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美国、日本人工智能机器人题材影视作品的人文性特征

2019-09-28单亮张峻巍

艺术大观 2019年14期
关键词:科幻动漫人工智能

单亮?张峻巍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技术,这一技术的人文性与科学性结合尤为紧密;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日本人工智能机器人题材影视作品的人文性特征,指出这些特征着重探讨了人与技术、总之,美国、日本人工智能机器人题材影视作品的人文性特征对于人类如何构建自身命运具有极强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人工智能;科幻;动漫;人类命运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2017年国际主流主流媒体称之为“AI(人工智能)元年”。中国也规划到2030年成为人工智能发展领导者。目前全国有几十所高校都设立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本科专业。可以预见,人工智能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和思想文化上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较于上一次科技革命中的计算机技术、核能技术等,人工智能技术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结合更加紧密。原因在于:前者发展的方向始基于的现实世界的物理法则,而后者的发展方向则指是人类自身的思维意识的特征。人工智能的这一发展指向无疑将会对人类世界带来伦理和哲学上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笔者以为研究美国和日本的人工智能机器人题材影视作品的人文性特征,可以为今后我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以及专业教育提供启发性的参考。

众所周知,自从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美国好莱坞以及日本的动漫产业都生产了大量人工智能机器人题材影视作品,从较早的《铁臂阿童木》到新世纪的《黑客帝国》,这些作品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的巨大影响。参考中国权威的电影评分网站豆瓣网,《铁臂阿童木》《机动战士高达》《攻壳机动队》《变形金刚》《终结者》《黑客帝国》《哆啦A梦》等系列的经典作品的评价者每部都在五万人以上,评分平均都在6.7分以上。因此可以说,上述经典的科幻作品对于中国观众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在讨论中笔者将选取这些经典作品作为研究对象。

一、美国的人工智能机器人题材作品的整体性特征

第一是以“机械战士”的角色类型为主,他们具有模拟人类行为和思想的特性,能够自动地取代或协助人类执行任务,一般是由电脑程序或电子电路来控制机械。例如,在《变形金刚》系列中,外星的“汽車人”与“霸天虎”在地球开展了惊心动魄的善恶之争。而在《机械战警》系列中,男主角墨菲在殉职后被改造为具有机械能力的警察,执行各项任务。

其次,大多数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往往被简单二元归类:破坏者和帮助者。邪恶的人工智能体或是被图谋不轨的坏人掌控,或是服务于极端组织或独裁政府,他们往往都摆脱了人类的控制,打破了人类社会的固有秩序,朝着毁灭世界的方向发展。这类电影的内在逻辑是,“造物主”的动机不纯造成了他们的创造物也具有邪恶本性。这是在用人类的道德标准衡量人工智能,用一种拟人化的手段来描摹非人类的产物。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著名导演卡梅隆的《终结者》系列,两部都由影星施瓦辛格主演,在第一部中,他饰演的终结者机器人T-800的任务是追杀人类精英,为建立机器人的独裁铺平道路,而在第二部中,他饰演的机器人又成了人类的守护者。

第三,擅用人工智能技术所营造虚拟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是沃卓斯基团队的《黑客帝国》系列。主创团队发明了“母体”的概念。“母体”(matrix),本意为矩阵。电影里是指超人工智能建立起来的电脑程序,它创造了一个虚拟世界,它通过把人体的大脑神经系统和“母体”连接在一起,为人体源源不断地输入了电脑系统的感官刺激信号,从而让人类误以为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

二、日本人工智能机器人题材影视作品的整体性特征

相比美国而言,日本的人工智能机器人题材影视作品都是以动漫而非真人电影的形式出现,大致特征有:

首先,儿童可爱型人物占有重要地位。从最早的铁臂阿童木、到闻名世界的哆啦A梦以及阿拉蕾等,人工智能机器人在漫画家的笔下突破了生硬强壮的机械外形,以可爱的外形示人,人物场景更加世俗化,便于让更多群体所喜欢。

其次,人操机甲型角色十分发达。所谓人操机甲就是有人类操作的战斗机械,有些动漫设定机械不具备人工智能意识,比如大部分的《机动战士高达》系列,但也有很多作品中机甲具有智能意识,比如《新世纪福音战士》系列和《战斗妖精雪风》系列。这些具有自主意识的机甲时而与人类配合,时而又反叛人类。比如《新世纪福音战士》中的机甲都有各自的性格,与操作者性格不时会发生冲突,从而将剧情引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最后,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日本的创作者巧妙地将古老的传统文化与科幻题材相结合,大大加深了人工智能机器人题材的历史内涵。以《攻壳机动队2:无罪》为例,片中反复出现了几首日本传统的佛教禅唱《傀儡谣》,借助歌词中的虚无意境,衬托出主人公对于自我和世界认知的迷惘。

三、美国、日本人工智能机器人作品的人文性特征

在分析每日两国相关作品各自特征之后,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从20世纪末开始,美日的动漫和电影行业合作日益密切,因此各自的特点在合作中出现了交融合流的现象,比如美国的《超能陆战队》就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可爱化的成功范例。

首先借助人工智能机器人关注探讨人类与技术的关系。自从1950年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的机器人学三定律的问世以来,人与机器的关系就是此类题材探讨的重点。机器对于人类的服从或背叛就一直科幻作家着重探讨的主题。二战以及冷战使得人类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现代科技具有毁灭人类的能力,因此如何理性谨慎地使用技术,以何种目的发展科技成了科学家和人文学者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在大部分作品中,人工智能机器人可能比人类更加优秀,这种危机感使得相关作品对于技术发展的态度是十分谨慎的。

其次是是探讨了了人与人的关系。可爱类型的作品与硬核机械类型作品在这点上殊途同归。前者从日常家庭伦理角度展现了人类是如何借助高新技术改变生活,调整人际关系的,比如《哆啦A梦》就探讨了日本少年如何与周围人相处成长的故事。而硬核机械类型作品往往借助战争和暴力等极端的情境来拷问人性中的弱点。比如在《新世纪福音战士》中,每次战斗都让主人公碇真嗣更深入意识到内心的自闭倾向。

最后探讨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上述作品中,人工智能技术打破了人类的唯一智慧性特征。这促使人类反思,如果不是唯一的智慧生物,那么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升级自我认知?《攻壳机动队》与《黑客帝国》都探讨的了这一课题,并暗示宗教可能是解答的途径。

总之,美国、日本人工智能机器人题材影视作品的人文性特征对于人类如何构建自身命运具有极强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奇佳.日本动漫艺术概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年.

[2]林韬,王慧婧.科幻电影启示录[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年.

猜你喜欢

科幻动漫人工智能
Burst Your Bubble
未来科幻城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动漫二次元
锋绘动漫
开口笑
锋绘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