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创新模式研究
2019-09-27蓝维春
本文为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统战研究课题《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创新模式研究—以东华大学56工作室为例》(2018年度)
【摘 要】 本文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需求,以东华大学“56工作室”为例,积极探索了以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室为主要载体的少数民族学生工作运行的有效路径。要协同创建工作室,完善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系统性;依托工作室,整合资源,提供精准化服务;依托工作室搭建平台,丰富少数民族学生发展途径。
【关键词】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56工作室”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是少数民族的重要人才,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对于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2017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有关内地民族班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及工作队伍建设。2018年,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为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将民族工作放在统战工作大局下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更好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更好协调处理民族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将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归口中央统战部领导。因此,在新的时期,如何深刻理解中央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要求,如何着眼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统战工作大局下把握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共同做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调研分析,深入了解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存在的问题,掌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特点,结合少数民族学生发展需求,准确把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规律,进一步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为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学生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1、体制机制保障不健全,缺乏系统性
系统的领导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是任何工作正常发展的根本保证。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尚未制度化、系统化,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及时的工作指导。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高校尚未形成一些示范性的、较为科学、有效的领导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1]主要表现在:缺乏正规的专门研究和对策,缺乏指导性规范,在学习、生活、社区建设、政治成长等方面缺乏系统的规章制度,缺乏系统的突发事件调解机制等。
2、对象特征了解不充分,缺乏针对性
当前,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任务繁重,工作繁忙,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细致地进行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同时,当前高校的教学与管理存在着一种异化,即向学生灌输知识和道德,很少考虑学生的真实思想和实际需要。[2]此外,高校教学管理也趋于统一和教条主义。在师生比不足的情况下,少数民族学生因材施教比较困难。
3、教育方法手段不新颖,缺乏创新性
要搞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教育与引导的基本原则和规律,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学生成长和发展需要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然而,在实践中,一些思想教育工作者忽视了这一问题。在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他们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进行简单的宣传和管理。[3]根据少数民族学生歌舞表演、热情奔放、喜欢体育活动的特点开展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够的。少数民族学生更喜欢寓教于乐的教育管理方式,在各类活泼健康的活动中,展示自我,增强自信,提升自我。要针对这一特点开展相应工作,克服方法手段滞后的问题,创新工作方式和手段,从而有效地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问题。
4、少数民族学生交流平台不足,缺乏融入感
少数民族大学生常常具有较强烈的小团体意识和伴有孤僻与自卑心理,这种现象会产生一系列的教育管理问题。少数民族学生背井离乡来求学,又不能很好融入校园生活,易出现抱团取暖和自我封闭。实践中,如何让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主动积极融入校园生活的交流平臺还未有效形成,少数民族学生缺乏融入仍是较普遍存在的问题。[4]对此,应在他们生活中加强持续深入的关心,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及时答疑解惑。同时,要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加大心理咨询和支持引导,帮助其健康成长。
三、探索推进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室建设,助推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针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时代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特点,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探究。在新形势下,如何在大统战格局下创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模式,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012年以来,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开始创新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模式,以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室为依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有效性。[5]
1、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室设立的背景和意义
根据中央16号文件精神和上海市教委在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的背景下,2012年8月率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设立了洪汉英工作室(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室)和在上海复旦大学设立包涵工作室,明确提出努力把工作室打造成展示学生工作者风采的窗口、创新育人理念和方法的平台、孵化学生工作名师的摇篮。2014年1月,上海市教委又分别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六所高校设立辅导员工作室。
