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语文项目学习,传承传统文化基因

2019-09-27雷其坤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任务书丛书传统节日

雷其坤

引导学生开展合适的语文项目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学习的积极性,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我们引导学生开展编写《传统节日文化丛书》的项目,取得了理想的成效。

一、基于标准开展项目学习

北京市十一学校开展“基于标准的学习”,确定学习内容要基于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如下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与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

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文化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说,与传统文化联系最为密切的应该就是传统节日文化。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情感,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文化代代传承,将炎黄子孙连成一体,民族凝聚力由此而生。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决定开展关于传统节日文化项目的学习,确定学习目标如下:

1.阅读、品味传统节日经典文本,领会其思想情感;

2.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与发展,思考传统节日文化的现实意义;

3.理解、认同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并为传承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核心任务就是编写《传统节日文化丛书》,并在学校“红窗汇”(每年6月举行,展销、拍卖师生的创意产品)上展销。

二、项目学习要设计合理的流程

开展语文项目学习,下要兜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又上不封顶,为部分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本项目学习分为五个阶段:

1.与春节紧密关联的预热阶段

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寒假期间,让学生完成一些特殊而有趣的语文学习活动。

活动一: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贴春联的习俗源远流长。你家贴春联吗?内容是什么?拍下来,发到群里。

请同学们留心观察,选取自己见到的觉得很有韵味的两三副对联,拍下来,发到群里。

你能创作一副春联吗?你能将自己创作的春联用毛笔书写出来吗?请将你的作品发到群里。

活动二:

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吸引了数以亿计的观众。为了这台晚会,许多人精心准备,付出了辛勤与智慧。今年的春节晚会,哪一个节目你最喜欢,为什么?哪一个节目你最不喜欢,为什么?假如你是春节晚会的导演,你最想加上一个什么节目?

活动三:

春节期间你参加过什么活动?你感受最深的春节习俗是什么?请写一篇文章,叙述你的经历,表达你的思想。

同学们的作文有精彩的构思,或表现家庭团聚的温馨、美好与生活的幸福、美满;或通过家中老人讲述过去的春节,作今昔对比;或有宏大的视野,去赶集,去逛庙会,去感受节日文化的丰富多彩;或有博大的情怀,关注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关怀春节不能团聚的人们……学生的习作以及评点,被推荐给报刊,发表了一些篇什,如黄俊尧的《春节的年味特供》、田宇彤的《赶年集》、栗守铭的《春节,面向世界》发表于《作文周刊》。

2.统一学习精粹文本

与季安琪、任宇岧、谷秀梅、王丹阳老师一起集体备课,确定以春节、元宵、端午、清明、寒食、七夕、中秋、重阳八个传统节日为学习范围。每个节日分别精选经典作品(对联、诗歌、文章),尤其重视具有“元典”意义的作品,印发给学生学习、鉴赏,让他们感受和理解传统节日文化,丰富知识积累。

3.分组进行探究学习

将传统节日分为六组:(1)春节、元宵;(2)寒食、清明;(3)端午;(4)七夕;(5)中秋;(6)重阳。同学自愿组成六个小组,推举出组长。每个小组学习探究一组节日,可以到图书馆查阅与节日相关的资料,也可以上网搜索相关信息,做到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相结合,最终完成学习任务群,并开展丰富的展示活动。

4.整合学习成果,编写《传统节日文化丛书》

探究相同节日的小组分别编写《统节日文化丛书》的不同分册,然后进行两次整合:语文老师所属各班相同节日成果的整合,全年级各班相同节日成果的整合。每次整合都以成果胜出的一组为主,并吸收其他组的成果。各分册编写者在编写体例、内容、插图等方面要做反复推敲,另由王熙维同学设计封面,张子涵等同学负责排版,最终完成了一套六册的《传统节日文化丛书》。

5.《传统节日文化丛书》的营销活动

《传统节日文化丛书》编写完成后,陈佳琪、曾梓盈等同学负责筹集资金,联系印刷。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传统节日文化丛书》终于问世。

李希贵校长欣然为《传统节日文化丛书》六册分别题词。这套书成为拍卖會上最热门的拍品,经过数十次竞价,被一位学生家长收藏。

三、项目学习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

在统一学习精粹文本阶段,教师将准备好的学习资料印发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学习、鉴赏、感受和理解传统节日文化。

春节

【对联】三阳开泰,万象回春。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诗歌】高适《除夜作》、王安石《元日》  、孔尚任《甲午元旦》

【文章】老舍《北京的春节》、冯骥才《年意》 以及 《传统节日文化谈—春节篇》

中秋

【对联】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 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诗歌】王建《十五夜望月》、苏轼《阳关曲·中秋月》、苏轼《水调歌头》

【文章】老舍《中秋》、季羡林《月是故乡明》 、

肖复兴《母亲的月饼》以及《传统节日文化谈—中秋篇》

重阳

【对联】步步登高开视野,年年重九胜春光。

【诗歌】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清照《醉花阴》、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文章】肖复兴《重阳节,其实也就是爱的节日》、二月河《重阳随想》以及《我们该过什么“节”》

四、要为项目学习搭建脚手架、提供工具箱

通过学习精粹文本,每个学生对八个传统节日都有了相应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分组进行探究。学生要“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项目学习要精心设计,各种活动和任务都要有语文的味道,并提供相应的脚手架与工具箱,这是项目学习取得成效的保障。

分组探究学习的成果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进行展示,小组成员自由选择参与某种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展示活动,如“朗读者”(朗读诗文)、“故事汇”(讲述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诗词大会”等。分组探究学习结束,每个学生提交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小论文。各种活动与任务都有相应的评价标准与量规,供学生参照,也用于展示时的评价。如:

五、在项目学习中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发展

所谓元认知,是指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在项目学习中,我们开发了两个工具来促进学生元认识的发展,保证项目学习的有效。

1.项目学习任务书

开展项目学习之前,我们将备课组集体编写的项目学习任务书印发给学生。任务书中有项目学习目标、学习活动、需要完成的任务、相应量规、展示或上交学习成果的重要时间节点等内容。学生根据学习任务书开展项目学习,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群。

可以设置分级学习目标与可选择性的学习任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学习进程管理表

与项目学习任务书一同印发给学生的还有学习进程管理表。如:

本单元学习时间:4周。每天填写完成的学习任务、学习收获与疑难问题。

计划达到                              级

自查达到                                    級

老师评价

学习进程管理表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管理,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查阅,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使指导更具有针对性。

在本项目学习中,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在多方面都有所收获,切实提高了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任务书丛书传统节日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绘好“施工图”定好“任务书”——山西以省委文件形式细化乡村振兴任务要求
“人梯书库”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建筑策划理论的建设项目任务书评价
《社会组织培训教材丛书》简介
A novel and rapid microbiological assay for ciprofloxacin hydrochloride
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