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潮剧的演变看多元化时代下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创新

2019-09-28王少帅薛锟媛

艺术大观 2019年14期
关键词:潮剧戏曲广东

王少帅?薛锟媛

摘要:潮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潮州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下语境中,传统戏曲因内容和形式的问题,越来越被边缘化。本文在严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在广东潮汕地区开展潮剧保护和剧本创作的创新活动,结合2019年度广东白云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多元时代地方戏的传承与创新这一话题做一探究。

关键词:地方戏;传承;创新

一、以潮剧为代表的地方戏发展历程

研究地方戏时,必须将其置于所衍生得土壤,并对其历程做梳理。以潮剧为例,潮剧是广东土壤上开出的一朵艺术奇葩,因其对潮汕方言的粘连性极强,潮剧对听众的选择也进行了自我划定,即使是广东人,非潮汕地区的也未必能深入的进行欣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潮剧走出家门,但又绝对保护了潮剧的原生性和纯粹性。

潮剧同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宋元时期的南戏在各地逐渐演化,后至广东潮州地区形成潮剧,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潮剧在吸收各类声腔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本地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形式和風格。

20世纪20年代,旅居泰国的潮汕青年知识分子受“五四”运动的影响,组织“青年觉悟社”,举起改良潮剧的旗帜,陆续把当时上映的电影改编为潮剧,使潮剧文明戏盛极一时。

1939年潮汕沦陷后潮剧逐渐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文艺得到重视,潮剧又得以复兴。潮剧过去一直实行童伶制,小生、花旦等均由儿童艺人担任,但随着艺人长大,声音改变,即被淘汰,这严重阻碍潮剧艺术的发展。50年代,童伶制被废除,潮剧在各方面锐意改革,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演员,焕发出新的光彩。到60年代,各地专业与业余的剧团发展到近200个,出现广受好评的第一代潮剧“五朵金花”,并先后2次进京演出。

“文革”期间,地方剧团几乎全被解散,至七十年代末才得恢复。八十年代,潮剧复苏,在政策的支持下呈现新的景象。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济济一堂,社会上的文人学者也无微不至地关注着潮剧,潮剧在当时达到了一个高峰。

二、地方戏的危机

现代丰富多彩的娱乐方式打破了过去相对单调的形式。新时代下的娱乐方式互动与参与性强,地方戏无法适应新时期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自然受到冲击,发展极为艰难,具体表现为:

(一)演出市场不景气。现代生活节奏日渐加快,坐在戏院看一场戏的娱乐方式已经不被人们所青睐,人们更愿意选择观看视觉冲击力强的电视电影等来消遣空闲时间。这也导致了戏曲票房逐渐降低,剧团的收入不可观。

(二)受众群体日渐减少,后继无人。在多元化时代,取代戏曲的是各种各样影视产品等。另外,由于地方政府对戏曲人才培养的政策不够完善,部分剧团经营不佳,使得原本很多戏曲演员对未来失去信心,产生了消极心理,甚至有了转行的想法。

(三)戏曲是凝聚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无论在唱腔或者唱词都具有一定的高雅性和连贯性。由于这个特点,也要求了观众应该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理解剧中人物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地方戏更趋于特色化,其传播范围和接受程度就更小了。

三、地方戏传承与创新对策

针对上文所论述的地方戏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危机,笔者结合项目调研结果在此提出几点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政府加大支持,完善各方面机制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十分重要。振兴地方戏,需要政府设立专项保护资金并落实相关部门对传统文化传承建设和宣传,同时完善各方面机制,培养专项人才,鼓励创作。

(二)提高创作质量,创新剧本形式

好的表演离不开好的剧本,剧本创作应该创新的观点。剧本创作要“雅俗共赏”“人文关怀”“扬长避短”,让现代地方戏更符合当代人的喜好。另外,也要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通过各方面改造,给观众带来新的体验和享受。

(三)戏教结合,培养人才

结合国家已经出台的“非遗进校园”政策,可以开展“戏曲进校园”“戏曲第二课堂”等多种培养戏曲人才的系列活动。在地方可以定向培养,为戏曲的传承注入新鲜血液。打破传统文化后继无人的窘况。

四、结语

地方戏的繁荣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大系传承与发展的充要条件,在多元化时代下,振兴地方戏更是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在人人皆知此项任务艰巨,挑战重重的当下,我们仍然相信,针对性的措施和长久的关注定能使枯木逢春,让地方戏得到中兴,为非物质文化的大典中再添笔墨。

参考文献:

[1]江万丰.地方戏曲研究保护[Z].襄阳年鉴,2016.

[2]叶长海.中国戏剧研究[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3]曾艺烘.试论潮剧的传承与保护[J].戏剧研究,

2015(08):59-60.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9年度广东白云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多元时代下地方戏的传承与创新”的最终成果,项目编号201910822095。

作者简介:王少帅(1990年10月-),男,汉族,陕西咸阳人,广东白云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戏剧与影视学;薛锟媛(2000年7月-),女,汉族,广东潮州人,广东白云学院,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潮剧戏曲广东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戏曲从哪里来
非遗项目
“革命三谭”:推动广东党团组织发展壮大
传统戏曲
南国奇葩——潮剧
“粤来粤美”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
对爸爸妈妈说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