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传承研究

2019-09-27蔡玉霞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习近平

【摘 要】 习近平同志对传统文化高度重视,确认了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重新搭建了弘扬传统文化的整个国家体系;高度肯定传统文化在漫长中华历史上的伟大贡献,把优秀传统文化看作独特的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间轴接入深邃悠久的文化历史。

【关键词】 习近平;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直接关系一国的影响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现在国际之间文化竞争日趋激烈,要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占据国际文化至高点,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信心。要在世界主流文化秩序中,铸就平等对话的话语权,打造鲜明的国家形象。习总书记面对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明确指出:“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和历史贡献予以充分肯定,高度肯定传统文化在漫长中华历史上的伟大贡献,超越式地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

习总书记重视文化。2009年5月,他当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党校校长,在干部学习会上就强调,一定要多读优秀的传统文化书籍。他说,我国传统文化典籍是世界文化精华的传世作品,思考和回答的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根本的问题,传统文化的智慧光芒穿透了历史,思想价值跨越了时空,虽久却新,已经成为整个人类所共同拥有的巨大精神财富。习总书记肯定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在文化态度上致敬传统文化,在治党治军治国实践中更是自觉地把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对接,在执政实践中具体而踏实地落到了实处。

一、习近平同志确认了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重新搭建了弘扬传统文化的整个国家体系

2012年12月,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时说,我们坚决不能抛弃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正好相反,我们要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光大,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如果文化亡掉了,就会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

2014年9月24日,习总书记在参加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儒联合会时说,任何一个国家的优秀文化都是这个国家和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如果丢掉了,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同时他也强调,要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发展,继承与发展相结合,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

习总书记搭建的弘扬传统文化的整个国家体系,可以说是,自上而下,由内而外全部用传统文化贯通。在治家治国治党治军等全面运用,在生活工作等点点滴滴全方面落实。上,从他这个国家最高领导人治家开始做起,他在家里上敬下和,夫妻恩爱,建设优良家风。下,号召全国人民建设好家风,又拓展到建设的优良党风政风,治国治党。内外,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作解决人类共同难题的思想库,以“中国智慧”处理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出访从服饰到礼品到讲话,也都是浓郁的民族风,随时为优秀传统文化代言。

真正实现了古为今用,在实践中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也是今后传统文化的发展的方面,传承与转化、创造发展。绝对不是因循守旧,僵化保守,固步自封,他的一系列做法,让社会开始重新认识传统文化,打破了社会原有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传统文化不是死的,不是那一堆堆的浩如烟海的典籍书籍,你不学习不运用,四书五经跟你有什么关系?只有真正在生活工作中体现出来做出来才行,所以,人才是文化的真正载体。美国著名学者熊玠教授如此评价说,建国以来的中国政治家们,像习总书记这样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放置在全人类共同拥有的整个精神财富的坐标体系中,明确指出具有世界普遍文化的意義,很少见!

习总书记重视文化及其建设,肯定优秀传统文化。在暨南大学他与师生们交流,说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世界各地。习总书记的文化建设思想,既体现出他高超睿智的政治智慧,也体现出他深厚的文化情怀和文化使命!

二、习近平同志高度肯定了传统文化在漫长中华历史上的伟大贡献,把传统文化看作独特的战略资源

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从来没有一帆风顺,遇到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但中华民族都走出来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传承发展了独树一帜、意蕴深邃的中华文化,为我们中华民族攻坚克难、繁衍不息提供了巨大精神力量。2017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他说,回顾整个中国历史,支撑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到今天的,支撑5000多年中华文明延绵至今的,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

习总书记也讲“扬弃”,但他不同之处在于,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他来说绝不是散发着什么陈腐气息的沉重历史包袱,而是可以通过现代化创造和发展,能够焕发出巨大能量、推动我们民族振兴的独具一格的“战略资源”。

2018年5月24日 习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的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坚持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一项相当重要的战略任务来完成,为实现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巨大精神力量和强有力的道德支撑。”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也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蕴藏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三、习近平同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间轴接入深邃的悠久千年文化历史

在主持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时,习总书记指出,宣传报道中国特色要做到“四个讲清楚”:一是讲清楚国家和民族因为历史传统、文化基因、基本国情不同,国家的发展道路肯定有自己的独特特色;二是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着我们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我们民族繁衍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三是讲清楚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突出特点和优势,是我们强大而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四是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生长于中华文化沃土、代表中国人民意愿、符合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习近平同志的这种四个讲清楚的说法,瞬间就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间坐标,接入了漫长的中国悠久的5千年文化历史中,说明中国的文化建设是从古到今一脉相承的。一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1982年的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样算起距今40 年 时间。但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自信的底气是有5千年的文化历史底蕴。

习总书记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理论创新意义。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届全国人大次会议闭幕会上指出,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独具一格的历史命运,独具一格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要走的必然是适合中国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这“三个独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两个字紧密相连。

2014年10月13日在政治局常委第18次集体学习时,他再次指出:几千年来,我们国家走着一条跟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不同的道路。我们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绝对不是偶然的,是由我国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所决定的。这些讲话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从几千年的历史文明中逐渐演变发展出来的,一方面也是学习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结果,但同时也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内生演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习近平同志高扬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有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现代化的传承,创造性转化,悠久的传统文化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发挥其指引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

【参考文献】

[1] 陈晶莹,(导师:马建青).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18.12.

[2] 聂莹. 习近平关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有关论述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9.01.

【作者简介】

蔡玉霞,女,中共烟台市委党校教授.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习近平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