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精神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2019-09-27卢丽婷刘俊余博豪肖正华白晓苏于恪黄建林李文超钟凯强刘志明钟智成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痛苦障碍量表

卢丽婷,刘俊,余博豪,肖正华,白晓苏,于恪,黄建林,李文超,钟凯强,刘志明,钟智成

糖尿病(DM)是一种多病因的复杂代谢性疾病,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快,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糖尿病患者已达到1.1亿,平均每12个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1]。糖尿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及坚持运动使血糖得到一定的控制,但长期繁琐的血糖监测、漫长的治疗过程、饮食生活上的限制以及各种并发症的出现,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容易使患者出现精神心理上的问题[2]。2型糖尿病(T2DM)是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占糖尿病的90%以上,研究表明T2DM患者精神心理疾患的发病率会明显增加,而精神心理问题同样会影响T2DM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血糖控制和病情发展[3]。目前国内外关于T2DM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与精神心理问题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并且在部分研究中得到了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结果,因此迫切需要更多这方面的研究[4-7]。本文旨在对T2DM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与患者精神心理因素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了解T2DM患者血糖控制欠佳是否与精神心理方面因素相关,从而为改善T2DM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月深圳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197例T2DM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1999年WHO临床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病程≥6个月,年龄19~75岁之间,意识清楚并能正常沟通,了解本研究内容并同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有急性糖尿病并发症;②其他严重疾病患者(如透析、癌症患者);③患有精神类疾病;④有精神科药物使用历史或有记录的精神疾病;⑥药物滥用史;⑥怀孕的妇女。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与否、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等以及疾病相关资料包括病程、治疗类型等。

1.2 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检测 T2DM患者血糖控制指标参考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将HbA1c<7.0%定义为血糖达标。HbA1c检测采用抽取患者的空腹静脉血,置于含有EDTA钾盐抗凝管中,取16 μl全血与0.8 ml溶血剂充分混匀,静置数分钟使充分溶血,然后采用美国雅培公司Architect系统c16000全自动生化仪进行HbA1c水平检测。

1.3 T2DM患者焦虑、抑郁、痛苦以及睡眠质量评价指标 焦虑评价指标: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估研究对象的焦虑状态。该量表由7个问题组成,每个问题有4个程度可选项,分别对应分值0、1、2、3分。根据7个问题的总分,评估是否有焦虑及焦虑的程度。0~4分:没有焦虑;5~9分:轻度焦虑;10~14分:中度焦虑;15~21分:重度焦虑。

抑郁评价指标:采用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评估研究对象的抑郁状态。该量表由9个问题组成,每个问题有4个程度可选项,分别对应分值0、1、2、3分。根据9个问题的总分,评估是否有抑郁及抑郁的程度。0~4分:没有抑郁;5~9分:轻度抑郁;10~14分:中度抑郁;15~19分:中重度抑郁;20~27分:重度抑郁。

痛苦评价指标:采用糖尿病痛苦量表DDS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痛苦评估工具。该量表由17个问题组成,每个问题有6个程度可选项,分别对应分值1、2、3、4、5、6分。对糖尿病痛苦程度的评价,按照Fisher等最新的评分标准,以平均分2.0为分割点,<2.0为无或轻度痛苦,2.0-3.0为中度痛苦,>3.0为重度痛苦。

睡眠质量评价指标: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估研究对象的失眠状态。该量表由8个问题组成,每个问题有4个程度可选项,分别对应分值0、1、2、3分。根据8个问题的总分,评估是否有睡眠障碍。0~3分:没有睡眠障碍;4~5分:可能有睡眠障碍;6~24分:有睡眠障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量表的评分采用描述统计方法,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数据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 在本研究197例T2DM患者中,男性127例(64.5%);女性70例(35.5%)。患者年龄在25~75岁之间,平均为(52.83±12.42)岁。BMI指数在17.94~57.44之间,平均为(26.36±3.67 )kg/m2。病程<5年,74例(37.6%);病程5~10年,50例(25.4%);病程>10年,73例(37.0%)。治疗类型:未予任何控制38例(19.3%);单纯饮食控制0例(0%);单纯药物治疗或饮食控制结合药物治疗68例(34.5%);单纯胰岛素治疗或饮食控制联合胰岛素治疗32例(16.2%);药物联合胰岛素治疗59例(30.0%)。吸烟54例(27.4%);不吸烟143例(72.6%)。教育程度:小学23例(11.7%);初中40例(20.3%);高中或中专50例(25.4%);大学74例(37.6%);研究生或以上10例(5%)。婚姻状况:单身或独身12例(6.1%);恋爱中5例(2.5%);已婚180例(91.4%)。

2.2 T2DM患者焦虑、抑郁、睡眠质量及相关痛苦的情况 在本研究197例患者中,没有焦虑14例,占7.1%;而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共143例,占72.6%,上述结果表明T2DM患者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焦虑情况。 在本研究197例患者中,没有抑郁99例,占50.2%;轻度、中度、中重度和重度抑郁患者共98例,占49.8%,上述结果表明T2DM患者普遍存在抑郁情况。同时本研究197例患者中,可能有睡眠问题或有睡眠障碍共172例,占87.3%,上述结果表明T2DM患者普遍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在本研究197例患者中,中等痛苦和重度痛苦共55例,占27.9%。以上结果表明,T2DM焦虑、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表1)。

