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陕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料英译
2019-09-27方亚利
【摘 要】 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来着重探讨陕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料的英译研究,进一步有效拓展英语翻译的研究视角。认为译者的阅读理解必须要从原文出发,在再现原文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结合原文的内容和结构进行恰如其分的创造。通过语言、文化、交际三维转换的层面来有效论证译者的适应和选择怎样才能够实现最理想的状态。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视角;陕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料;英译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推进,旅游业实现了蓬勃的发展,需要真正意义上向外国游客把自身的品牌形象更有效的推销出去并形成世界影响力,让外来游客能够更清楚准确的体会到中国红色旅游景观的文化底蕴,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一、陕西红色旅游及其资料翻译概述
红色旅游主要指的是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作为主要的吸引物,针对旅游者进行组织、带领其参观游览,真切的感受和学习革命精神,使他们受到红色革命精神的洗礼并进一步增加阅历、拓展视野的旅游活动。陕西的红色旅游最大魅力就在于它能够把红色的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进行有效融合,在革命传统的教育过程中使旅游产业呈现出更大的亮点。在红色旅游资源方面,陕西把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进行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让世界范围内的游客可以在观光赏景的同时更了解陕西的红色革命历史,进一步增强革命斗争知识,学习到革命斗争精神,并培育出新的时代精神,并加以进一步的升华,成为一种红色文化。陕西的红色旅游资料比较复杂,涉及的范围比较宽广,红色旅游资料的翻译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翻译者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增强文化意识,以读者的视角来考虑接受能力,并充分尊重原文,但又不能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内容和功能。
二、生态翻译学的主要内涵
生态翻译学,主要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它的主题是翻译的适应与选择,其基本的依托是译者中心论,对翻译的本体做出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适应的解读。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要针对语言维度、文化维度以及交际维度的适应性进行选择转换,考量其多维转换程度以及整合适应选择程度。生态翻译主要是从原文内在的生态结构中进行生发,并针对即将翻译的作品进行选择,同时在翻译的过程中遵循原作品固有的生态结构以另一种语言形式进行再现,翻译者不能片面的强调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意识,同时,对于一味追求对原文被动接受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抑制和约束的作用,在生态翻译研究过程中更着重关注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并有效提出了译有所为的基本理念。从内涵上来看,它主要包括译者从事翻译有自身特定的动因,以及翻译出来的东西有特定客观效果这样两个方面。从根本上来讲,译者的阅读理解必须要从原文出发,在再现原文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结合原文的内容和结构进行恰如其分的创造。
三、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陕西红色文化旅游资料英译策略
在具体的翻译实践过程中,通常会运用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这种方法从根本上来讲可以概括为: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1、语言的维度
在陕西红色旅游文化宣传资料的翻译实践过程中,要准确真实的传达相关方面的语言信息,服务于宣传旅游景观的文化底蕴,这是最主要的目的。翻译者一定要有针对性的结合具体情况,针对源语从语言层面上进行适应性选择,而不是照抄照搬、机械套用,必须要适应英语的语言习惯和相应的规范,在景观名称的翻译方面,大多数情况下不会直接选用音译,而采取意译和音译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办法。例如,这个资料的介绍: 1932年11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十师到达白鲁础,建立了商洛地区第一红色政权——白鲁础区苏维埃政府(白鲁础苏维埃政府纪念馆简介)On November 7.1932, one branch of the Red Army arrived at Bailuchu, a town in Shangluo City, where the first Soviet Government was set up.再如描述自然风景给人的感觉时,across、against等词的翻译具有较强的技巧性。“越过、穿过、跨过”、“对应着、相对着、映照着”可以描绘相似的景物,但其给读者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直接翻译成“穿过、对应着”,虽是贴近词义的译法,却无法体现景物给人的直观感受。译者将其翻译成“跨过、映照”则能够突出景物的雄伟,同时体现一种中国风的温婉之感。这种富有动态感、画面感的翻译就充分体现出语言纬度要求。
2、文化维度
这部分内容要求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具备切实有效的文化意识,充分的认识到语言翻译是跨越语言、跨越文化的一种交流过程,要有效克服文化差异方面所造成的沟通障碍,并确保文化方面的理解和包容程度,以此来有效确保与信息交流能够平稳有序的推进。所以,翻译者作为主体来说要具备良好的文化意识,针对原语和译语的文化规范和惯例都要深入细致的了解,并针对陕西红色旅游的风俗民情足够熟悉,通过独特的文化眼光,针对原语进行有效适应和选择,这样能够更有效的认识原语,并理解其中的内涵。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意识或者文化意识相对来说比较淡薄,就不会关注译语读者的阅读经验和审美心理,这样的话就会严重忽略译语的文化图式,甚至翻译资源所本身具备的文化分量会受到很大程度的损坏。例如,介绍庾家河战斗,1934年12月9日,根据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的指示精神,鄂豫皖省委率领的由程子华任军长、吴焕先任政委、徐海东任副军长的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2900多人由洛南三要入境,进入今丹凤庾家河.With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pirit to buildup new revolutionary base, one branch of the Red Army arrived at Yujiahe, a town in Danfeng County on December 9,1934. 删繁就简,更加体现出文化内涵。再如The clouds float over the mountain and among its peaks and gullies like a sea which the peaks from time to time appear and disappear.一句的翻译中运用了“千峰万壑、浩瀚天际、时隐时现”等四字词,这便结合了中国古代文学体裁的特点,既突出翻译的简洁性、文化性,又给人以铿锵有力之感。
3、交际维度
交际纬度的适应性选择和转换,主要是指除了语言信息和文化内涵的转换之外,把侧重点着重放在语言的交际层面,更加關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有没有真正意义上得以翻译出来或者有效体现,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要适应译著读者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要着重关注译文的预期功能是否整合和适应原文,要翻译出适应度更高的译语,翻译者在适应语言原有文化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要积极有效的做出相对应的译文选择,再转成译文,充分体现出各种的语言文化特色,在这个过程中,使读者的阅读期待得到有效的满足,从根本上有效实现原语的交际目的。对于译文读者没有太大必要的言语信息,翻译者要尽可能放开手脚,把其删除或者简化,使原文与英语翻译的习惯和读者的审美情趣更相符合,这样才能够实现翻译活动沟通和交流的真正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陕西红色旅游文化资料的翻译过程中要充分实现对内外环境做出适应和选择,也要在生态翻译的环境中,译者自身进行自我素质的提升,加强经验的积累,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充分实现翻译者对于整个生态环境的适应,在三维转换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译文的适用性和交际性。
【参考文献】
[1] 胡庚生.翻译选择适应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3.
[2] 王宁.生态文学与生态翻译学——解构与建构[J].中国翻译,2014.2(5)78
[3] 刘艳.信息传播视角下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料英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7.8(5)78-79.
[4] 孙一峰.视角.阐释.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8.89.
【作者简介】
方亚利(1982.2—)女,陕西佳县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