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关键技术与质量把控探析

2019-09-27俞晶晶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随着人口与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物拔地而起,已成为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重点类型。主体结构是高层建筑的框架,对整体建筑物质量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高层建筑主体机构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简单介绍,其次对有关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关键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高层建筑物相对于中低层建筑物来说,有着一定难度与较高要求,因此要严格管控高层建筑物施工,尤其是主体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1、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是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工程的三大关键部分,故从这三方面介绍此类工程的施工技术。

1.1 钢筋工程技术

钢筋工程是高层建筑主体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工作就是材料采购、钢筋处理、钢筋连接。材料采购必须按照规范与标准。在钢筋下料中,要严格依据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同时要在施工之前进行施工量计算并做好充分前期准备,按照下料单进行钢筋加工,选准焊接与绑扎位置,控制好钢条数量,保证工程质量检验合格。

1.2 模板工程技术

在模板工程施工中,有关人员要从自身角度全方位保障模板质量。首先要明确此工程模板质量具体标准,确保构件尺寸规格符合规定,以防轴线位置出现偏差。其次要保证模板刚硬度符合工程规范,从而可承受住混凝土重量,同时确保模板工程整体的抗压性与施工承载力。最后通过综合考虑择选出最优施工方案,确保材料质量、材料使用寿命、施工技术、整体结构等的合理性。

1.3 混凝土工程技术

在混凝土工程中,重点需要考虑温度应力,温度应力指的是混凝土内外在不同温度下会产生一定的应力,一般可采用控制内外温差的方式减弱该应力。混凝土析离现象是一种严重的质量问题,必须有专人观察与检测。在大型混凝土工程中,要注意降低水泥的水化热,可选择稳定性较好的水泥作为施工原料,并确保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合理性。

2、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设计控制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是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在进行主体结构方案设计时,设计人员要进行现场考察,按照工程现场实际情况优化设计方案,并做好设计交底,把设计要点清晰标示或准确告知有关施工人员。不要在工程设计完成之后就退出工程建设,应对施工现场及时进行技术指导,综合听取现场施工人员的意见,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1]。

2.2 材料控制

材料控制是质量控制的根本性措施。对材料的控制分为两个阶段,钢筋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前与钢筋运到施工现场时。在前一阶段,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各相关人员要对材料提供方的信誉度及相关证书进行细致审查,确保进场前材料的合格性,若材料大面积不合格则需更换合作厂家。在后一阶段,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要严格验收,并按照标准存放原材料,如进行分类堆放、做好防雨工作、采取措施进行防潮、标明材料详细信息等。

在模板工程材料控制中,按照模型进行模板制作时,应保证模板表面的清洁度,同时在细致清洁之后还要使用相应的脱模剂,并确保模板被完全水平放样与安装,严格检查背楞、对拉螺丝、三角撑等构件的牢固性。

在混凝土工程材料控制中,除了要严格遵循上述所说的基本材料控制措施,还要制定对应的紧急方案,并配备专业技术员值岗监督材料供应,使混凝土配合比及强度与施工方案完全匹配,且要做好混凝土坍落度实验。

2.3 技术控制

从整体施工技术来说,要切实保证施工技术的规范性、标准性,不可随意改变施工顺序、混凝土结构刚度、工程工期等。

2.3.1 钢筋工程技术控制

第一,在钢筋连接中,首先在钢筋套丝过程中,要调直弯曲钢筋,保证端头平直,定期更换滚轮丝与刀片,并加入切削液,天气寒冷时还要加入防冻液。其次,要进行钢筋丝头检查,并去除塑料螺丝帽,严格摒除不合格钢筋。最后钢筋使用力矩扳手检查钢筋连接接头,并做好合格标记、现场记录,及时更换端头钢筋,接头合格率必须为百分之百。

第二,在外框与核心筒连接中,应采用后期植筋的方式,确保二者有效连接。同时在布置植筋孔定位后,要利用钢筋探测仪探查此部位钢筋是否受力,若受力则及时变更植筋孔位置,且植筋要在模板安插之前。对于较小结构,宜采用气锤式或电动式中冲击钻,植筋胶正在凝固时不要晃动钢筋[2]。

第三,在型钢柱顶端箍筋中,要在型钢柱顶端与钢梁连接处焊接搭筋板,再把顶端箍筋焊接在搭筋板上,同时要在搭筋板上焊接套筒,最后再把穿射钢筋焊接在顶部箍筋上,进一步增强稳固性。

2.3.2 模板工程技术控制

在模板制作、拼接中,首先要使模板制作规范一定程度上严于国家标准规范,其次要安排人员全程跟踪模板制作流程,严格控制产品的合格率,势必要使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最后,在模板拼接后要经过具备专业资质的检验人员的确认,在确认合格之后,再进行施工。

2.3.3混凝土工程技术控制

第一,浇筑前要对钢筋、模板进行复检。

第二,要对混凝土浇筑方案进行探讨与审查,将施工现场环境全面考虑于其中,如劳动力、施工范围大小、混凝土泵车可停留的位置、先后步骤、施工缝与或后浇带产生与否等。

第三,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确保每一处混凝土振捣均匀,特别是在柱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使振捣棒接触到柱底部,必须要配备专职人员进行混凝土振捣检测。同时要确保浇筑与测量同时进行,控制好标高与平整度,及时进行细部处理,如收毛、拉面[3]。

最后,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相关负责人要进行定时养护,防止混凝土开裂。

结语:

综上来看,基于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重要性,施工单位要从关键技术着手,在了解实际施工过程与要点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进行质量控制,为整体工程合格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承贵.解析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方案[J].建材与装饰,2017(3):68-69.

[2]孙健森.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专业边缘问题处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16):359.

[3]马粮.建筑工程主體结构工程技术论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6):00022-00022.

作者简介:

俞晶晶,浙江珑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猜你喜欢

质量控制措施
提高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编制质量的措施分析
现浇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施工难点与质量控制措施(2)
电气设备安装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
油田储罐安装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环境噪声监测探析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重点难点解析
浅析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浅议公路大桥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
针对道桥施工中出现的钢筋问题原因与防治对策探究
桥梁预应力管道压浆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