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要点
2019-09-27刘武
刘武
【摘要】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语文教学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采用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本文较为详细地阐述和分析了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要点;有效策略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一般都是以每篇课文为单位进行的,这也是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形式,但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这种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不能将各部分的语文知识有机整合起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语文知识相对较为零散,因此记忆起来也存在一定难度。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主题单元为依托,全方位考虑教学活动,因此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
一、整体备课,提升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性
与以往的语文形式不同,單元整体教学注重的是教学的整体性,因此在实际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首先在备课方面多下功夫。因为只有教师的备课足够充分,才能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保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学的实效性也才能得到充分保证[1]。单元整体教学对于备课有着较为明确的要求。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应该遵循以学定教的原则,按照原有的教学目标,将教学分成若干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并且明确每部分教学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每个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备课主题,在实际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时候,实施一个教师为主导,其他教师为辅助的教学形式,这种以教研组的形式开展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师对于单元整体教学的认识程度,最终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二、顺应学情,激发小学生学习自主性
单元整体教学看似松散,但是整个教学过程却都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的,其他教学内容也都是为了教学主题服务的,与传统的教学形式相比,单元整体教学较为简洁,因此,高质量的单元整体教学对于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在实践中,很多教师都会存在一定的教学误区,认为采用单元整体教学形式,每节课的教学都应该围绕着一个主题来进行,而不管这个主题学生是否感兴趣,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其最根本的教学目标都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因此,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科学选择学习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迎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2]。比如在讲解《白鹅》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白鹅形容为“一个高傲的动物”,这样小学生就会非常好奇,为什么白鹅高傲呢?进而产生深入学习的欲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聚焦语言训练,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根据学科教育的基本特点,语文是一门工具性较强的学科,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关注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结合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势,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3]。所以教师在运用单元整体教学的时候,应该首先让小学生对于语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然后对其中的具体内容进行部分体验,等学生对每部分内容都充分理解之后,会形成自己对于学习内容的整体感悟,这也是单元整体教学应该遵循的一般步骤,同时也是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方式。
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特点,合理运用单元整体教学形式,优化语文教学内容,能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戴璐。指向文化自觉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以苏教版四下第三单元为例[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9(3):67-69。
[2]麦耀芳。整合内容,整体推进——小学语文“136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小学),2018(11):10-12。
[3]朱玉萍。预测单元的整体思考 ——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四单元教学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8(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