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联合药物治疗糖尿病性外展神经麻痹效果研究

2019-09-28王增英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7期
关键词:运动障碍眼球差值

王增英

(开滦总医院康复医院康复科,河北唐山 063000)

糖尿病性外展神经麻痹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性外展神经麻痹作为眼肌麻痹的一项,属于中枢神经病变的常见类型,主要是由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引发神经缺氧缺,导致该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发生功能障碍[1]。糖尿病性外展神经麻痹临床表现为眼球向外运动障碍、复视等,患者在发病期间常伴有头晕、走路不稳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2]。该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为研究时段,联合针灸及药物治疗,探究其对糖尿病性外展神经麻痹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53例糖尿病性外展神经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进行研究比较。对照组共26例,男性11例,女性1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4.4±8.7)岁,左眼患病 17例,右眼患病 9例;观察组共27例,男性13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5.3±8.5)岁,左眼患病16例,右眼患病1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糖尿病性外展神经麻痹临床诊断标准[3];②患者及家属同意进行该研究,并签署相关责任书;③本院伦理委员会对该研究同意批准;排除标准:①先天性糖尿病性外展神经麻痹患者;②合并心、肝、肾脏以及有肿瘤疾病的患者;③丧失意识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给予注射复方樟柳碱、肌肉注射B族维生素,连续治疗14 d。

1.2.2 观察组方法 选穴:病侧的太阳穴、瞳子髎穴、球后穴、鱼腰穴、四白穴、丝竹空穴,双侧的风池穴、太冲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合谷穴;具体操作:患者取坐位,采用75%浓度的医用酒精棉球对穴位消毒,各穴位进针约0.5寸,进针后行平补平泻。丝竹空穴朝鱼腰穴方向平刺0.5寸、进行小幅度捻转,瞳子髎穴直刺0.5寸左右,球后穴向视神经方向斜刺0.5寸,太阳穴向后斜刺0.5寸,行小幅度捻转,四白穴直刺0.5寸,行小幅度捻转,风池穴、太冲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合谷穴直刺进针0.5~1寸。各穴位留针30分钟。1次/d,每周连续治疗5 d,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最大复视角度:患者佩戴红蓝眼镜进行双眼视像分离、检测九个标准眼位的复视情况,由计算机记录标准眼位的复视分离角度及检测图谱,取最大复视角度的数值;(2)双眼运动差值:采用照相机对患者的双眼移动距离进行拍照,导入计算机测算双眼瞳孔中心点距目外眦的距离;(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为眼斜、复视、恶心、头晕、代偿头位;(4)治疗效果[4-5]分为显效(眼球运动障碍及复视基本恢复)、有效(患眼复视症状或眼球运动障碍较改善)、无效(患眼复视症状或眼球运动障碍无明显变化)、痊愈 (复视症状消失,双眼眼球运动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最大复视角度、双眼运动差值比较采用t检验,用(±s)表示,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有效率采用χ2检验,用[n(%)]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最大复视角度、双眼运动差值

治疗前,两组的双眼运动差值、最大复视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双眼运动差值低于对照组,最大复视角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患者的最大复视角度、双眼运动差值对比分析(±s)

表1 患者的最大复视角度、双眼运动差值对比分析(±s)

组别双眼运动差值治疗前 治疗后最大复视角度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27)对照组(n=26)t值P值13.3±2.113.6±2.40.8320.0960.0±0.09.7±1.52.4130.01522.9±2.821.8±2.70.9740.0851.7±0.310.7±2.62.3950.019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包括眼斜、复视、头晕、恶心、代偿头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2.3 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包括(显效、有效、治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

3 讨论

外展神经麻痹,中医学称为“视歧两物”“斜视”,中医认为由于患者体内肝风内动、风邪上扰、气血亏虚、痰湿阻络、阴阳失调等引起。西医认为主要由糖尿病、遗传、炎症、血管等疾病发生病变引起。糖尿病性外展神经麻痹主要是糖尿病的多种并发症之一,外直肌麻痹致使患者收缩功能下降或消失,眼球运动功能产生障碍,内直肌的牵扯使眼睛内眦,视物时产生复视现象。西医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使用扩血管、B族维生素、营养神经等药物,不仅不良反应大,且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中医针灸治疗由于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无副作用等优点受到患者及医疗工作者的认可。

中医讲“五脏六腑之气皆上行于目”,各个脏腑的病变均会在眼部相应部位发生病理反应。手阳明经的合谷穴、曲池穴是治疗眼部疾病的常用穴位,足阳明经自眼部发出,局部的四白穴、承泣穴、远部的足三里穴均能发挥治疗效果。肝主目,与胆经相表里,取针灸督脉于足太阳、足少阳部,可达到治疗眼部疾病的效果。进行局部取穴能够刺激眼神经及肌肉腱膜,进一步促进神经肌肉的功能恢复,改善眼部微循环、配合药物治疗,能够为麻痹肌肉提供营养环境,调节眼部系统功能。在该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双眼运动差值、最大复视角度、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治疗效果升高。

猜你喜欢

运动障碍眼球差值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运动障碍临床分析☆
抓人眼球
抓人眼球
基于古今文献的运动障碍选穴规律探析
差值法巧求刚体转动惯量
如何在1分钟之内抓住读者的眼球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晚期帕金森病治疗的新进展
眼球经济(yǎn qiú jīng jì)[目玉経済]
基于区域最大值与平均值差值的动态背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