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和声材料应用风格述评

2019-09-28刘苹

艺术大观 2019年14期

摘要:和弦是和声风格体现的最直接因素,因而对和声纵向-音响的风格化追求便是作曲家创作中的主要探索内容之一。虽然他们在主题创作上极为注重风格问题,并且广泛吸收中国民族民间音调作为主题音调,但在多声思维与和声写作上,依然以建立在七声自然调式上的三度结构和弦为和声的基本材料。但同时为达到风格的协调一致,也常对三度结构的和弦作五声风格化的处理。通常作曲家较多注意在不破坏各种五声调式风格前提下,广泛运用七声三度结构和弦与五声性调式旋律相结合,另外,为特定的色彩、效果或表现的需要,有时在作品的局部,作曲家也会采用纯五声风格的五声纵合化和弦,甚至是其他音程叠置规律的和弦,以增强旋律的民族韵律和色彩。

关键词:和弦结构;三度叠置;非三度叠置;五声纵合化和弦

一、以三度叠置为主的功能性和弦

黎英海的理论专著《汉族调式及其和声》是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著作,它是我国第一部较权威、系统的民族和声方面的论著系统论述五声性调式及其和声处理的学术专著。这部专著的为五声性旋律与三度叠置的和声相适应方面,提供了基本的处理方法。这部著作中总结出非三度叠置的和弦只能在基本和声中有条件的采用,应由五声音阶音级进到某一和弦的构成音中引申出来,由于它們的色彩变化少,容易造成和声的单调与贫乏,最好不要滥用。本书研究对象是汉族调式及其和声问题,汉族是我国主要民族,在音乐文化方面历史悠久,文献丰富,影响较大,研究汉族的音乐问题对发展我国音乐事业具有很大的意义。在谢功成、马国华等著的《和声学基础教程》认为五声性调式中的各级和弦与大小调体系一样,应以三度和弦叠置的和弦为主。在张谷密《五声性旋律的和声配置(下)》中提道:“就一般情况来说,还是以三度结构为主,在一些需要的地方穿插应用其他各种非三度结构和弦,求得变化,在变化中造成对比,这样才能产生丰富的色彩效果,才能既有色彩性又有动力性”。吴式楷的《和声学教程》中指出:“非三度叠置的和弦对加强五声性民族风格有着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和弦本身缺乏功能力度和转位变化,因此在实际创作中只能处于从属地位,主要是为了取得与三度叠置和弦不同的特殊效果和适应旋律进行而在纵向关系上自然形成的,还是主要以三度叠置的和弦为主”。

主张使用三度叠置和弦,那么怎样符合中国五声性调整?怎样使和声民族化?成为作曲家不断探索的问题。三度结构和弦是建立在七声自然调式基础上的,当它们与五声调式旋律相结合时,旋律中的五声反映到和声中,会使三度结构和弦的构成音产生或是五声骨干音,或是五声外音的效果。因而为减弱这种可能产生的风格上的矛盾,作曲家在创作中主要运用了省略音和弦;附加音和弦以及省略、附加音和弦等方法来解决风格协调的问题。

二、以非三度叠置为主的色彩性和弦

三度叠置是建立在西方传统和弦结构基础之上,进行音的省略和附加等手法向民族化风格靠拢,随着作曲家们和声风格化探索的快步前行、为使民族风格更为明确,在和弦结构方面以非三度叠置的和弦结构被作曲家运用于创作中。非三度结构和弦的运用,主要是从和弦形式上打破传统和声的三度叠置结构,使和弦的结构形态更为自由、更为多样化。主要运用了四度及四度结构和弦;五度及五度结构和弦及二度及二度结构和弦。王震亚《五声音阶及其和声》一文中认为“以四五度叠置构成的和弦才能和五声调式以隔一音的方式产生五声音阶的和弦,同时主张在创作中尽量多地使用这些五声性和弦”。樊祖荫的《四、五度结构与二度结构的和声方法——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之一》中对四度、五度、二度在单独使用时的音程写法,以及组合使用的和弦写法进行详细说明并配以谱例。沈丹的《对我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特点的应用研究》一文中指出“调式是和弦产生的基础,调式的多样性相应的导致了和弦的多种结构”刘学严在《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及风格手法》一书中认为五声性调式的和声材料,不只是清一色的三度叠置,而应以非三度结构的多种多样的和弦为主要和声材料。

三、结论

通过我国音乐学者坚持不懈的研究工作,使和弦结构具有民族化特征,无论是主张采用三度叠置还是采用非三度叠置的和弦结构,为了使其关于民族五声旋律详解和,采用和弦外音、偏音等来保证证和弦的功能性与色彩从并存方式近年来的中国风格音乐创作中,在和弦结构与和声配置方面,作曲家们的思维变得更加开放与活跃,对于不同结构的和弦在使用时亦更加大胆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学严.论复合功能、复合和弦及调性重叠——《中国五声

性调式和声及风格手法》第十五章、第二十二章[J].乐府

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3(01):16-23.

[2]刘学严.桑桐的和声风格与手法[J].音乐研究,1984(02):9-

21+7.

[3]刘康华.和声运用中和弦结构的风格化处理(下)——论纯五

声和声材料的构成、运用思维与处理技法[J].中央音乐学

院学报,2018(03):35-46.

[4]苏夏.和声民族化的历史和现状[J].音乐研究,1981(03):

27-43.

作者简介:刘苹,济南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