容,但视唱却是学生学好音乐课的必要技能之一。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音高、音准能力,还能发掘出学生的音乐潜能和良好的音乐感觉,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和歌唱能力。在现代唱歌课堂上,音乐老师们越来越重视视唱的教学,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视唱教学。
一、视唱训练应从低学段抓起,贯穿整个小学教育阶段
绝大部分的音乐老师在低段学生的教学中,常常忽略对学生视唱能力的培养。在2011版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1—2年级学生要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的乐谱,这就是视唱训练必须在低段学生中抓起的一个重要说明。我们教师可以在完成音符、音阶和一些基本的节奏的教学目标后,适当地在教学内容中加入一些简单的旋律视唱,教学的方式也可以从最简单的音阶开始。例如,在一年级,教师可以将音阶按音高在黑板上排列成阶梯状,用指读的方式,教师指哪一个音,学生就唱哪一个音,这个过程可以加上钢琴的辅助,可以训练学生的音准。这样简单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低学龄段学生的感官与听觉,在不知不觉中就建立了学生的视唱意识。
视唱对于音乐学科教学的作用力是不可小觑的,尤其是在小学这个奠定音乐审美能力最重要的阶段。因此,视唱的教学应该贯穿在整个小学音乐教学中。在低段建立起学生的视唱意识,积累起视唱的基本功后,教师可以循序渐渐地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出现的各种旋律,并为学生创造机会来进行视唱。在经过大量的旋律的视唱联系后,你会惊喜地发现学生的乐感能有很大的提升,随之会对孩子的音乐的感受与表达起到正面的影响。这样的积累对于我们所有类型的课,比如“听赏课”“唱歌课”“综合表演”等课程的教学开展都能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善于利用钢琴来培养视唱能力
钢琴是我们每位音乐教师教学中最必不可少的教具,在对学生进行视唱的训练中,钢琴的作用显得更为突出。它能让学生在看见一条新旋律的时候,通过对听觉的刺激与引导,给到学生准确的参考,让学生在短短时间之内判断自己音的高低。久而久之,学生在能在自己的大脑中建立良好的音高关系,通过视觉与听觉的有效结合,逐步提高视唱的能力。对于在视唱那些小节多、音高起伏大、节奏稍复杂的旋律来说,钢琴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教师可以在唱之前给学生先听,让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个基础的旋律线条,在这样的基础上来视唱。这样的训练模式经过不断重复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
三、视唱能力的培养重在日常积累
視唱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日常的积累练习,教师应该善于发现这些培养视唱能力的机会,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加以训练。
(一)每堂课的课前准备是练习视唱的好时机
在日常的教学中,大部分的音乐教师都习惯在课前准备中设计一些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小活动。这样的小活动类型多种多样,有的是复习上一节课学过的歌曲,有的是玩简单的节奏游戏,有的是结合身体律动来演唱简短的音乐片段等。除此而外,我觉得音乐教师可以适当地将一些旋律的视唱设计在课前活动中。它可以是我们所学歌曲的旋律视唱,这样可以在复习了歌曲的同时,又再一次巩固了视唱的技能。除此而外,老师也可以将新的、简单的旋律与肢体结合,例如拍手、跺脚等肢体动作,以谱面的形式出示在黑板上,让学生跟着琴声,配上动作来视唱旋律。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放松了身体,又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锻炼了视唱的能力。当然,我举的只是最简单的例子,希望通过这个简单的小例子,老师们可以将课前准备这个时间段利用起来,设计出更加有趣更加有效的锻炼视唱能力的活动。
(二)视唱在唱歌课教学中的充分练习
唱歌课是小学音乐教材中占比最大的一类课型,唱歌课也是与视唱结合最紧密的课型。教材中的每一节唱歌课都有完整的谱面,在调查中发现,有的教师在每一首歌曲的学习之前都要带领学生视唱旋律,在旋律唱熟之后才来学习歌词内容。而有一部分老师则不喜欢将旋律的视唱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习惯只让学生在演唱中出现问题时才将旋律提出来视唱。经过这两种不同的课程设计方式的对地,明显能发现第一种在唱歌词前进行旋律视唱的方式能很好地增强学生的视唱能力,同时也能为接下来演唱歌词的环节做好铺垫。如此在唱歌前进行视唱旋律的练习,在形成一种教学习惯之后,能对学生视唱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好地促进作用。
(三)视唱在其他课型中的运用
除了能充分利用唱歌课的教学来提高视唱能力之外,在欣赏课、活动课、综合表演课中也都有涉及旋律的学习,这也是培养孩子视唱能力很好的途径。例如,在很多乐曲欣赏课的教学目标中都要求学生会唱乐曲的主旋律,一些视唱能力强的孩子可以看着乐谱随着音乐就演唱,这样视唱能力强的孩子在对乐曲的鉴赏上就比其他孩子要进入得快得多。再比如,在综合表演课中,常规的教学过程都是先学会了歌曲的演唱再加入表演,那些视唱能力强的孩子就能更高效地完成歌曲部分的学习,而对于视唱能力弱的孩子则会被学唱歌曲环节占去大部分的时间,影响学习的效率。因此,培养良好的视唱能力能很好地作用于所有音乐课型中,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视唱学习应与声乐技巧相结合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不是音乐领域某一单一学科的教育,而应该是多种音乐要素相结合的教育。小学音乐教育阶段塑造的是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因此在视唱能力的培养中,我倡议老师们要将声乐技巧贯穿其中。声乐的魅力是无穷大的,教师在带领孩子练习视唱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教授孩子一些发发声的技巧、声音位置的讲解以及演唱时气息的运用等声乐知识和技术技巧。这样做的作用也并不少,它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歌唱习惯,对于唱歌课的学习能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也能增加学生对声乐这门艺术的认识,感受声乐的魅力;更能通过一个好听的、有质感的声音增强学生对于美好音乐的想象,提高孩子对音乐学科的学习热情。
总之,音乐素养和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重在点滴积累,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是小学音乐课上不可或缺的一个教学过程。音乐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视唱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具备艺术综合素养的学生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