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诗,学写作(九)
2019-09-27于晓冰
于晓冰
今晨京城又下雨了。这已是入秋以来的第二场雨。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秋风秋雨总给人以萧瑟之感。“秋风秋雨愁煞人”,鉴湖女侠秋瑾的遗言在这样的天气里最能打动人心。这诗句并不是秋瑾的原创,她引用的是清代诗人陶宗亮的《秋暮遣怀》:“篱前黄菊未开花,寂寞清樽冷怀抱。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
悲秋伤秋这种情绪并非自秋瑾始,古已有之,所谓“春女感阳则思,秋士遇阴则悲”。伤秋悲秋是描写秋天的古诗文中最常见的基调。比如: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李白《菩萨蛮》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欧阳修《秋声赋》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
唐代诗人刘禹锡却独出心裁,不人云亦云,写出了自己对秋天的独特感受。他写的《秋词》也因此成为描写秋天的诗文中的千古名篇。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用极简洁的一句话概括了古人逢秋伤悲的传统,极言悲秋传统之久远之固化,接下来的一句“我言秋日胜春朝”语气陡然一转,平地奇峰突起,道出自己的与众不同。“自古逢秋悲寂寥”的主语是大多数人,而“我”则与这大多数人不同,通过这一鲜明的对比凸显了诗人的自信。
只亮明观点远远不够,还要阐述理由。“晴空一鹤排云上”,短短七个字,就勾勒出一幅极壮美的画面,晴空让人心情格外开阔,而“排云”则写出了白鹤直冲九霄的气势。注意,是一只鹤,而不是一群鹤。这一只鹤,更显出与众不同来,显然这不仅仅是在寫鹤,也是在写诗人自己。
“便引诗情到碧霄。”“排云而上”的不仅仅是这“一鹤”,更是诗人乐观的诗情,昂扬的斗志。写这首诗时,刘禹锡正处于人生的低谷,因为参加的革新运动失败,他被贬为朗州司马,从京城被流放到边陲。但这种沉重的人生打击,并没有让34岁的刘禹锡就此消沉下去,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
《秋词》是一组诗,另外一首是这样的:
秋词(其二)
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译文】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黄,其中却有几株树的叶子变成了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登上高楼四望,秋天的风清冷入骨;不像春色那样使人发狂。
这两首《秋词》的主题相同,都是赞美秋天。前一首偏重写秋气,后一首偏重写秋色。但都不拘泥于成法,没有延续伤秋、悲秋的传统,而是赞美秋天,表达对秋天的热爱之情。正因为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判断,展现了高尚的情操与广阔的胸襟,这两首《秋词》才会如此动人,才会成为千古名篇。
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也应如刘禹锡的《秋词》这般,打破既有的思维定式,不要掉到传统思维的窠臼里。其实,生活中不仅仅有“常言道”这样的道理束缚着我们的思维,还有“常言又道”这样的道理启发我们进行另一向度的思考。
常言道:一个好汉三个帮!
常言又道:靠人不如靠己!
常言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常言又道:交浅勿言深,沉默是金!
…………
要记住,事物不止有一面。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人看同一个事物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场景、不同心境之下看同一个事物也不一样。写作文时,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最为重要。
宋代严有翼在《艺苑雌黄》这本书中说:“反其意而用之者,非识学素高,超越寻常拘挛之见,不规然蹈袭前人陈迹者,何以致此。”
要能够反其意而用之,能够超越常规,不因袭前人的看法,就要“识学素高”才行。“识学”的意思就是“学识”。这高深的“学识”从哪里来?来自丰富的阅历,来自通过大量阅读积累的知识。既要读圣贤书,又要闻窗外事,才能不断增加自己的“学识”,写出与众不同、别出心裁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