表1 T2DM患者焦虑、抑郁、睡眠质量及相关痛苦的情况

2.3 T2DM患者HbA1c与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及相关痛苦的相关性 采用HbA1c含量反应T2DM血糖控制情况,并采用相关性研究Spearman分析HbA1c含量高低与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及相关痛苦。分析结果表明,HbA1c含量高低与焦虑、睡眠障碍存在相关性(P<0.001),且均呈正相关。其中HbA1c与焦虑评分GAD-7呈正相关关系(P<0.001),相关系数为0.843,HbA1c与睡眠质量评分AIS呈正相关关系(P<0.001),相关系数为0.908。同时HbA1c含量高低与患者抑郁评分PHQ-9以及相关通路评分DDS无明显相关性(P>0.05)。上述结果表明,HbA1c含量与患者焦虑、睡眠障碍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1)(表2)。

表2 T2DM患者HbA1c与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及相关痛苦的相关性

2.4 不同水平HbA1c患者焦虑和睡眠障碍的分析将T2DM患者根据HbA1c含量进行分组,HbA1c<7%的29例,7%≤HbA1c≤9%的64例,HbA1c>9%的104例。由上文可知HbA1c含量与患者焦虑和睡眠障碍具有相关性,因此本文分析不同HbA1c含量分组中患者焦虑评分GAD-7和睡眠质量评分AIS的变化趋势,HbA1c含量越高,则患者焦虑评分GAD-7和睡眠质量评分AIS则越大,呈明显的正相关(表3)。

表3 不同水平HbA1c患者焦虑评分GAD-7和睡眠质量评分AIS分析。

2.5 T2DM患者焦虑和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逐步回归法)法对T2DM患者焦虑和睡眠障碍与患者性别、年龄、BMI、病程、吸烟、教育程度、住院前治疗类型和婚姻状况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除HbA1c之外其他与焦虑和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如表4~7所示,性别和BMI是GAD-7得分的影响因素,性别中的男性相对女性是危险因素,而BMI越高,GAD-7的得分越高,表明肥胖的男性T2DM患者更易焦虑。同时,性别和BMI也是AIS得分的影响因素,性别中的男性相对女性是危险因素,BMI越高,AIS的得分越高,因此肥胖的男性T2DM患者更易出现睡眠障碍(表4~7)。

表4 焦虑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

表5 焦虑的影响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逐步回归法)

表6 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

表7 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逐步回归法)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常常因为精神疾病、心理或社会因素导致其血糖控制出现问题,继而使患者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神经病变等[2]。据估计,约三分之一糖尿病患者有精神心理上或者社交上问题,而这些问题会影响患者自身对血糖的控制[8]。 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糖尿病与患者精神心理疾病具有相关性。另外,研究者发现糖尿病患者抑郁发生增加与不坚持治疗,血糖失控以及并发症增加相关[9,10]。本文通过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对本研究的197位T2DM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情况调查,发现在197例T2DM患者中,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共143例,占72.6%,轻度、中度、中重度和重度抑郁患者共98例,占49.8%,上述结果表明T2DM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另外,本文通过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和糖尿病痛苦量表DDS对该研究的197例患者进行睡眠质量和痛苦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可能有睡眠问题或有睡眠障碍共172例,占87.3%,中等痛苦和重度痛苦共55例,占27.9%,表明T2DM患者普遍存在睡眠质量问题,部分患者存在较为痛苦情况。

HbA1c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糖类结合的产物,是一个缓慢、持续而不可逆的过程,其含量与血糖浓度相关,而与抽血时间、是否空腹以及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因此是反应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HbA1c含量通常在4~6%,HbA1c<7.0%表明血糖达标。陈慧等[4]对T2DM患者HbA1c水平与焦虑、抑郁状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T2DM患者中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精神障碍严重程度较高。马怀芬等[11]对T2DM患者焦虑状态与血糖控制情况、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发现T2DM患者焦虑程度增加是导致糖代谢异常、微炎症状态及氧化应激状态加剧的直接因素。张盼等[12]对T2DM患者焦虑状态和HbA1c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T2DM患者焦虑状态程度越严重,患者血糖达标率越低。本文采用相关性研究Spearman分析HbA1c含量高低与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及相关痛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HbA1c含量高低与焦虑、睡眠障碍存在相关性(P<0.001),且均呈正相关,其中HbA1C与焦虑评分GAD-7呈正相关关系(P<0.001),相关系数为0.843,HbA1C与睡眠质量评分AIS呈正相关关系(P<0.001),相关系数为0.908。同时HbA1c含量高低与患者抑郁评分PHQ-9以及相关通路评分DDS无明显相关性,P>0.05。本文将T2DM患者根据HbA1c含量进行分组,HbA1c<7%的29例,7%≤HbA1c≤9%的64例,HbA1c>9%的104例,并分析不同HbA1c含量分组中患者焦虑评分GAD-7和睡眠质量评分AIS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HbA1c含量越高,则患者焦虑评分GAD-7和睡眠质量评分AIS则越大,呈明显的正相关。另外,本文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逐步回归法)法对T2DM患者焦虑和睡眠障碍与患者性别、年龄、BMI、病程、吸烟、教育程度、住院前治疗类型和婚姻状况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除HbA1c之外其他与焦虑和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性别和BMI是GAD-7和AIS得分的影响因素,肥胖的男性T2DM患者更容易发生焦虑及睡眠障碍。

综所上述,在本文的197例T2DM患者中,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患者普遍存在睡眠质量问题,部分存在痛苦的情况。相关性研究Spearman分析发现HbA1c含量高低与焦虑、睡眠障碍存在相关性,并且HbA1c含量越高,则患者焦虑和睡眠障碍程度越高。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逐步回归法)分析表明肥胖的男性T2DM患者更易发生焦虑及睡眠障碍。

猜你喜欢

痛苦障碍量表
降低“支付痛苦”
谁痛苦,谁改变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分担痛苦
痛苦力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