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拿大北极旅游资源开发:经济愿景与能力短板

2019-09-27李珍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7期
关键词:加拿大

李珍

摘要:北极与高纬北方地区近年来已经成为加拿大政府最优先关注的地区。国际社会对北极兴趣的不断提高,北极旅游资源的开发逐渐成为推动加拿大北极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文章以加拿大努纳武特地区为例,重点讨论加拿大北极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愿景和能力短板。

关键词:北极旅游;经济愿景;能力短板;努纳武特;加拿大

随着交通发达、人均财富值增加和假期天数增多,旅游业集约化推动了极地地区旅游的快速发展。北极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风貌,其旅游业尚未完全开发。参考南极旅游业的开发过程,开发北极旅游业,首先需要一个全球性和综合性的安全保障策略,这包括边界安全方面、决策能力方面以及危机的处理与应对方面,以此来应对条件较为艰苦的北极环境。

此外,随着北极气候变暖,全球旅游市场拓展北极的意向日增。北极地区旅游业的管理者须具备强劲的宣传力与开发管理能力,对于北极旅游地区安全保障的要求因此提高。如何打造北极高端旅游景区的品牌形象,成为北极地区吸引客群的关键。

一、加拿大北极旅游市场概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北极地区在资源开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等方面的价值有所提升。近年来,北极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成为一个全球热点话题,这吸引了更多意向去北极旅游的人的關注。两极地区的变暖速度过快,导致了极地地区冰川融化、海冰和冰盖消失,极地景观年年不同,这也是很多人想尽早前往两极的原因之一。

(一)全球北极旅游市场概况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北极旅游在中国高端旅游市场的受追捧程度可见一斑。借此机遇,各大旅行社也开始在极地旅游市场寻求突破,开发更适合国人的极地旅游产品。从国际上来看,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州将建成北极博物馆,并设立新地群岛和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旅游线路。摩尔曼斯克政府计划在北极地区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现代化交流博物馆,展现了俄罗斯北极地区的开发,以及核动力破冰船队的发展历史。同时设立新地群岛和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旅游线路,为游客提供独特感受。这些无疑推动了北极旅游资源的开发进程,全球北极旅游市场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加拿大北极旅游资源及主要项目

加拿大是世界上国土面积第二大国家,40%以上的国土处于北极和亚北极地带,陆海面积中有30%以上的领土处在北极地区。加拿大南部同美国接壤,从东到西并列着10个省份。而北部则深入北极圈内,并排着三大地区:东为努纳瓦特、西是育空,两者之间就是西北地区。

2017年11月15日,加拿大开通了首条通往北冰洋的高速公路,驾驶在这条耗资3亿的新高速上,一路可尽情享受北极圈特有的苔原、湖泊景观、众多的溪流和桥梁等景观。此外,加拿大北极地区旅行社提供的活动项目丰富多彩:仅冬季就有雪地摩托、狗拉雪橇、冰洞垂钓、因纽特人传统生活体验等多个项目。到了晚上,看着满天亮晶晶的繁星在雪原上飞驰,感受着空阔而神秘的北极之夜,欣赏着唯美的北极光,也着实是一种享受。对于加拿大库朱瓦克地区(Kuujjuaq),这里提供的旅游项目包括驯鹿和麝牛的狩猎指导、钓鳟鱼、划船、远足、登山等,以及各种远洋旅行和生态友好型旅行。由此看来,这些旅游资源和项目都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相适应,而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和利用。

二、加拿大北极地区旅游业现状——以努纳武特为例

努纳武特(Nunavut)由原来的加拿大西北地区行政区的中部和东部组成,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是加拿大在北极地区的一个重要的行政区划。随着全球性事件和环境变化对传统旅游项目的影响加大,在过去十年中,北极旅游业发生了转变,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游览航线的增加等。尽管面临新的机遇,社区居民、地区决策者、旅游业运营者和其他利益攸关方的担忧也与日俱增,北极旅游开发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以下将以加拿大地区努纳武特旅游业为例进行阐述。

