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赛博朋克风格下科幻电影的创作

2019-09-28钟智杰

艺术大观 2019年15期
关键词:科幻电影人物形象人性

摘要:影片《银翼杀手》是雷德利·斯科特导演拍摄制作的一部科幻电影,影片以“赛博朋克”式的影片风格探讨了科技高度发达之后的未来以及人类生存的现状,成为科幻类型片中举足重轻的影片之一。本文将以此片为例,浅析其影片风格、人物形象塑造和主题内涵。

关键词:科幻电影;人物形象;赛博朋克;人性

一、引言

科幻片作为好莱坞电影类型片的重要组成部分,经久不衰。在当今高度紧张的社会竞争环境中,大众无疑需要一种超脱现实的梦境来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科幻片则取代了过去神话给人带来的精神寄托,成为电影中的一片人类独特的精神放逐之地[1]。

二、《银翼杀手》的故事梗概与艺术风格

影片《银翼杀手》讲述了在2049年,第九代复制人出现,他们的工作是猎杀旧型号的复制人,主人公K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却无意中发现了关于复制人更多的秘密——原来复制人可以依靠生育完成自我繁殖。而K根据记忆猜测自己就是生育出来的后代,在追踪秘密的时候答案却被再一次颠覆,K也在这个过程中最终死去,却也完成了自我的救赎。影片整体风格灰暗、阴冷,充满悲观主义色彩,或许对于未来带给人类更多的是未知与恐惧。

三、后工业时代所带来的赛博朋克风格科幻电影的兴起

20世纪60年代以来,多个国家进入了后工业时代,也让人们对机械文明再次反思,同时数字技术的发展也给了电影创作者更多想象的空间。影片《銀翼杀手》灵感去采取科幻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给观众展现了未来人类生存的现状的同时,深刻又残酷地对人性进行了剖析,在影片中复制人除了寿命和能力与真实人类有一定差别以外,和人类最大区别则是情感的有无。早期的科幻电影在叙事过程中往往注重矛盾冲突,而人物显得相对于比较单一,依靠特效和情节冲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例如《黑客帝国》《星球大战》等早期科幻片,这些影片人物形象扁平化,较少能深入地对人性进行解释和反思。对于早期科幻片来说浩瀚无垠的外太空和令人眼花缭乱的科技产物更能使得观影者获得直接的快感,但是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类影片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大众的审美需求。《银翼杀手》第一部之所以票房惨败则是因为对人性的过渡描述,而当观众再次回味这部影片时候发现原来科幻片也可以这样去创作。同理《银翼杀手2049》延续了前作的风格,主人公K作为一个复制人拥有非比寻常的能力,但是却并非一位“超级英雄”,他的家门口被涂上辱骂的单词,对于他来说“复制人”的身份让他饱受歧视和侮辱。当他发现自己也许是一个真正的人类的时候,内心充满希望与期许,认为一切将会改变。往往有多少希望,就会有多大的失望,在自己寻求答案的最终却发现,自己并非人类仍然是一个复制人,他内心动摇了——K是如此希望自己是一个普通人,那种身为普通人的自由与美好是他梦寐以求的。于是才会决定反抗自己的上级,帮助迪卡德父女二人相见,也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福特斯的《小说面面观》中把人物分为扁平化人物和圆形人物,圆形人物则一般是指更加多变,性格更加丰满的人物形象,往往会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刻画人物性格,更真实、深入地揭示人性的变化和复杂,同时也会给观众带来多面地、立体的可感印象,触动观众内心深处。而正是这样的人物形象,才会让观众对K产生情感认同,通过他看到人性微弱的光芒。[2]

四、赛博朋克风格科幻电影的兴起背后的深层思考

近年来,科幻电影不约而同地采用了“赛博朋克”元素,颠覆了人们传统的世界观,以往的科幻电影让观众思考的是“将来会不会发生”,而《银翼杀手》这部电影则让观众想到“也许这就是未来的世界”,因为世界总归千变万化,可人性别无二致。赛博朋克一词直译过来的含义就是网络朋克,网络再次可以延伸理解为未来的高科技世界,而朋克则是一种反叛、反传统的代表词语。鲍德里亚说我们所处的环境因为科技的发展而逃离了“真、非真”的范畴,来到一个“超真实”的世界中,对于影片中的复制人来说就处于一种超真实的状态。主人公k作为一个复制人,虽然是作为人类的一种机械复制,但是在意识层面具有了与人相似的思维情感,影片中对于k找寻遗留的孩子的过程也是在反复探讨“我到底是谁?是不是真实的人类?”这个问题。其次,在赛博朋克电影中,模糊了“国家”的意识形态。《银翼杀手》中泰勒公司则成了未来世界的主导者之一,他们制造了“比人更厉害”的复制人,反之复制人的觉醒也不是基于集体意识的觉醒,然后由于某些因素起身反抗,或者再次凝视自身自我价值(状态),追本溯源其实也是一种资本技术与个人之间的对立。

五、结语

《银翼杀手》这部电影不仅展现了一个后工业时代的末世景象,也展现了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中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3]。也许我们都希望未来无限美好,但是这部电影却给观众沉重的一击:或许未来并非想象的那样,也许充满暴力、污染严重、阶级分明。可是就算这样我们也仍然相信不论纵使在黑暗深处,也会有最微弱的光明。

参考文献:

[1]程英.科幻电影的叙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2]龚琛洁.赛博科幻电影与技术理性批判[J].戏剧之

家,2018(20):12-13.

作者简介:钟智杰(1998-),男,汉族,江西赣州人,本科在读,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科幻电影人物形象人性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学习”反人性吗
意聊
科幻电影五问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让人物形象定格在经典细节上
科幻电影世界的机器人之父—阿西莫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