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

2019-09-27张晶敏裴英华赵雪婷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7期
关键词:辽宁省评价

张晶敏 裴英华 赵雪婷

摘要: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日益提高,着力发展旅游业,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有助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辽宁省在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将发展旅游业作为重要目标。文章建立了科学的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辽宁省14个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旅游业在辽宁省发展并不均衡。根据各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特点,提出了有效提升旅游竞争力的发展措施。

关键词:辽宁省;旅游竞争力;评价

一、引言

如今社会各方面均高速发展,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逐步扩大,旅游业也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 区域旅游的竞争力也越来越激烈,2009年国家将辽宁省沿海部分城市纳入国家开发战略,沿海城市的旅游发展得到一定的提升, 但是近几年,辽宁省经济增长乏力,旅游业的贡献率也徘徊不前,地区间旅游发展不平衡,资源利用率低,要对辽宁省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措施,使辽宁省旅游业稳步发展。

二、辽宁省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一)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为了有效评估辽宁省城市旅游的竞争力,获得客观,科学和真实的评估结果,本文遵循有效性、指导性、科学性和全面性的原则。结合辽宁省的实际情况、选择国内游客总数、旅游总收入、国内外游客增长率、旅游总收入增长率、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旅游总收入占每个城市产值的比例、旅游收入占第三产业的比例、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每10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星级酒店数量,A级旅游景点数量和人均GDP等12个指标。它反映了辽宁省旅游业的发展规模、速度、产业结构和经济水平。

(二)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由于指标过多导致信息重叠,采用因子分析法可避免此问题。因子分析法即将相关性较高的测量变量归为一个主因子,并且这些主因子之间相关性低,能涵盖所有指标的大部分数据,具有很好的解释力,以减少多指标的复杂性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准确性。本文运用软件 SPSS22.0对辽宁省12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提取方差贡献度最高且特征值超过1的几个主因子,采用回归方法得到因子得分系数,计算各因子得分,评价辽宁省城市旅游竞争力。

为了分析辽宁省的旅游竞争力状况,获得客观、全面的评价结果,本文选取了辽宁省14个城市作为样本。在12个指标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每十万人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和人均 GDP可以直接从2017年《辽宁省统计年鉴》中查到,旅游总收入、旅游总收入增长率、国内外游客增长率、旅游收入占每个城市产值的比重和旅游收入与第三产业产值的比率是根据“2017年辽宁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的。星级酒店数量和A级旅游景点数量的指数数据直接来自2016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三、实证分析

(一)确定主因子和因子命名

首先,对指数数据是否适合因子分析进行KMO和Bartlett的球形度测试。显着性为0.000<0.05,表明样本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并且可以执行因子分析。

其次,采用SPSS22.0对标准化数据的主成分因子进行分析,根据特征值大于1,累积贡献率大于80的标准选择主成分。由于前三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因此方差累积贡献率为85.067,大于80。因此,本文选取前三个因素作为主要因素,分别记为F1、F2和F3。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9.636、23.083和12.348。

最后,为了更好地解释主要因素的命名,原始载荷矩阵通过最大方差法旋转,如表1所示。其中,第一个主要因素包括国内外游客总数,旅游总收入,星级旅游饭店数量,A级旅游景点数量,第三產业就业人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每10万人高校在校学生人数,指标载荷值都大于0.7。它主要反映了两个问题,一为旅游业的经济发展环境,二是城市旅游的基本环境。因此,第一个主要因素是旅游开发规模和基本环境竞争力;第二个主要因素是旅游收入的高负荷占每个城市产值的百分比,旅游收入占第三产业的比例和人均GDP,这主要反映了旅游业的经济贡献。因此,第二个主要因素被称为旅游产业结构的竞争力;第三个主要因素是国内外游客增长率和旅游总收入增长率高,反映了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因此,第三个主要因素被称为旅游业发展的速度竞争力。