(一)努纳武特的狩猎游前景黯淡

由于资源多样性的匮乏,努纳武特的捕猎及渔猎活动受到限制。在过去的五年中,139个渔猎和捕猎营地仅由70个舾装公司维持运营。2010~2011年间,捕猎活动因对驯鹿资源采取的保护措施而受到了限制。尽管捕猎活动会紧随其后,但是捕鱼活动仍主要在该地区进行。例如发生在2010年的减少猎鹿活动事件,显示了努纳武特旅游业正面临的一些挑战。与前几年提供的一些小型捕猎麝牛活动不同,努纳武特捕猎活动的发展远景前途似乎一片黯淡。

(二)北部游轮探险游受到阻碍

据努纳武特旅游发展趋势及发展报告,每年努纳武特地区组织1000次左右的户外活动,且大部分活动由北极远航游公司组织。北极远航游有限公司(Cruise North Expeditions)还支持加拿大北极地区与青少年保护和环境清理计划有关的多种项目。由于收益过低以及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问题,很多企业已将大部分股份转卖给了加拿大探险旅游公司。加拿大探险旅游公司继续为加拿大北极地区提供邮轮游服务,同时还为当地提供着就业岗位以满足地区性就业之需。

(三)努纳武特极地旅游的品牌知名度不高

将努纳武特定位为具有竞争力景区的做法是十分有难度的。与格陵兰岛、冰岛、阿拉斯加和育空等位于北极圈的景区不同,努纳武特是极北地区中最荒凉的地方,人迹罕至,知名度并不高。努纳武特地区大部分由巴芬岛组成,岛上有3/4都是在北极圈内。它的首府伊卡卢伊特(Iqaluit)以因纽特艺术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即便如此,努纳武特极地旅游的品牌知名度仍然不高。

(四)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

对于北极旅游的费用问题、责任问题、能力及服务的匮乏问题、基础设施问题、住宿问题等,有关部门也进行了讨论。比如提供相应旅游培训课程,但这并没有有效提高当地人的向导能力,却增加了他们的自满和依赖性。旅游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费用问题,而费用不足是景区难以更具竞争性的最大掣肘。对多伦多到亚洲、多伦多到南美的航班及行李费用进行了比较发现,对于大部分加拿大人来说,到达努纳武特的费用与到达国外地区的费用是差不多的,然而对于外国人来说,到达努纳武特的费用却要更高一些。

(五)原住民社团的反对

由于长期的殖民政策,生活在努纳武特地区的因纽特人文化断层严重,而新式的西方文明又未能及时融入到因纽特传统文化中去,导致因纽特劳动力素质普遍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另外出于保护传统文化、第一国民(First Nation)特权地位等因素,原住民不支持对当地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一方面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对于他们自身对传统文化的推崇也是一种挑战。但加拿大方面支持原住民在北极决策问题上施加影响,通过制定原住民计划等来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加拿大发展北极旅游的政策

旅游业经常被描述成一种不稳定型行业,其中一个原因是它容易受到高度波动性的旅游需求的影响,还容易受到来自社会、政治、经济和自然资源领域危机的影响,面临着来自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的压力。加拿大发展北极旅游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但有问题就有相应的对策。

(一)跨领域合作,推动北极旅游业的多样化进程

以前对发展生态旅游的尝试推迟了努纳武特旅游业的多样化进程。现在对于探险游和文化游的改进式发展,很可能同样也是失败,而且没有游客量作为支撑,这些地区景点、住宿、饮食以及航班的价格将永远居高不下。所以,接下來要通过出台各种旅游业解决方案和一系列创新方案,来解决相关问题,从而推动北极旅游业的多样化进程。从多样化活动的成功和餐厅、宾馆、旅行社等领域中的收益来看,跨领域合作的理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抓住机遇,促进新型旅游网络的发展

