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反腐论述中的人学意蕴

2019-09-27白言笑贾焱冬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人民群众习近平

白言笑 贾焱冬

【摘 要】 本文论述了习近平反腐论述中的人学意蕴:严惩腐败现象,培养社会公仆;强化人民监督,唤醒人民意识;在反腐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关键词】 习近平;反腐论述;人民群众

在刚刚闭幕的2019年“两会”中,“反腐”议题依然是不容忽视的“重头戏”。回顾2018年的“两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三年来,我们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1]在过去的几年间,习近平总书记狠抓党的作风建设,严厉惩治腐败,敢于抓“大老虎”,不漏拍“小苍蝇”,使我国的政治生态风清气正,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满赞誉。其中“拍蝇”的基层反腐行动是最受老百姓关注和好评的行动,同样也是从马克思人学理论出发、立足于现实的人的本质、尊重人民的社会权利、关系到民生问题的实事。

一、严惩腐败现象,培养社会公仆

马克思在批判地吸取前人理论成果并总结巴黎公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廉价政府”的主张。马克思认为,许多人在为了夺取政权不断斗争的革命初期,能够发扬艰苦奋斗、心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把群众的所需所求装在心里,是一位踏踏实实的“社会公仆”。然而,在手握政权以后,他们就把人民的利益抛之脑后,贪图享乐,欺压百姓,从“社会公仆”逐渐转变为“社会的主人”。因此在习近平反腐论述中,防止和严惩各种腐败现象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2018年3月10日,习近平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所有党员、干部都要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2]由此可见,广大党员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代表着人民的呼声积极去为老百姓解决问题,谋福利谋发展的。所以,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公仆意识,时刻牢记一个“戒”字当头,要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3]

严惩腐败现象,广大党员干部首先要树立公仆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是每一位共产党人的毕生信仰,是每一位共产党人不可或缺的政治灵魂,是每一位共产党人经受住危险考验的精神支柱。总书记形象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缺失,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4]总书记的这一席话不仅朴实易懂、接地气,而且一语中的,直指要害。习近平还强调,共产党人要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筑牢思想防线不松懈,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其次,理想信念是否坚定,这是衡量党员干部政治上合格不合格的第一位标准。这个标准的具体内容是:主要看干部是否能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是否有政治定力,是否能树立牢固的公仆意识,是否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否能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勇挑重担,是否能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共产党人就是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党员干部只有理想信念坚定了,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才能始终保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艰苦朴素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政治本色。

二、强化人民监督,唤醒人民意识

在马克思看来,原子“脱离直线的偏斜”,“是个人意识的象征,个人意识只有离开世界,才能在这个使它感到无能无力和受压迫的世界中确立自己的自由”。[5]马克思的观点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神性,对神的存在的证明是对人的本质的自我意识存在的证明和逻辑说明。由此可知,马克思扬弃地继承了哲学思想史中关于自由的理论所包含的合理因素,以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点,肯定了人拥有政治和理性双重自由,而且在已有的自由观念的基础上升華了自己的思想,即马克思的自由观是经过“政治自由”、“理性自由”阶段之后最终达到“劳动自由”的关于人的自由的理论。因此,马克思所指的人的自由绝非其他思想家、哲学家认为是精神境界层面的自由驰骋,而是具有现实性、社会性的,从根本上说是社会劳动的自由、社会实践的自由。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人民”一词高频出现,足以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关切程度之深。在习近平反腐论述中,反腐的出发点就是立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强化人民的监督作用,唤醒人民的维权意识。人民群众就是纪检委,用人民群众的雪亮眼睛时刻监督党员干部的一举一动,不放过任何腐败的萌芽现象,做到明察秋毫,锱铢必较。习近平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6]反腐败斗争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群众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习近平总书记领导的强有力的反腐行动增长了人民的信心,广大人民群众愿意主动地参与到监督的队伍中来,主动维护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为反腐注入新的决定性的力量。民心就是力量,这种力量从根本上说,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人民群众的认同和参与,二是人民群众的评判和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是人民经过历史的选择,是最正确的选择,所以党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就绝对无法实现。

三、在反腐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本性和本质是发展的,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将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他作为人的本性、本质和个性。后来,马克思着重联系社会历史的发展,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的关系以及个人发展与类的发展的关系这三个方面探索人的发展规律,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可以概括为:首先,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互为前提、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人的发展是具有内在矛盾的曲折前进的过程;其次,需要是人的发展的动机和目的,人由于需要才进行有意义的活动,追求自身的发展;最后,人类是由所有个体即个人组成的,个人是人类存在、发展的基本单位,类的发展必须也必然要落实到个人的发展,每个个人的自由个性及能力体系的充分发展是类的发展的综合体现。习近平总书记领导的反腐行动是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强化党的作风建设的关键措施。习近平指出:“要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办事效率。为人民服务不能一阵风,虎头蛇尾,不能搞形式主义”。[7]习近平巧妙的用“一阵风”来做比喻,旨在希望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各项举措不要像“一阵风”似的,来得快,去得也快,而是应在建立长效机制的基础上取得实际效果。同样,我国的反腐举措也要一直在路上,没有暂停键。如果反腐只是雷声大,雨点小,给人民群众看看热闹而已,那还不如不做。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立下反腐的誓言,不管在推进反腐措施的过程中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都要排除万难努力克服,坚定不移的实现反腐的目标。目前,中央持续保持反腐高压态势,“打虎”、“拍蝇”“猎狐”成绩显著。这一系列的反腐举措都是为了净化政治生态,还人民群众一片纯净天空。只有政治清明,才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我国目前仍然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距离实现共产主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行百里者半九十。人民群众要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肩负起反腐败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双重任务,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奋斗。

【参考文献】

[1] 胡洪江、杨翘楚.收藏!习主席两会闭幕讲话10大金句[N].人民日报,2018-03-20.

[2] 胡洪江、杨翘楚.容不得半点懈怠!习近平今年两会这样提醒领导干部[N].人民日报,2018-03-20.

[3] 老子.道德经[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112.

[4]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06.

[5] [法]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第1卷)[M],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63.207.

[6]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22.

[7] 陈锡喜.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97.

【作者简介】

白言笑(1991—)女,回族,河南平顶山人,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县委党校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

贾焱冬(1973—)女,汉族,河南叶县人,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县委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

猜你喜欢

人民群众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行政不作为”现象探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从天长市人民群众看军队改革所作出的思考
毛泽东群众路线与当代价值研究
网络党建工作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解读“四个全面”与执政为民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