(二)主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排序

首先,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并且采用回归法对各指标作主成分因子分析,获得各主因子得分系数。其次,对每个主要因子方差的贡献率与三个主要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之比进行加权,并对城市因子得分进行加权和求和,以获得每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得分。最后,城市的综合得分和主要因素得分分别排名,排名结果如表2所示。

四、评价结论与建议

总而言之,辽宁省14个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是天差地别。其中大连和丹东在第一梯队,综合得分均大于0.5,意味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大于全省平均水平。其次是本溪,鞍山,沈阳,抚顺,虽然综合得分略低于大连和丹东,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剩余的锦州、盘锦等8个城市综合水平均小于0,旅游综合竞争力低于辽宁省平均水平,制约了辽宁省旅游业的发展。

从各主因子来看:大连和沈阳在旅游发展规模和基本环境竞争力( F1)方面排名前两位,因子得分大于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可见这两个城市整体旅游绩效高、资源丰富、基础环境好;丹东、鞍山和本溪次之,虽然这些城市排名低于大连和沈阳,但因子得分大于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抚顺,锦州等城市剩余因子得分小于0,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旅游开发规模和基础环境竞争力较低。在旅游产业结构竞争力( F2)上,丹东和本溪的因子得分为1.960和1.276,远远领先于其他城市,可以看出其旅游经济贡献较大、地位较高;抚顺、铁岭、大连、锦州、鞍山和葫芦岛,因子得分均大于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辽阳、盘锦、营口、阜新和沈阳的因子得分均小于0,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排名第一的丹东而言,其旅游经济贡献较低。在旅游发展速度竞争力(F3)上,盘锦和葫芦岛因子得分均大于1,可见其旅游业整体增长速度快;营口、鞍山、丹东、本溪、辽阳、阜新、锦州和沈阳,虽然这些城市因子得分低于盘锦,但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增长速度较快;抚顺、朝阳、大连和铁岭的因子得分都小于0,竞争力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可见其旅游业整体增长速度较缓慢。

结合各城市综合得分和因子得分可知:第一、锦州、盘锦等8个城市综合竞争力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严重制约了辽宁省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这些城市旅游发展水平低,基础环境不好,进而导致游客量少,旅游收入较低。第二、三个主因子得分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仅有丹东、本溪和鞍山三个城市,可见,辽宁省旅游业整体竞争力不高。第三、虽然大连综合排名第一,绩效高、资源丰富,但其旅游增长速度排名第十三位,比较落后。可见,大连旅游业创新性不强,吸引力有待提高,需要进行产业调整,改革升级;第四、沈阳作为辽宁省的省会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极具优势,综合排名第五位,处于中上水平。但沈阳的旅游收入占沈阳地区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排名为全省最低,这与沈阳传统上重视重工业有关。

总之,辽宁省内各市的旅游竞争力截然不同。具体来说,大连作为辽宁省旅游综合实力第一的城市,要加强创新,学习先进的旅游管理和开发经验,不断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吸引旅游人数。 沈阳作为辽宁省的省会城市,要积极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旅游收入占比,提升核心旅游竞争力。针对盘锦、锦州等城市的旅游基础条件差的城市,需要多措并举,各市政府应该认识到城市基础的重要性,积极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政府与旅游企业的合作,着力开发旅游资源,实现生态旅游。同时为保持旅游竞争力的水平,需要加强对旅游人才的引进,组织导游定期培训,提高其旅游服务意识及专业技能,积极宣传旅游就业优势,吸引相关从业人员,构建旅游交流平台,学习优秀国家、省市的旅游发展经验与理论,因地制宜的应用到辽宁各市的旅游行业中。

参考文献:

[1]李慧莲.湖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分析与预测[D].东华大学,2017.

[2]王琪延,王湛春.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J].统计研究,2012(07).

[3]周礼,蒋金亮.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异[J].经济地理, 2015(01).

[4]向旭,杨晓霞,屈妮娜.秦巴山脉重庆片区旅游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

[5]张静,朱红兵.近十年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8(03).

猜你喜欢

辽宁省评价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负荷的交互响应研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4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今年企退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上涨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