若想培养并促进新型旅游网络的发展,创造更多旅游发展机遇,必须缔结更多的合作伙伴。其缔结范围包括私人运营商、地方及区域协会、省级机关以及民族组织等,这些都会促使该地区成为北部景区中最具有竞争力的旅游景点。比如,努纳维特国家公园的建立推动了当地的建设发展,其中包括确保了当地民众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转、确保了当地的主权独立、以及通过教育和生态旅游推动了当地的经济繁荣。国家公园的建立使努纳维特当地的社区居民能够通过旅游、向导、受教机会等方式再次与该地区相联系起来。作为空间性联系的基础,其推动了加拿大北部旅游方案的稳步进行。

(三)拓宽视野,建立区域性旅游发展战略

在合作社、大型合资公司及相关旅游协会的帮助下,努纳维特已经成为加拿大北极地区旅游业的龙头。其中一些合资公司经营的风生水起,而另一些则面临着改组的问题。经证明,努纳维特的旅游业急需从各个合资公司的总部得到专业经营知识,同时还需要社会资金的支持。努纳维特的经济组成具有多样化特点,它无法依靠单一的产业运转下去。基于这个原因,努纳维特已经开始重组捕猎、渔猎业务,并着手推动文化游和生态游的重启,从而拓宽更大的专业视野,壮大自身产业从而更好地走出去。

(四)扩展亚洲客源市场、加快旅游品牌建设

加拿大北极旅游对亚洲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尤其是中国游客。近年来,中国前往北极旅游的人数呈递增趋势,这对于加拿大北极地区拓展亚洲客源市场,加快旅游品牌建设将会是一个机遇。一方面,要从妥善处理游客要求解决的基础设施等问题出发,迎合游客诉求及期望,新建宾馆和讲解中心,切实考虑游客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多开发一些安全有意义的旅游项目,使游客有机会深入参与到山地自行车、独木舟和徒步行活动中。这不仅提升了当地人的自立能力,同时还使他们更加熟悉了与这些活动有关的专业知识,也给游客带来了不一样的乐趣。

四、中加北极旅游合作的可能性与展望

《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指出:“北极旅游是新兴的北极活动,中国是北极游客的来源国之一。中国支持和鼓励企业与北极国家合作开发北极旅游资源,主张不断完善北极旅游安全、保险保障和救援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各国游客的安全。坚持对北极旅游从业机构与人员进行培训和监管,致力于提高中国游客的北极环保意识,积极倡导北极的低碳旅游、生态旅游和负责任旅游,推动北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国一直都是北极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努力为北极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中加在极地合作的可能性巨大,首先中国与加拿大没有领土争端,中国并非北极地区的国家。中国作为“近北极国家”,积极参与到北极事务中,有着良好的国际影响力。因此,中国应在与加拿大北极旅游保持良好合作的基础之上,与当地居民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共同促进社会发展。至于中加合作的其他途径,除了通过旅游这一方式,中国还可以在科研、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及原住民生态保护等方面开展项目合作。总之,未来中加北极旅游合作将会有更大的可能性,也将会产生一系列连环效应,带动两国甚至是世界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Hall,C,M.Tourism and Politics:Policy,Power and Place[M].Chichester,U.K:Wiley,1994.

[2]柳思思.“近北极机制”的提出与中国参与北极[J].社会科学,2012(10).

[3]马艳玲.北极旅游安全面临新挑战[J].中国海事,2010(12).

[4]潘敏,夏文佳.近年来的加拿大北极政策——兼论中国在努纳武特地区合作的可能性[J].国际观察,2011(04).

[5]阮建平.“近北极国家”还是“北极利益攸关者”——中国参与北极的身份思考国际论坛,2016(01).

[6]肖洋.中俄共建“北极能源走廊”:战略支点与推进理路[J].东北亚论坛,2016(05).

[7]赵雅丹.加拿大北极政策剖析[J].国际观察,2012(01).

[8]中原.芬兰如何经营北极旅游圈[J].国际市场,1999(12).

猜你喜欢

加拿大
难忘的八个字
快扶我起来
我在加拿大留学的第一年
温暖的瞬间
毫无隐私
远离是非之地
最后的消遣
去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