在统战工作大格局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室既是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积极探索,又是高校发挥民族联作用,整合多方资源,积极探索少数民族教育管理的有益尝试。因此,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室建设应根据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的目标,进一步结合民族工作的政策和需求,认真思考建设什么,如何建设,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为少数民族学生的成才发展服务。
2、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室负责人的选配
工作室的负责人是工作室的主体,更是工作室的灵魂,其工作思想、工作理念和工作风格将直接对工作室的建设及成员产生影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室作为学校少数民族工作的重要载体,肩负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特殊使命,工作对象更复杂,任务更艰巨,因此对工作室主持人的选备提出了更高要求。[6]在实践中,洪汉英工作室的成功也带来了积极的启示。由少数民族教师担任工作室主持人,有利于与民族学生的融合,更深入了解民族学生特点,体现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室的民族工作特性。东华大学“56工作室”的发起者是蓝维春,他既是一名管理学院专职辅导员,又是学校民族联秘书长。他作为工作室的发起者,发挥了纽带作用,在“56工作室”成立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得到了学生处和管理学院的全力指导和支持,也一直受到了学校党委统战部、民族联的积极关注和支持,成为大统战格局下开展民族工作的有益尝试。
因此,兼具学生工作者及民族教师双重身份的管理者是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室负责人选配的理想对象,有利于发挥双重身份优势,融入民族学生,整合资源,促进民族学生持续发展。
3、东华大学少数民族工作室——“56工作室”的建设与实践
为了更好的团结少数民族学生,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工作,本着“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育人理念,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学生处直接指导下,统战部和民族联的关心和支持下,2014年东华大学依托管理学院正式成立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室——“56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之初,着力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日常工作开展指导和少数民族学生的个体咨询。随着少数民族学生的需求更加多样性,为了更好服务学生,2016年成立了创新型团支部——56团支部,以团建为纽带,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的主动性,在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和少数民族学生骨干的培养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6工作室”建设主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是以“团”聚人,发挥团支部的凝聚作用。为了充分调动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共青团的组织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好地团结团员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成才,按照“组织随着青年走,团在青年群体建”的原则,2016年11月东华大学“56工作室”团支部正式宣布成立。通过开展“团”实、“团”会、“团”月、“团”日、“团”员和“团”圆等系列团建活动,引导少数民族学生走进社区,开展理论学习,组织联欢交流,学习先进典型,丰富少数民族学生的业余生活,促进相互学习交流,提升他们的个人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增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大融合。
二是一“网”情深,发挥网络思政的引领作用。网络媒介是学生工作的重要舞台和载体,工作室采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建立公众号和团支部微信群,在公众号上分享我的中国梦(了解国家民族政策)、我的民族(了解各民族风俗习惯)、我的生活(跟踪学生活动的足迹)、我的学习(促进学习交流,互助共享学习经验)、我的榜样(分享身边的少数民族榜样),通过微信群发布通知和分享经验交流。立足思想引领,遵循“内容为王”的建设规律吸引学生,坚持以服务为切入点,通过网络渠道和资源优势,以线上线下深度协调来牢牢黏住学生,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三是融“社”益行,发挥联动优势联合培养学生。联合长期共建单位华阳街道和东华大学少数民族联合会教师力量,关心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生活,以迎新、民族节日、传统节日、毕业欢送为主题进行线上线下互动;以公益为纽带,在学校、在社区开展公益服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进一步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拓展少数民族学生视野,提升个人技能;与学校民族联联动,让民族联教师走进少数民族学生身边,通过易班、微信等网络平台提供民族联教师的专长和课程菜单,接受少数民族学生的个体学习咨询答疑,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提高。
四是以“效”促建,强化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室建设。从2014年工作室成立以来,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其中团支部书记努尔顿·麦麦提吐尔孙获东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各方面表现突出,留校担任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也有所提高,不及格率有所降低,近三年少數民族学生就业率都实现了100%,效果显著。良好的效果,更加坚定了我们建设的信心,也得到了学校学院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从场地、资金、政策等各方面都给予了工作室最大的支持,学生的收获是我们坚持的理由,也是我们工作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积极探索以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室为主要载体的少数民族学生工作运行的有效路径
1、协同创建工作室,完善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系统性
系统的领导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是任何一项工作能够正常展开的基本保障。以工作室为纽带构建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协同系统,学校在宏观层面协同创建,发挥着主导和核心作用,工作室搭建学校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平台,发挥着联结和桥梁作用,学生个人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能力。在“56工作室”创建过程中,得到学校民族工作组的积极关注、指导和支持。工作室不仅在负责人配备中注重学生工作者和民族教师的双重身份,还注重资源整合,传承学校民族工作特色,凝心聚力构建民族工作的大统战格局。在实际运行中,学工部给予了工作指导和经费支持,统战部和民族联给予了积极的关注和支持,管理学院落实了成员配备和工作场地。在“56工作室”运行稳定后,工作室又在校团委的指导和支持下,成立了由少数民族学生组成的56团支部。工作室还与校外组织、社区等形成良性互动,建立实习实践基地、设立专项助学金、开展公益服务、开展联谊互助等,为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开设了一个新的窗口。在实践中,“56工作室”逐步形成了多方协同支持,统筹规划的拓扑结构的管理模式,全面系统的推进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开展。
2、依托工作室,整合资源,提供精准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